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行漫记(一)(文中的图片不能显示)

2014-08-18 11:01 作者:老夫子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北行漫记

2014年6月,老同学汉才邀我参加一个专列旅游团,目的地是内蒙古和东北三省,主要景点有山海关、呼伦贝尔草原、长白山、鸭绿江及东北几个城市.我收拾简单行装立即启程,到长沙与汉才会合,旅游专列6月9号晚从长沙出发, 历时12天回到长沙, 途经湘、鄂、豫、冀、京、辽、吉、黑、内蒙古九省,行程约八千公里.途中览名山胜景,观风土人情,大开眼界,收获颇丰.现将沿途见闻和心得记于后.

旅游第一站—山海关、北戴河

经过三十多小时的旅行,列车于11日清晨到达山海关

山海关是万里长城的最东端,为万里长城之首.长城在此入海,入海处称为老龙头.

图为山海关主城楼,一关雄踞、气势恢宏.宋元明清时期这里曾是边关军事重镇,扼兵家之险.城楼上“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为明朝成化年间进士肖显所书.城楼地跨辽冀两省,辽宁河北在此以城楼为界,以往闯关东的人出了这个城门,就算出关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古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经历代修葺成现有规模,城墙高约二十米,外墙下有护城河围绕,几个城楼互成犄角之势,遥相呼应,内城保留有明代驻防军队的兵营和“总兵署”衙门,斑驳的城墙向人们讲叙着历史的沧桑, 站在城楼上就能感觉到当年号角连营、金戈铁马的气息,令人感叹.

旅游大巴从山海关驶向北戴河,沿途风景秀丽,山海关给人的感觉如同历史的画卷,凝重而沧桑.而北戴河用秀美二字形容即可,北戴河是避暑胜地,有很多疗养院.每年都有中央首长来此消,在北戴河寸土寸金的弹丸之地,建筑却都是二到三层,很少有超过四层的,据说是出于安全的考虑.

在大家游性正浓之际,当地导游(俗称“地陪”,一般由当地能说会道的靓女帅哥担任)推荐了一个自费旅游项目—乘大型游轮观赏北戴河沿海风光,大家不假思索,每人掏出50元,排队登上一艘特大型双体三层游轮驶离海岸,在海边兜了一圈,船上设有三四百个固定座位,上千游客上船,很多人又花钱租一张靠椅.船很大,我和汉才每个甲板层面都去溜达了一番,发现那些租了靠椅的人必须守着椅子不敢离开而失去了活动自由,为稳定整船秩序减少流动人员作出了贡献.

从船上下来,大家嘟嘟哝哝说这趟游轮不值50元,导游说这还没到旅游旺季,到了旺季还要排长队等候呢,北戴河的旅游旺季是每年的七八九三个月,当地人说每年十二个月,九个月用来磨刀、还有三个月宰人……

从山海关到海拉尔 车窗内外的风景

从长沙出发已经两天没洗澡了,傍晚终于进了北戴河一家宾馆.但晚上零点的火车开行时间是不能更改的,稍作休整又踏上旅程,下一个景点是呼伦贝尔大草原.

列车在午离开山海关,在车上睡得很香, 次日醒来已快到沈阳了,车窗外是美丽富饶的东北平原,黑油油的土地,绿油油的庄稼, 铁路旁经常能看到一些圆形尖顶的新型粮库,使人感觉东北就是个大粮仓.前天经过华北平原,看到的大多是干燥的黄土地,很多机井和小水泵房穿插其中,而东北平原河网密布,土地肥沃,地里的庄稼品种多,满目青翠,路旁的民居看起来也富庶漂亮些,难怪当年有那么多人要拖家带口来闯关东了.

列车沿途驶过锦州、塔山、四平、长这些解放战争时曾经的战略要地,令人遐想联翩,历史和现实在脑海中交融回荡.很多人在车上喜欢打牌睡觉,而我却喜欢对照地图查看城市河流山脉,欣赏沿途的景物风光,享受旅行的过程,几个景点当然不是旅游的全部内容,沿途的风景、景点的渊源内涵与景点的外貌同样值得欣赏.

越往北走, 高纬度地区的建筑风格越明显, 与南方不同, 这里很多建筑的外墙是深红或紫酱色等暖色,屋顶大多为坡度很陡的锥状,新建的哈尔滨高铁站外墙就是深红色的.而乡村民居厚实的屋顶上都有两到三个砖砌的烟窗,与南方迥然不同.

列车过哈尔滨后,改道滨洲线向西北方向行进,进入到北大荒区域,人烟逐渐变得稀少,大片沼泽地与河流纵横交错,各种植物演绎着自生自灭的生命过程,称得上自然和谐.

列车进入大兴安岭地区, 天色已暗,只有等回程时再欣赏林区风貌了.

早晨四点钟,天已大亮.列车进入呼伦贝尔盟辖区的鄂伦春牧区,美丽的草原风光展现在我们眼前,草原一望无际, 成群的牛羊散落其间.很远也看不到一个村庄,偶尔能看见几间孤零零的牧民房,房子上高高地飘扬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

车外风景很美,车内也不甘寂寞,几个大妈在方寸之地跳起了广场舞,随身携带的小音箱音量不小,努力向世人宣告强悍的中国大妈无处不在,闻名世界的中国广场舞无处不在!

列车为全卧铺专列,我们这个卧铺单元六个人,除了我和汉才,另四人是两对夫妇,一对已年过七旬,另一对刚过六十.都是退休人员.七十多岁的老邓是部队转业干部,阅历丰富.六十出头的老张原是铁路局机关干部,随和健谈.而两位女士看上去衣着得体不显奢华,言谈谦和恰到好处,所带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远超我们,还有湖南人喜好的剁辣椒、霉豆腐、各种点心、罐装啤酒和小瓶白酒.他们夫唱妇随、谈吐文雅、举止得当,男的不当众抽烟,女的有贤淑知礼模样,看他们夫妇间的相互体贴扶持也令人羡慕.

交谈中我和汉才在不经意间现出了较宽深的文化知识水平,他们很快看出了我们是学界中人,得知我们的身份后,即对我们以教授相称,汉才是长沙理工大学的教授,而我并无教授的头衔,但也觉得当之无愧.大家交流见闻、分享美食、争着打扫卫生,其乐融融.这年头长途旅行能与这样的人结伴为邻还是蛮庆幸的.

呼伦贝尔草原的绮丽风光

6月13日早晨6点,列车抵达呼伦贝尔盟(市)政府所在地—海拉尔市,穿着蒙古民族服装的当地地陪在站台接站, 早餐后乘大巴去呼伦贝尔草原.这时已是晴空万里,湛蓝的天空

一尘不染,几朵白云自由飘翔,给我们这些初到草原的远方客人上了第一课:什么叫“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大巴开出海拉尔市区,一望无际的草原,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美不胜收.从海拉尔到满洲里近两百公里的公路就从草原横贯而过.

不时有牛羊出现在公路旁悠闲地漫步

可以夸张地说:空气中弥漫着青草和牛粪的清香

上午十点到达核心景区接待点,按当地接待贵客的礼节喝下马酒,在蒙古包吃手撕羊肉,青稞酒香味不错, 手撕羊肉味道不怎么的,风景好,食物味道忽略不计了.

祭敖包,诚心祈福.敖包是蒙古民族祭祀和部落集会之所,充满神秘气氛.恭敬地膜拜了.

恰逢台湾来了一个高级别的旅游团,接待方组织了那达慕表演和赛马,我们只管免费观摩.

观看那达慕表演

赛马选手整装待发

原滋原味的蒙古歌曲演唱,马头琴伴奏.

草原放歌高亢嘹亮

草原上还有一颗靓丽的明珠,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呼伦湖

水天一色, 一碧万顷,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未完待续]

后续小标题拟为:

满洲里中俄国门之PK

东方莫斯科—哈尔滨

长白山天池神韵

世界奇观—鸭绿江断桥

沈阳的两个景点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78411/

北行漫记(一)(文中的图片不能显示)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