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典的力量

2014-08-07 13:47 作者:少年狂  | 1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经典的力量(散文

胡盛华

是什么时候接触到《西游记》的,我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晓得了孙悟空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神通广大,上天入地,降妖除魔,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我儿子接受的教育比我还要早,在幼儿园时,大约三岁多吧,他已经把从老师那里学来的、根据《西游记》改编的儿歌背得滚瓜烂熟:“唐僧骑马东那个东,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沙和尚,挑着箩,后面来了个老妖婆;老妖婆,真正坏,唐僧八戒分不出;分不出,上了当,多亏孙悟空眼睛亮;眼睛亮,冒金光,高高举起金箍棒;金箍棒,有力量,消灭妖魔消灭光。”儿子在我耳朵边背的次数多了,我也就毫不费力地背了下来。

最让人震撼的是第一次看电影《三打白骨精》时的情景。那是我们国家一九六二年根据绍剧拍摄的一部大型彩色故事片,传播到我们这里也许是一九六三年或一九六四年吧。那是一个物质生活文化生活都相对贫乏的年代,一听到县城里开始在放《三打白骨精》,整个农村也就沸腾了。按捺不住的年轻人们寻找各种借口进城了,人人都想先睹为快。可是,他们根本就进不了电影院。不论一天放映多少场,电影院里总是场场爆满。那票是通过县城各单位和电影院联系购买的,不对外,即使这样,仍然是供不应求。不少人看了一场又一场,还是意犹未尽,根本没有把剩余的票卖出去的可能。因此,农村来的影迷们尽管一场又一场地在电影院外候着,希望能买到一张“飞票”,而那种可能性简直微乎其微。大多数农村来的影迷没能如愿以偿,不得不带着深深地遗憾回到家。因为那第一次的电影片子只在县城停留四天,然后必须转到其它县城去,人家也早就等着了。

终于,像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盼到了《三打白骨精》要在我们日兴场播放的消息。日兴场是一个区所在地,又离县城最近,当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影片在区场上巡回放映,日兴场自然是首当其冲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消息是比影片提前一周到达日兴场的。到达日兴场的消息以比暴风还要快的速度迅速席卷了日兴以及周边地区,一万多日兴儿女整整兴奋了一周,盼望了一周,也准备了一周。令他们没有料到的是,他们的准备根本没有用。原因是,日兴场没有能容纳两千人以上的放映场地,而据估计,这场电影的观众最少不会低于五千人。人们按照原来的放映场地所作的一切准备都等于零。

电影最后是在通向日兴粮站的街道上放映的。在街道中间架上了银幕,银幕的两边都可以容纳观众了。尽管银幕的后面看到的影像是反的,但是谁都没有在乎这个,银幕后面的观众也许并不比前面的少。为了让更远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电影,放映的银幕一再升高,以至于高到不能再高。

尽管如此,我们这些个子矮了的小孩子仍然看不到银幕。街道两旁的树丫上,早已爬满了我们这种年龄的“小猴子”,那里早就没有了我们的容身之处。身陷人丛中的我们急得直想哭,可是我们的妈妈却不急不慌,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果然,影片一开始放映,爸爸就把我顶在了他的肩头。其他的父母也照此办理,孩子们的视线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只苦了站在我们更后面的观众们。

影片放完了,观众们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强烈的要求声此起彼伏:“再放一遍!再放一遍!”领导们经过协商,满足了大家的要求。那晚,我们这些快满十岁了的大孩子,在爸爸和妈妈的肩头上轮换坐着,直看到深

当我终于从别人手里借到一套《西游记》原著时,大约是在我十四五岁的时候了。以前看根据《西游记》改编的一套小人书,都是恨不能把第一册到最后一册全部找来,一气看完。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一是当时没有那样的经济实力,二是因为书店里根本就没有全套书卖。因此就只能你买一本,我买一本,在小朋友手中交换传看。虽然如此,好书的孩子也总算想尽千方百计,把《西游记》的小人书看了个八九不离十。

可以想像得到,我得到《西游记》原著时,内心是多么的欣喜若狂。那时向人家借书,一般是要限定归还的时间的,如果到时不还,以后就很难再借到书了;还有,一般要用别人没有看过的书交换,这样才能达成协议。

我于是把除了劳动以外的一切心思全部放在了书上,一头扎进书里,就难以自拔。吃饭时嘴里嚼着食物,眼睛盯在书上;睡觉时躺在床上,不到实在困得不行,不会放下书,吹熄床前的煤油灯;解便时更是手不释卷,还认为那是最好的读书时光;就是干农活时,脑袋里出现的仍然是书中人物的影子,设想着还没看过的后面的故事。

书中的人物形象是早就通过小人书活跃在脑子里了,而原著里看到的故事却是小人书无法比拟的,那让人震撼的程度丝毫不因为小人书的先入为主而有所减弱,因为小人书是浓缩的精品,那内容无法不过于简略。

读第一遍,我简直是狼吞虎咽,想在人家规定的时间里读完一遍再看上一遍,虽然人家规定的时间太短。就我当时的阅读水平,我绝不可能把书读深读透。我跳过了那些与故事情节无关的诗、词、歌、赋,躲开了那些我还不认识的字、无法理解的词。不怕你笑话,我们家那时穷得连买一本《新华字典》的钱都无法支付,根本找不到任何工具书可以帮助我的阅读,唯一的帮助就是遇到不懂的就马上翻阅本章回后面的注释,碰到没有注释的我不懂内容,我就傻眼了,连该理解的故事情节都只能按我的臆断去理解了。

终于,在规定还书的时间之前,我读完了第一遍,并且第二遍已经读到一半了。我故意推托说自己第一遍都没看完,借书人无奈,我就又赖了两天,读完了第二遍。我读第二遍没有像读其他书那样跳着读,挑感兴趣的读,而是像第一遍一样从头到尾、仔仔细细、丝毫不减兴味的一路读完的。

好在半年以后,我又得到了那本书。不是因为书店有售,而是因为我通过另一个渠道借到了另外一本书,作为交换条件又把《西游记》借了回来。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西游记》是古书,没有被当作封、资、修遭查禁就实属万幸了,就别想有重新出版的可能了,所以书店里根本别想买到。

这一次,我没有被限定借书的时间,我就有了充分亲近它的较充裕的时间了。我又想办法借到了一本早年读过师塾的老先生用过的《同音词典》,那是一本近乎于《新华字典》的工具书,出版时期大约是清朝末年。借助它,我开始渐渐弄懂了《西游记》中一些我以前没有搞懂的问题;我开始接触《西游记》里的一些浅显的诗、词、歌、赋,并把它们作为非常优美文学作品来单独欣赏;我开始从《西游记》的人物中理解一些做人的基本的道理;我开始从对《西游记》的理解中思考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

这部书这一次在我的手中停留了近一年之久,除偶尔看其他书外,一年中我就没有离开过它。这使我对它的熟悉程度达到了不一般的高度;不少诗词我能背诵,不少经典诗句我能背诵,就连上册里的整个情节我都几乎能背下来了(我特别喜欢上册,所以就特别着力一些。下册有些篇章我觉得仿佛是为了凑够九九八十一难,而露出重复的痕迹。——也许是陋见,不影响经典在我心中的地位)。

有了这样的阅读以后,我心里自然而然地萌发出一种想发泄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的冲动。每当有人提到和《西游记》相关的话题,我都会讲出经典的故事来。而日常生活中和《西游记》相关的话题还真不少。比如:说某人见了女人色迷迷的,就说“你看你哪里不像那个猪八戒,见到个女的耳朵都扇圆了”;比如,遇到困难和艰险,就说“我如果有孙悟空那本事该多好,一定不会为这事为难了”;比如,遇到贪官污吏,就说“肯定是从《西游记》里跑出来的没被孙悟空打死的妖魔鬼怪。”。。。。。。

这些话题自然而然地让我联想到《西游记》中的有关故事情节,我顺便搭上几句言就会让人听得竖起耳朵。一有机会,乡亲们就希望我完完整整地给他们讲一段。这种机会还真就不少。

那时候,生产队里的集体劳动很多,大家在一起劳动时,不管活儿重不重、干得累不累,每天上午下午都是要“歇憩”的。所谓歇憩,就是大家放下手中的活儿休息那么几十分钟。这时候,男人们聚在一起抽烟,谈天说地;女人们掏出早已准备好的鞋底、袜底,开始飞针走线;小伙子们则早就围上了我,一句:“老总,讲《西游记》!”“老总”是伙伴们给我的一个绰号。于是还有人出来维持秩序:“莫闹了!莫说话了!听老总讲!”我也就不推辞,选出一些早已滚瓜烂熟的精彩段子讲了起来。

一开始,我的主要听众是那些小伙子。可是没过多久,就像是我施行了吸星大法一般,那些中年人、老年人被吸引过来了,他们歇憩时坐的地点明显向我靠拢;那些姑娘、妇女被我吸引过来了,她们再也不在另一边悄悄地摆私房龙门阵了,听到要紧处,她们手中针线活的速度明显放慢,有时甚至停了下来。

我讲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讲江流儿的故事,讲斩泾河龙王的故事,讲西天取经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不是一次两次就可以讲完的,听了前面就有了想知道后面内容的强烈冲动,因此我的身边总是聚集了不少“粉丝”,他们时时在寻找听故事的机会,因为他们知道我的故事从不对一两个人单独讲。

最难忘的是那一年的栽秧季节。

为了抢种抢收,晚上要加夜班把第二天要栽的秧准备好,扯秧时就成了我讲故事的最佳时机。那天晚上我讲的是车迟国的故事,听得入神了的乡亲们一再要求我:“你不要扯秧了,到岸上去坐着,靠中间一点,让我们大家都能听见。你的那一份活儿我们轻轻松松地就给你赶出来了。”连队长也说:“就按他们说的,你就光讲故事不扯秧!”我把我的位置向田的中间移动了一下,没有上岸,我说我能够一边扯秧一边讲故事。

那晚,人们高挽的裤腿上面有赶热闹的蚊子来骚扰,淹在水里的部分还有一种叫做“鸭虱子”的东西来进攻。那东西不知道是一种毒虫还是一种毒气,把人的腿、手咬得疙瘩遍布,奇痒难耐,有空的时候就抱住双腿不停地抓挠,严重的甚至抓出血来都止不住痒。但是,那晚没有人叫苦。

后来,秧扯够了,且远远超过了明天的用秧量。而我的故事才刚讲到虎力大仙和唐僧上禅台比赛祈。怎么办?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把这一段听完!”于是大家围坐在田埂上,不干活了,专心地听。这时候,家家户户传来呼喊家里人回去吃晚饭的声音,这里回应一声马上就闭了口,生怕听掉了一句。后来,附近的喊吃饭的人见家里人迟迟没有回家,就跑到秧田边来看究竟,很快,他们也加入了听众的行列。

那晚,直到唐僧一行又从车迟国出发向西而去,大家才心满意足地收工回家。

后来,我参加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高考,读书了,上学了,也就慢慢淡化了对《西游记》的那种一如既往的痴迷。只是在中国文学史课程里,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了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九八二年,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们开始着手把这部经典名著搬上荧屏,历时四年,于一九八六年和大家见面了。一九八六年的中国,虽然电视机没有普及到家家户户,却也进入了千家万户。《西游记》的播放虽然再也看不到几十年前观看《三打白骨精》时的万人空巷的盛况,但是,每部电视机前总是围满了人。

人们对《西游记》的喜丝毫没有减退。在我的眼里,八二版的《西游记》把吴承恩先生的原著真实地再现在了荧屏之上。和我小时候看的小人书、和我儿子小时候背的儿歌,都是那么难忘的又非常统一的经典。电视剧里的人物造型、动作设计、武打设计、思想内容、美术特技等等都是和原著吻合得严丝合缝,以至于在我的脑海里,儿歌、小人书、原著、电影、电视剧完全融为了一体。所以,在以后的这些年,每当电视屏幕上出现《西游记》的影子,我都会马上停下来不再调频道。尽管是看了一次又一次,我们都总是百看不厌。并且每看一次总会有新的感受冒出来,每看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装进去。

若干年后,有了《西游记》的其他版本,有了想沾《西游记》光的其他一些电视作品。他们或借用了《西游记》的一些名词术语,或借用了原作的一些人物名字称谓,或在原作的基础上想演化出一些其他故事来。以至于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把孙悟空描写成到处和别人调情,也到处被人暗恋的那么一位情痴情种;把唐三藏描写成处处堕入情网,无法自拔的花和尚。。。。。。甚至外国的动画片也借用了孙悟空的名字,而那个孙悟空就更纯粹是一个现代人,是按外国人的理想设计的一个中国现代人。

看到这些,我的心情异常的沉重。我或者愤然关掉电视机,或拨到其他频道,或者在看那些浑蛋们在干些什么。

我有一种想冲锋陷阵的感觉,我看到,我们心目中的英雄正在被强奸,我们心目中的经典正在被践踏,我们祖国的文化正在受到无情的蹂躏。我想冲上前去,把那些伪作撕碎,把那些制作伪作的人杀死。我想让那些“恶人”们知道,践踏民族文化应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实际上,我什么也做不了。我只不过是为了保卫经典的尊严而摇旗呐喊的那么一个小卒。喊出了我心里想喊的话,也许心情要轻松一些。

2014/4/18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75793/

经典的力量的评论 (共 16 条)

  • 无不为之
  • 心静如水
  • 荷塘月色
  • 三角梅
  • baixue
  • 雪里红梅
  • 雪灵
  • 白草诗人
  • 煮史问道
  • 迟墨
  • 晓晓
    晓晓 推荐阅读并说 如果仅仅把《西游记》当做故事来读,我想小学生也可以把它读懂,但如果作为一部中国经典文化名著来读,所收获的就不仅仅是动人的情节,丰富的想象了,里面包含了很多历史、宗教、饮食、自然、神话、诗歌、绘画、民俗等内容,对于我们了解历史、了解人性、了解宗教、甚至了解社会都会有很大帮助。问好作者!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推荐!问好作者!
  • 自自自自、wo

    自自自自、wo热爱写作的朋友,欢迎投稿 瑞鑫祥云文化出版中心 张编辑 QQ咨询:2592849778 联系方式:15350696621

    赞(0)回复
  • 晓晓

    晓晓我们可以从《西游记》中读出人类的起源说的神话。吴承恩选取了盘古开天辟地的天地生成说,小说一开篇就把故事放在宇宙生成,乾坤始奠的壮阔的大背景下,为后面孙悟空的才能展示提供了恢弘的气势,使读者至始至终都会有一种在宇宙中游走的感觉。问好,祝写作愉快!

    赞(0)回复
  • 少年狂

    少年狂感谢老师们的鼓励!

    赞(0)回复
  • 牛刀红

    牛刀红作者是日兴场的老哥吧,强烈支持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