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黔东南行记

2014-08-04 15:12 作者:zhuzhu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值2013年节,随人回贵州老家,此行见闻新鲜,感触良多,故执笔记下,作日后留念。

一、 地理篇

古云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连日本鬼子也望而却步,不敢进入。去到了才体会这话中的含义 ,廿八一早天不亮我们就起程了,前天看了天气说是5-8度,以为不会很冷。乘机到达贵阳已是中午,一出机场就感到一股凉风从后脖子钻到腿肚子,好不凉快!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阳光,老杨却很开心的说,还好没有下。这传说中的8度,我感到似乎只有2度,真是冷的够劲儿!

转上回家的汽车,我新奇的张望外面的每一寸风景,那是连绵不断的山,过了一座又见一座,起浮陡立,公路在山间盘旋,时而穿山经过隧道,时而在险峻的弯道上会车,在与对面车辆的交错中,我感觉自己的汗毛都竖了起来,惊起一身鸡皮。整整几个小时,我们一直在山间穿梭,偶然见到农田,也是在山间开辟的一小块块梯田。田间主要种植水稻,所以贵州主食也以大米和米粉为主。

天色渐黑,下起了小,可谓是贵人迎雨来呀!直到晚上的八点钟,我们才到达镇上,此时已筋疲力尽。在这今后的几天里,基本上天始终阴着,更糟糕的是雨,让本来就有些泥泞的路变得很滑,更难走了。

初六,母亲安排家里所有的亲戚朋友到家吃饭,认识新媳妇,说来也神,一直阴着的天竟然出了太阳,中午就把门前的山路晒干了,阳光照下来,暖洋洋的,一扫所有阴霭和晦气。哈哈哈,上帝爱我,即使我在这穷山僻壤,他也会关照到我,感谢他老人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二、 人文

这里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居住了90%以上的少数民族,老杨的村寨是侗族,原来族人一般只同侗族和苗族通婚,新中国成立后支援山区建设和改革开发后外出打工,村上也或娶或嫁了很多汉族人。现在的侗寨已经基本汉化,现代文明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每个细节,很多传统都已经不见了,几乎没有人再穿侗服,说侗语,讲侗俗,唱侗歌了。只有几个如母亲般的老人,还能沿习一些传统和风俗,做出正宗的民族食品。这一次,我们特意带了录像机,想把这些民族的文化记录下来,希望将来有机会能为民族文化的传承献点微力。

传统的侗族房子都是木制结构的,不用钉子,木头间相互支撑,很讲究建筑工艺。但开放后,很多人家都已经拆掉了旧的木宅,盖起了砖房,现在的村寨只有廖廖的几间木房还能看到民族的特色。老杨家的祖屋已经有200余年的历史了,是寨上最老的房子,历经数百年,已经很破旧,而且有些倾斜,但母亲还是觉得那里才是最自在的地方,我们也决定要保留下去。

这老宅在半山坡上,只有这三户人家,山角下是一条流经整村的小河,我们与村寨隔水相望。侗族人很信风水,听讲祖辈当年是神算,看中了这山间的风水,才执意搬到这里,希望将来有后辈能光耀门楣。传闻太婆当年是当地最有名的乡医,更深精五行八卦,神奇到每天有什么人来看病她都能算得到,医术很是精湛,配合奇门钝术,为当地百姓解决了很多疑难杂症。当然,也有些人过于迷信,如父亲,当年他得了高血压,中风后他算得升天之日,就不再配合治疗了,前些年就走了。

廿八到家后,让我震惊的不是木房子,而是老杨嘴里常说到的火铺,其实有些像东北的火坑,不同的是炕是在下面烧火,利用烟将将炕烧热,大家做在炕上说话聊天。而这火铺是直接在上面烧火,大家围在火堆旁烤火聊天,而且它最大作用竟然是吃饭,架子上支一口锅,炖着菜,一群人围着吃火锅。到家时,已经有至少二十个人在等我们了,一进门就开始准备吃饭,我也入乡随俗,上去火铺,围着锅和大家吃起来。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少数民族的生活,一开始充满了好奇还有些忐忑,但接近后发现,原来那么自然、随意、纯朴。她们聊天时说着本地方言,我几乎不懂,但也很愿意交流,我笑着说着我想说的话,自故自讲,然后大家一起笑,不知是真懂了还是乱笑的,总之就是个“祥和”!

除夕,一早起来,按规矩先给祖先烧了香和纸钱后,我走进厨房,看到母亲正在做“饭”,肉和整只的鸭蛋煎得黄黄得,盛在碗里,用饭盖上,压成半圆。我很好奇,就笔划着说要来做,学着母亲的样子装了两碗,她拿出个篮子,将三个碗放进去,还放了些青菜、刀头(就是肥肉)和酒,用毛巾小心的盖上了,高兴的和我说了半天,我傻笑着,不明所云。一会大侄女进来拉上我去换鞋,我云里雾里,不知要去哪。老杨我们一行三人换了雨靴,带上了刚才精心准备的篮子,上山了,我这才终于明白,原来是去拜祭祖父、父亲,按当地风俗,春节要请先人回来过年,与家人团聚。在山上放炮,烧香,拜祭后,我们按习俗将那三碗饭给吃了。别说,煎整只鸭蛋,味还真不错。

准备年饭是除夕最重要的事,家中的长辈,几个堂弟、妺几家人,为了我们的到来集中在一起,老人,大人,孩子一屋子的人好不热闹,杀鸡宰鸭忙得一团。大锅里煮的猪头和尾巴,8成熟后就取出来供在桌上来浪祖先(不知哪个字,是读浪的,就是祭祀的意思),家中的文化人找来红纸,用毛笔写上对联和祭语,用糯米熬制的酱糊粘在门外和宗位上,添了红色喜气很多。午后各家就开始各自准备菜饭,傍晚将各自做的菜的拿到一起,聚在一块围着火铺吃团圆饭。饭前放了好多炮,吓跑了年怪,驱走了所有晦气。饭后堂弟带着我和孩子,到屋前平台上放母亲特意准备的花炮,一米见方的大桶炮,释放的烟火,绚烂得空无比璀璨。

初一,按俗是不准拜年的,我们特意到当地最高的山———金风山上的寺庙去烧香。老杨说当年考大学前老师带他们到那去拜过,他许了愿,但上山路特别难走,且离家后很少回来就一直没有再上去过。这次一定要还了当年的愿,也再许次新愿。近些年修了上山的公路,现在上山已经比较容易了,我们一行人搭乘妺夫的车到了山下。香客非常的多,拥挤在一起,成全了山下卖香纸的小店,仅一会儿功夫就卖了几百块。老杨在下山买了很多香和纸,还有三支有手脖粗的大香,他以为自己已经非常虔诚了,到了山上才发现,香炉上插着很多几米高如大腿般的粗香,他的只是小儿科而已。上山路上,有很多烧香点都要一一的烧拜,一路,老杨手舞足蹈的说着关于金风山的各种传说,山、树、水、人全有故事,看他讲的很投入,我也做出听得很认真的样子,其实没记清什么。烧香后大家到大殿求签,供香油,一大筒竹签,老杨狂摇了半天,竟然抽中了第一签,上上,他如孩子般兴奋得拿给我看,好像已经得到了签中所言一切。

初二,正式开始拜年了,去舅父家、表哥家。。。这里拜年都提着水果和糖,母亲说原来是提糍粑和腊肉,现在不兴这些了。拜年很重要的程序就是吃饭,不管什么时间,不管多少人,只要到一家,家人就马上支上锅,炖上菜,准备饭,表示主人对客人非常重视。客人无论如何都要吃一些,表示对主人的尊重。这一天下来我足吃了五顿,胃都受不了,但很开心。

二舅是当地仅有的几个还会唱侗族大歌的民间艺人,侗族大歌被载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得到了当地政府积极的保护,但愿意学习的年青人很少了。原来侗族每到社节,要做社饭,到山上唱大歌,青年男女要靠歌来传情,唱得好的男孩会得到很多女子的喜爱,所以几乎人人会唱,现在这些民俗都几乎没有了,大歌也在时代的变迁中流逝了。吃了饭,老杨就拉上他去唱大歌,给他录像,他甚喜,唱了足有一个钟。

拜年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村寨新建的风雨桥,我们马上下车去拍录。风雨桥是侗族最著名的特色之一,世博会上代表贵州展出的就是黄果树瀑布和鼓楼、风雨桥。这桥是全木制的结构,没有一颗钉子,连接处都是用木蟹子,桥身有很多雕花内容,多是侗族图腾和,风情。它不仅是过河的桥,更重要的是青年男女约会的地方,在这里成就了无数侗家儿女的好姻缘。

母亲邀请所有亲威朋友初六到家里来坐客,因为按侗族习俗结婚要连吃带唱整整三天三夜,母亲认为我们都是新时代的文化人就该新办,家人热闹下就可以了。但即使这样,也让我大开眼界,从初四开始就每天有十几个人来帮忙张罗做各式食品,初五更多人,男的就杀猪宰鸡,女的就洗碗洗菜,我都不知道一时从哪里来的这些人和那一院子的菜和碗盘。老杨说侗族的习惯就是无论谁家有红白事,寨上的所有人就都会自动来这家帮忙,而且寨上有一套专门用于办事的用具,大家会主动拿来,不用人去张罗,都很自觉自发。所以,之前母亲有和来帮忙的人交待过工作,到了这天全程就没有再见到主持管事的人,大家都自主的做自己的事,晚饭后就回去,第二天再来。

初六说是家人聚餐,其实也非常热闹,每个来的人都带一米高的一桶爆竹,先放上十分钟,一天下来我的耳朵都穿孔了。一早上,大厨和打杂的人就来了,开始准备。不仅要做饭,还要准备甜酒粑粑和米豆腐茶,吃也很有讲究,10点多先吃甜酒粑粑再吃米豆腐茶,可以随来随吃,下午3点才正式开饭。一餐要准备18个菜,下面美食篇再介绍。吵闹了一天,到晚上才安静下来,真难想像侗族三天三夜的婚礼怎么办,看来在这身体不好,出嫁都吃不消呀!

接下来去闲游,看苗寨,买服装等等,有时间再记录。。。

三、美食篇

侗族的春节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节前人们就开始准备各种食品,打糍粑,做米豆腐,炸酥肉,杀猪宰鸡鸭。过节期间就什么也不干了,尽情的享受美食和闲适。

米豆腐是最具代表的侗家食品,。。。。

糍粑

酥肉,

十八菜,

待续。。。美食较多,有时间再续写。。

四、情感

记录此行不是因风土人情的见闻,而是在此行中心灵受到很多的震憾和感动,有许多次,心好似被无形的手挠了一下下,隐隐的,痛痛的,酸酸的。。。

(一)到家的第二天,老杨拉着我去看他过去的生活,我们走到山坡,他手指向对面的山峰,说小时候要到山那边的村小学去上学,每天都需翻山,天穿着草鞋,一下雨路泞得就变成了泥鞋,有时下雪,真是冷得要命。后来上中学,要到镇上读,路就更远了,因为家里穷,没有钱住校,只能每天走去再走回。天不亮就出门,一直走到第二节的下课才能到学校,到了以后又累又困,基本坐在那就想睡觉,上过两节课后就要往回走,不然天黑前就到不了家了(我开始没有概念要走多远,后来我们去镇上,公路坐车用了近1个小时)。他从中学开始的课程,几乎全部都是晚上在家自学的,后来班主任彭老师发现他家太远,不能按时上课,但考试还不落后,猜想他可能在自学,就给了他一本叫《自学成才》的小书,里面有很多自学成才的人物和故事。他说那本书对他的启迪和帮助影响了一生,从那时起他受到极大的鼓舞,开始了长达6年的白天走路到学校,睡两堂课后就走回家,晚上再自学的生活。那时谈不上什么教学质量,一个年仅19岁的老师从初一教到高三,跟本没人关心你学与不学,懂与不懂就听天由命了。

他说那时家里真的太窘了,每年开学,他都绕着老师走,因为母亲还没有借到那学期5元钱的学费。他本来很开朗,却很少与同学交流,因为有些自卑。连中学时暗恋的女生,还是上了大学后才鼓起勇气写了一封信。女生回信给他说“你即已踏出故乡泥泞的土地,就勇敢的向前走,不要回头。”想起来至今仍有感动。当年,他是镇上唯一考上大学的,父母亲很高兴,也很为难,上学的生活费对村寨上的农民来讲,是个天大的数目,母亲卖了家里仅有母猪,得了300块钱,全带给他去上了学。从那以后他再没用家里的钱,靠着打工和奖学金完成了学业。

他带我去参观小时候学习的地方——家中的阁楼,灶房后有一个木头梯子,他指给我说上面就了,我战战兢兢从梯子爬上去,走进他传说的阁楼,其实只是谷仓旁边一个小房间而已。房间很矮小,我只能勉强站立,他指着木墙上存留的旧纸残迹,说:看,这是当时考试前我把资料都粘的墙上,一抬头就能看见。。。房间有一个小门打开着,透进一缕光线,他兴奋的指着说,“原来在这门前放一块板,就是书桌,晚上月光照下来,就激发了诗的灵感。。。。”我,呆伫在那,这天冷得想钻进火里,根本感受不到一丝丝的灵感。他眉飞色舞的回忆童年趣事,好像在讲他人的故事。我的心几乎揪到了一起,无法想像怎样在这样寒冷的深夜里读书,无法想像那是什么样窘迫的生活,无法想像那是怎样的毅力和坚持,我真的无法想像。。我的心被震撼了,眼泪忍不住的流,竟大哭起来,他抱着安慰我,虽然清苦,但挺快乐,要向前看,要乐观,要珍惜幸福,再多困难都会克服过去。。。

(二)临行前我检查前晚装好的包,发现里面多了个听诊器,老杨说准备着,看病用得着,又随手揣了个小本,我没理会。除夕,我们上山拜祭回来的路上,一户住在半山腰的村民老远就好像很高兴的大声喊些什么,老杨说是***,要他去看看片子。他家在山腰上,要从山下爬上去,路太泥泞了,老杨让我在公路上等着,我看着他矮胖的身躯从山下踩着泥水往上爬,心里突然有一丝感动。。。初二拜年,到舅舅家、表哥家,基本都是闻听他回来,特意过来看病的亲戚和乡邻,初三,初五,最多的是初六,来家里吃饭的乡亲,一方面对我们热情和祝福,一方面也带着问题和困惑,近些年乡亲们都富裕了起来,但缺医少药还是非常严重,县以下医疗水平和设备设施都不能满足村民的就医需要。每天都有乡亲来找他问诊寻药,从大脑到关节,从内科到外科,从脏腑到皮肤。。。纯朴的乡亲以为他什么病都会看,我终于明白他带听诊器和小本的作用了。老杨也真是来者不拒,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病,只要找他,他都耐心的问诊,能解决的就现场开处方,专业范围以外的,就帮人家联系相关的医院、同学、专家,几天下来,揽了一箩筐的事儿,随身带的小本也撕得只剩下了封皮。我问他是不是每次回来都这样,他说自从博士毕业就很少回家了,没有为家乡做过什么,村上一个表哥当了**副市长,给家乡修路,建设。。做了很多事儿,我们也没什么本事,只会看个病而已,希望能帮到别人的时候就多尽点力,也不枉这方水土的养育之情,人不能忘本。。谈话间,我就着碳火,看到他被烤得红扑扑的胖脸,发觉他好可爱,人性中总有闪耀的光辉,平凡又让人感动。。

(三)初四和初五,我们特意安排了时间到县里,见他的同学和一直感念的彭老师。初四晚,他的大学同学餐会,席间大家欢谈当年初初执业的菜窘事,时而唏嘘,时而感叹,时而欢笑,时而悲泣。。老杨说到他留校在急诊工作后不久,有一天一个小时内连续3个病人抢救,当时水平太差,设备也差,人都慌了,竟无一成功,就此一举成“名”,成了**医学院的短时间死亡人数的记录,对此他有将近一个月不能吃饭和安睡,一方面是上级医师对自己医术的否定,另一方面是对3人的死亡来自心灵的内疚,这一件事也触动了自己不断的提高,直到今天想起当年,还是在隐痛。听他们说着,我突然感到这个职业带给他们的,不仅是无尽的学习和知识的蓄积,还有社会责任、他人命运、和自我心灵的多重压力,他活得远比我想像的要辛苦,他的内心远比我预见的要强大。。

初五,中学老师和同学一起聚会,他们现如今已五湖四海,均因春节而集结。大家相看彼此,不禁感叹时光冉然,岁月夺去了青春稚气的脸庞,去留下成熟魅力的风韵。同学老师笑忆当年的青涩和故事,同桌时的分界线,校园里回荡的澎湖湾。。很多美好一跃眼前,转眼二十余年,弹指一挥间。叹当日,谁能想到谁今天!

(四)临行前晚,家人围着火铺聊天,母亲一直张罗着给我们带些家乡的特产,我和老杨因为太懒,又想到西江去玩玩都闲累赘不肯带,母亲也没办法,但还是里里外外的忙活着。见我们装行里,她敢忙进来,拿着她已经装好的一包包东西,非要我们塞进去,自制的腊肉、炮谷、炒米。。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她精心包好的袋子,生怕我们忘记,我好感动。她是个朴实而伟大的母亲,有着中华民族传统女性的坚毅、勤劳、善良和慈爱。。老杨说,小时候家里很穷,全靠母亲的勤劳,种蔬菜、土豆、红著来填肚子。即使这样清贫,他和妺妺为帮家里活计,偷了村人的菜,母亲狠狠的教训了他们兄妹,带着他们去人家里道歉和还菜,他记忆特别深。母亲没有什么文化,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她教会了子女如何做人,教会了他们坚强、勤奋和乐观,她很伟大。。

回程的车上,老杨孩子般酣睡着,我却久久不能平静,脑子里如放电影一般,一幕一幕的过着那山路,那阁楼,那老宅,那些乡亲,那些同学,那些风俗,那些食物。。。我无数次的问我自己,如果这一切是我,我是否有勇气有毅力华丽的转身?想到我们之间民族、生活、文化、价值观、思想理念等等诸多的差异,我不知道我们会不会完美的融合,但,我对这山,这水,这民族,这群人,这个老杨都有了新的认识.我侧身看他憨憨的样子,熟睡的娃娃脸看上去那么的幸福。我不知道未来是什么,但愿好人一生平安!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74928/

黔东南行记的评论 (共 8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