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位稀缺优质资源

中国经过土地战争抗战解放战争,解放后许多生活生产资料匮乏。文革前有些恢复;文革十年经济受到冲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生活生产资料自足,部分开始出现过剩。
随着世界经济第二大国达成,一般的常见的生活生产资料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人们富裕之后,眼光逐渐瞄向一些短缺的优质资源,如优质教育资源、优质医疗资源、京上广深杭等一线城市或者未来国际大都市的极为短缺的户籍资源、世界科技拔尖人才资源、官位资源等,甚至一些稀缺资源即包括物质生产资源,也包括意识形态比如中国梦等民族精神资源。
在大陆,在香港、澳门,在台湾,尽管金融财富近千万亿元,集聚大量宏观商品,但是大约近14亿城乡居民是主体,管理这些人的公务员近约八百万人,有着官位子的乡镇科长、县处长、市厅级、省部级、国家级正职,无论有位子的党政人大政协军校院正职,是最稀缺的优质资源。
普通《公务员条例》,管理一般人员,副职官员。学位有《学位条例》管理学士、硕士、博士;还有博士后归大学院系管理。
官位也应该纳入法制管理,制定《正职官位管理条例》,建立一套从国家、省市县乡正职缺位、选拔、入职、考核奖惩信息系统,接受普通居民监督。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撰文《广开进贤之路, 广纳天下英才》为中国梦搜集国内外科技创新国家治理管理人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脱胎换骨于旧的经济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必须适应市场化、信息化、大数据管理背景,开辟比美国欧洲更为先进的管理手段,如信息政府,包括电脑信息、智能手机信息,紧密联系城乡居民需求,本着节能减人原则,比较有效的无纸化办公。国家可以根据事权仿照跨国公司建立一个数据库,确定国家级管理员、省级管理员、县乡级管理员-城乡居民,从而减少干部职数配备,设主管师。实行网上申请、审批,实地核实制度。核实人员就是李总理说的事中、事后监督落实。
科学管理官位,必然破除官本位核心藩篱,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员见面摩擦,激化诱发社会矛盾,减少临时工乱政,减少家长家臣裙带关系,增加居民依法当家作主自豪感,平衡社会心理,减少精神障碍发生,大量节约医药费、上访、非法上访管理成本。
官位既然是优质稀缺资源,当然不能一般对待,自然应该特殊管理、运用当代高科技技术产品进行有效试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