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亲情记忆之——四爷

2014-07-09 22:26 作者:五味斋主  | 2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写了二爷三爷之后,我一直在犹豫着要不要写四爷,四爷在我出生前就已经去世了,所以我对他的了解不多,仅有的也只能来自长辈们的讲述。四爷属英年早逝,他死时还不到四十岁,按乡里老辈人的迷信说法,四爷死得早都怨四奶奶命太硬,原来四奶奶和四爷结婚前已经嫁过一个男人了,那男人在和四奶奶生下一个女儿后患病而死,四奶奶这应该算是寡妇再嫁,四奶奶嫁四爷后又生了两男一女三个孩子,四爷死时最大的女儿才八岁,小儿子刚刚一岁多点,这样算来,两人在一起也就生活了十来年的光景。

依长辈们的评价,四爷这人认死理,性子刚烈。如果非得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几个爷爷各自性格的话,那么,身为老大的爷爷沉稳,二爷忠厚,三爷精明,四爷可就是倔强,他火爆脾气一上来天皇老子都不怕,和别人一言不合攥起拳头就是干,下手也不知个轻重。四爷惹了人家,爷爷得过去给人赔礼道歉,四爷打了人家,爷爷就得张罗给人家包工养伤求人原谅,他这愣头青的脾气没少让爷爷操心,而四爷又总是屡教不改。民国时爷爷弟兄四个曾在安徽临泉的城北边开过几年的菜园,种些瓜果蔬菜养家糊口,当时国民党部队的一个团部驻扎在附近,团长的小舅子仗着姐夫是团长,蛮不讲理横行霸道,经常到菜园里白吃白拿,有次四爷实在生气就说了几句难听的,那小子平日里蛮横惯了,张嘴便骂人,四爷听后二话没说,抄起扁担就敲,等爷爷从外面回来时,四爷已把这小舅子干翻在地。爷爷一看吓坏了,四爷这可是闯下了天大的祸:兵荒马乱时期,当兵的可个个都是爷!邻村有家人盖房正上梁呢,一个当兵的打跟前过,也没人惹他,这兵爷一枪把房顶上一男子打下来了,众人赶上问罪,当兵的说这几天没杀人手有点痒,要不再来几个?说着话就又端起了枪,众人吓得一哄而散,战乱时期人命不值钱,死个人也就和死个鸡狗差不多,你找谁说理去?现在四爷得罪他们,整家被血洗的可能都是有的!而四爷仍旧硬着脖子不服软,说咱弟兄几个起早贪黑的种个菜容易?他当兵的就该白吃白拿?说说他他还骂人,不打他我打谁?我打就打了,一人做事一人当,大不了是个死 ,谁怕他们咋的!看四爷油盐不进犟起嘴来还一套一套的,只气得爷爷垂首顿足得唉声叹气。

四爷正在这发狠话时,那团长开车带俩跟班的过来了。爷爷把人让进屋,把事情的经过说一遍,正要赔礼求人原谅放过四爷,没想到那团长站起给四爷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这小舅子平日里胡作非为没少干坏事,自己忙于军务也疏于管教,给大家添麻烦了,说现在老百姓都怕当兵的,像四爷这种性如烈火的血性汉子可不多了,这性子他喜欢,四爷要是去当兵肯定是个难得的好兵!爷爷原以为团长带人过来是兴师问罪的,现在听人家说这话自然是喜出望外,两个人越说越投机,最后爷爷和那团长竟成了相见恨晚的朋友,团长驻扎临泉那两年闲了没事总开车来菜园和爷爷拉拉闲话,直到后来人家队伍调防开拔去了别处,那年代通讯不便,也就断绝了音讯,至于当兵的事情,四爷不愿意,那团长也只好作罢了。

四爷后来大概是患病死的,那年头缺医少药的,一点小毛病就能要了人的命。四爷死后四奶奶没再改嫁,一个人把几个孩子拉扯大,这中间自然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苦难和辛酸。四爷的两个儿子好像都没能继承他身体里的血性基因,长大后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特别是我那小叔叔,老实得近乎窝囊,而小婶子神经又好像有点小毛病,所以小叔家的日子前几年一年到头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到了四爷的孙子辈,我的两个堂弟可就了不起了:大叔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成了广州大公司的白领,小叔的儿子国内名牌大学毕业后考取了香港大学的博士生,以后的前途肯定也一片光明,要是知道孙子们这样出息,四爷在那边也一定会乐得合不拢嘴的。

行文至此,看看前面的文字里有颇多对四爷的不敬之处,还望性子火爆的四爷在九泉之下大人大量,别和俺这做小辈的计较,等过年时俺回老家上您老坟上磕头赔罪去。

四爷安息。(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68352/

亲情记忆之——四爷的评论 (共 2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