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几多辛酸
两年前坐着大巴车在沙漠中日夜行驶了80多个小时到达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侧边缘的小镇——泽普县,梦想着要在这里施展自己的才华,大干一番事业。虽然位于南疆塔卡拉玛干沙漠的边缘,但是这里却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泽普县被誉为“华夏梧桐第一县”,街道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梧桐树,高大挺拔、遮天蔽日,是天然的荫棚。同时,泽普县还拥有南疆首个5A级国家景区——金胡杨自然生态公园,近2万亩的胡杨林在沙漠中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看惯了大漠的荒芜,突然眼前映入一片绿洲,令人惊奇,激动不已。胡杨,总是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不由得钦佩大自然的神奇。活着三千年不死,死后三千年不倒,倒了三千年不朽,是力量,是顽强,亦或是无所畏惧的挣扎。胡杨,早已成为人们眼中的神话。
2012年7月,开始在塔西南石油公司上班,在戈壁滩上工作,最大的困难不是自然环境的恶劣,而是内心的孤独。我们习惯了城市的灯红酒绿,习惯了霓虹灯下各种迷离的脸庞,俊男靓女是城市永恒的风景。然而,大漠戈壁,想寻找点滴的绿色都非常困难,更别提欣赏俊男靓女了。一眼望去,除了荒芜还是荒芜,内心很不是滋味。下班之后,多少个夜晚我仰望星空,看着繁星点点,禁不住湿了眼眶。夜空就像这浩瀚的大漠一样,辽阔,凄凉,略带伤感,吞噬着多少人的心灵。
除了机械地上班下班,重复着单调乏味的工作,我们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可能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晚饭之后躺在宿舍里看电视,或者是上网玩一会电脑游戏。我很不习惯这样的生活,同事之间操着粗口大骂着,令我无从适应。在这里,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多么无助,积蓄多年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殆尽。一直以为只有在新疆这样广阔的天地中,才能让自己胸怀开阔,才能让自己真正的成长起来。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它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孤独,什么是无助,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及其恶劣的条件下生存,最重要的一点是让我学会了顽强拼搏。要想生存下去,就要不停的去战斗!
来到这里,我得到了迅速的成长。但是,我清楚地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做一辈子的石油操作工人,还是继续追寻梦想?一辈子在荒芜的戈壁中苦苦挣扎,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激流勇进?不断重复机械单调的体力劳动,还是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甚至改变世界?我当初选择来到时新疆的目的是什么,而现在又是过着怎样的生活?在反复的自我剖析中,我告诫自己,必须要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只有改变,才有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有改变,才能逐渐的接近最初的梦想;只有改变,才不至于在沉沦中死亡。
很幸运,三个月后我进入了当地一所重点高中,从事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我接触到不同的群体,家长、学生、高素质的同事(相对于石油工人而言)、行政领导干部等,在于他们的交往中,我解除了来新疆遇到最大的问题——孤独,甚至找到了可以在思想上产生共鸣的朋友。无需置疑,南疆的高中教育与内地存在很大的差距,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生能力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上。初来咋到,一心想着干出点业绩,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容易。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而有很多事情,是我根本无力改变的。比如,南疆特殊的地理、社会、政治环境,维稳反恐工作甚至比教育教学工作都要抓得紧,哪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抓教育?
从事高中教育近两年,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同事关系的和谐以及南疆反恐维稳形势的严峻。鉴于这样形势,再想想自己的梦想,我决定把梦想与现实相结合,一边抓教育教学一边复习准备考研。我做到了,前几天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以后从事“西部社会安全与稳定研究”,致力于新疆反恐维稳工作。今年九月份又要重新回到校园,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希望自己能够做的更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