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学学“盲人提灯笼”
何妨学学“盲人提灯笼”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哲理的故事,“盲人提灯笼”便是其中之一。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平常而又有些特别的晚上。夜幕笼罩着大街小巷,街道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各自奔忙在回家或者赴约的途中。就在这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有一位盲人,他手中提着一个灯笼,缓缓地走着。那灯笼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在夜晚的黑暗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这时候,有一个路人满心好奇,忍不住走上前去问盲人:“你自己都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呢?这不是多此一举吗?”盲人听了,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耐心地回答道:“我提着灯笼,并不是为了自己能看见路,而是为了让别人能够看到我呀。你想啊,夜晚的街道这么黑,如果我没有这个灯笼,别人很容易就会撞到我。但现在我提着灯笼,别人看到光亮,就会注意到我,这样既保护了自己,也在无意间帮助了别人。”
这个盲人简单的回答,却如同晨钟暮鼓一般,敲醒了我们内心深处关于人与人关系的思考。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这位提灯笼的盲人一样,心中怀着为别人照亮道路的善意,那么我们自己前行的道路也会被照亮。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其实就是在为自己积累善意的种子。当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那些曾经接受过我们帮助的人,或者是被我们的善意所感染的人,往往就会伸出援手。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为善至乐”的真正含义吧。
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就像一条蜿蜒曲折、充满未知的长河。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条长河中的行舟者,都会遇到数不清的艰难险阻,也会遇到许多为难的事。有时候,我们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却忽略了身边的人。然而,我们是不是都能明白,在自己向着目标前进的道路上,那些看似是为别人所做的事情,其实很多时候恰恰是在为自己铺路呢?比如,当我们看到别人脚下有绊脚石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主动伸出援手,搬开那块绊脚石,这看似只是一个小小的善举,但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自己前行的道路上出现阻碍时,别人也会以同样的善意来对待我们。这种用爱心去奉献的行为,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善举,更是一种对内心的滋养。它能让我们感受到内心的充实,让我们的人格在一次又一次的善意互动中得到锤炼,让我们的思想境界逐步提高。这样的人,他们的生活就像一首优美的乐章,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和谐与美好,活着会更舒坦、更有质量。
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我们都知道,“虚伪换不来真情,冷酷换不来热忱。”如果一个人总是怀着虚伪的态度去对待别人,那么他永远也无法收获真正的友情和爱情;如果一个人总是以冷酷的面目示人,他也不可能得到别人热情的回应。这就是一种因果关系,有失道的因,就必定会有寡助的果。这种规律,对于常人来说是如此,对于那些掌握一定权力的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呢?那些手中掌握权力的人,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往往会影响到更多的人。如果他们能够多学学“盲人提灯笼”的智慧,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多为他人着想,用自己的权力去照亮别人前行的道路,那么他们不仅能够赢得民众的尊重和爱戴,也能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更大的体现。但愿掌握权力者多学学“盲人提灯笼”,让这个世界充满更多的善意与光明。(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