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童年原野──稻穗迷情

稻子是季风亚洲相当重要的粮食作物,它性喜温湿多雨,适合黏质较重的土壤,一般称之为“水稻”。古代稻米的生产主要是一年一作,亦即所谓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但随着稻米的南移,耕作技术以及品种的改良,一年可以有两期稻作,甚至三期稻作。
基本上,在台湾地区大概是种两期稻作,主要时间分际,一期稻作是在春夏的2至6月;二期稻作夏秋的7至11月。这两期稻作,都是与比较温暖的天气有关,基本上是避开有寒害的冬季。以前在南台湾的恒春地区(著名的垦丁国家公园,就在那里),由于天气四季如春,曾有在冬季播种三期稻作的记录。不过,随着农村人力的缺乏,此一农耕盛况,早已不复存在。
水稻在以往的农村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台南家乡的稻作,是属于所谓的二期稻作。每年于夏季七月插秧,在秋末冬初的十一月收割,其成长期大约三个月左右,外加育苗和收割,因此整期稻作耕种时间,大概至少要四个月以上的时间。小时候时常听到父亲提及一种早熟的稻种,被昵称为“九十日”,代表着从插秧到成熟收割的时间。
水稻品种繁多,但是大抵可将之区分为在来米、蓬来米、糯米三大类。在记忆中,家乡早期是以种植在来米为主,后来几乎全部改种米粒黏稠度较高的蓬莱米,至于包粽子、蒸年糕用的糯米,则很少栽植。在来米是碗粿制作的稻米材料,其黏稠性较低,比较Q有弹性。由此也可发现,各类稻米属性有别,各有其适用的功能,因此在选种播种之初,就宜有所考虑。
水稻是一种外表看似容易照顾,但却需要有相当栽种经验以为凭借的农作物。事实上,水稻栽种时节,都在温度较高的季节,尤其是二期稻作的夏季,由于潮湿闷热,加上成长之后的通风并不很好,因此病虫害很多。复以其生长期间,又是属于梅雨季节(一期稻作)和台风季节(二期稻作),因此原本高佻的身影,就被逐渐改良成较为低矮的稻茎,以免因为下雨的重量,造成结穗后的稻子倒伏在水中而发芽。
水稻在成长至两个半月左右时,便会从每株稻子的中心部位,抽出淡绿色的稻穗,此时期的稻子,看起来相当娇嫩。由于每丛稻子大约可包含三、四十棵,因此每届稻子抽穗开花时分,只见每株淡绿色稻穗竞施白粉,点妆稻田白茫茫一片,根本很难见到绿色稻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水稻是属于风媒花,主要是借着风力传播花粉,因此最适合传粉者,应是天空晴朗且有微风轻拂的天气。固然,风力太强或遭逢大雨,花粉会被强风吹走或遭雨淋落,以致于无法有效地达成相互授粉的效果,会造成所谓的“白穗”现象。但是,如果不巧遇到当天完全无风,那其传粉效果也同样会变得很不理想。为了协助解决这个难题,此时农人会拿着一根大约五、六尺长的细长竹竿,来回数次轻轻拂动稻穗,让穗花处于微摇之中,以促使其相互传粉。
水稻系以稻谷,作为繁衍下一代的工具。因此,稻谷传粉过程的妥适与否,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除非临近稻田所栽种的水稻,皆属同一品种,否则其成功机率显然不高,所以这项工作最好是由农业试验所来承担。如果农人自己要做的话,除了必须慎选稻田中心地带之外,在稻子抽穗开花期间,也必须在其周围围绕高高密网,阻隔其他品种花粉之侵入,以避免穗花之杂交。
翩翩穗花,和风煦日共起舞;婷婷稻秧,绿叶金穗同玉立。生物的成长与人类相同,有其关键期,而稻穗开花阶段,正是水稻一生发展之关键。不论借助自然微风或是农人执竿协助,总须稻子本身抽穗开花才行,否则一切的协助仍属枉然。因此,在培育过程之中,如何均衡照顾,稳固发展其根茎,乃成了重要的课题。
传粉之后,稻穗会继续成长。在淡绿色的外壳之内,逐渐产生乳白色的米浆。而后米浆越聚越多,整颗的稻米也就变得更加丰满。此时的稻穗,由于承受越来越多的稻米重量,因此便会慢慢地弯腰低头,展现一付谦虚的模样,与当初淡绿稻穗之高傲景象,简直有着天壤之别。而稻穗的颜色,也将会逐渐由绿转黄,形成一幅金黄色的田野图案。微风过处,沙沙声起。
小时候,常跟随父亲巡视稻田。但见父亲用双手捧起金黄稻穗,小心仔细地察看,用手捏捏稻子,偶而也会摘下几颗,放入嘴巴检测其成熟度,以作为择定收割日期之依据。父亲虽然是个农夫,也仅日据时代的小学毕业学历,但他那种对大自然崇敬之心,的确令我印象深刻。
站立田间小路,环视四周田野,由于插秧时期未尽相同,因此虽然同是稻田,但是映入眼帘者,却可有多样的田园风情。稻穗高低有别,青黄颜色互异。淡青者倨傲,金黄者谦卑,人生百态,尽收眼底。风过波浪万顷,尽是淡青角色;演奏田园一曲,有劳金黄羽衣。
微风轻拂,稻穗迷情添新意;谦冲为怀,浩瀚书海共人生。在此个人本质类似、周遭环境雷同的情境中,其之所以还能突出重围以成就理想之原因,将可能仅限于吾心是否能够“空、虚”而已了。终究,空能无欲,无欲则刚;虚乃有容,有容乃大。
衡之金黄稻穗的风范,真教人感触良多……
走过童年原野──稻穗迷情的评论 (共 13 条)
- 晓晓 推荐阅读并说 传粉之后,稻穗会继续成长。在淡绿色的外壳之内,逐渐产生乳白色的米浆。而后米浆越聚越多,整颗的稻米也就变得更加丰满。此时的稻穗,由于承受越来越多的稻米重量,因此便会慢慢地弯腰低头,展现一付谦虚的模样,与当初淡绿稻穗之高傲景象,简直有着天壤之别。问好作者!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欣赏精彩问好文友祝福你
- 荷塘月色 推荐阅读并说 站立田间小路,环视四周田野,由于插秧时期未尽相同,因此虽然同是稻田,但是映入眼帘者,却可有多样的田园风情。稻穗高低有别,青黄颜色互异。淡青者倨傲,金黄者谦卑,人生百态,尽收眼底。风过波浪万顷,尽是淡青角色;演奏田园一曲,有劳金黄羽衣。欣赏好文,问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