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河套诗经四【苦菜花文萃】陕坝“活宝”

2014-05-23 11:03 作者:老刘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河套诗经四【苦菜花文萃】

陕坝“活宝”

河套爬山调:“没有三下俩下,不敢到临河陕坝;你刨闹的再欢,不如西贝拐弯。”河套地区历史悠久,藏龙卧虎,人杰地灵。

河套人所说的“刨闹”就是就是指干事情,有名气。

西贝真名叫贾成荫,人们又叫二哥;拐弯真名叫李光文,人们为了叫得顺流,就叫拐弯。就是这两个人,合作创作的六个二人台节目搬上了中央电视台,大小三十多个新编剧目搬上了地方舞台,成了河套人骄傲,河套人的一对活宝贝。

这不,今天晚上中央台又要演出《二板头进城》,这个戏专门描写县农机局的供销科长常克农,吃农卡农的故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二板头进城》就是一出二人台小戏。

在悠扬的二人台乐曲中,二板头上场了,口中数着快板:

“二板头我手提油葫芦,

越思越想越气粗。

进城去买喷油头,

气坏我二板头。

常克农这只吃人的虎,

吃了肉还要啃骨头。

社员有苦没出诉。。。。。。

看着画面上的二板头,四喜想起来了自己眼跟前的事情。如今政策是放宽多了,有的地方开始包工不包产,下地再也不用听生产队队长那个公鸡嗓子叫鸣,可以自己安排农活。还有的地方包工包产,超产部分归社员。

可是刚一开始,涉及到到农民的部门,一些文化大革命时期上来的干部把守着,处处卡农害农。

掌握柴油的叫“油老虎”;供销社管化肥的叫“肥老虎”;水利段管淌水的叫“水老虎”;管农电的叫“电老虎”;农村信用社管给社员贷款的叫“财老虎”;甜菜收购站管理人员叫“糖老虎”。

这六虎挡道,老农民寸步难行。每一只老虎都得罪不起,都要张开大嘴吃人。

生产队淌青苗,卖甜菜,卖化肥前,先要杀羊备酒,送到有关部门,稍微怠慢一些,化肥撒在地里被关了闸;卖甜菜多扣杂;卖化肥没有货。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社员办红白事宴,晚上客人到齐了,饭吃到一半,拉闸停电,赶快骑着摩托送酒送烟赔不是。

由于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不正之风盛行。

人们在爬山调中唱:

骑着摩托捎着羊,

村村都有外母娘。

天天过大年,

夜入洞房。”

在改革开放时期,爬山调二人台有了更高的发展,出现新的高潮。如久唱不衰的《夸河套》,王占昕的《王婆骂假》是风光了一时。还有刘桂珍,李虎,樊二板女,刘等人,影响较大。

二人台的艺人在旧社会里,被人看做下九流,社会地位极为低下,生活上更加艰难凄凉。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为了活命到处奔波

清末民初,二人台老艺人有:荣双羊(蒙古族)、何三旦、张根锁(锁锁旦)、刘二秃、樊二仓(白灵旦)、宋其子、闫三旦、润其子、高四、梁二、巴根海、毛扣子、挨元子、朱银全、计子玉、樊六、贾红红(揪心旦)、刘银威、高金拴、赵士元、任锄勾等。

解放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使二人台成为艺苑中的一朵奇葩,争芳斗艳。孙兰娣演唱的《小尼姑思凡》、玄克英和玄秀英演出的《 打秋千》被中国百代公司录制成唱片,广泛发行。如:王美仙、王二富(笛子)赵旭东(扬琴)、李贵章(四胡)、康建喜、刘建忠等,这些演员多数被吸收为盟(市)和县专业演出团体的演员和演奏人。

我们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内蒙古杭锦后旗三道桥刘文忠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54297/

河套诗经四【苦菜花文萃】陕坝“活宝”的评论 (共 10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