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的空悲切
牛郎织女的空悲切
约莫在我12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牛郎织女的故事。那是从初中的三姐姐课本里看见过的,自此,牛郎和织女便杳无音讯。反倒是现在,记得2月14日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完全西方化的节日,
充斥着大街小巷。难怪花店里的广告打的漂亮:“今天情人节,不要便宜了那小子。”而七夕情人节仿佛就成了黑夜里的一个神话。
记得姑姑家里有一张黑白照片,那是她和姑父结婚一周年后,在安庆的一家名叫解放照相馆里拍摄的。一提到那会儿的故事,姑姑就显得特别兴奋,姑姑说,他们还约了一个特别的节目,就是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经济在发展,我们的精神却停滞不前。牛郎也成为了夜总会里的另类代名词。不知道银河里的织女会不会很有意见。而后是圣诞节,平安夜,商家也跟着后面大肆宣传,因为这个有市场潜力,能得到广大年轻人的认可。西方国家里的圣诞老人,为大家驼来了一袋袋的礼物,在中国的圣诞老人,就是商家,它扛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袋袋钱。真实可恶。
最令我大跌眼镜的,就是韩国棒子,据说把端午节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而在中国,端午节大家最记忆的,恐怕不是节日了,而是过节费,以及一天的休息了。屈原老先生当初为了我们创造了这个节日,却不曾想到会被韩国人抢去。他老人家看到这一幕一定会吐血。有机会,一定要去汨罗江看看,江水是否会变红,或者掺杂了多少泪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下一个要动手的,恐怕会是中秋节了。
牛郎织女的空悲切的评论 (共 11 条)
- 凉夏果青 审核通过并说 欣赏,问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