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活着”到“活好”

2014-04-30 10:51 作者:邓忠胜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从“活着”到“活好”

文/邓忠胜

我很沉重地读完了“冷酷”作者余华采用冰冷的笔调所雕刻的《活着》。它是一个血与泪交融的故事,让我阖上书之后总是萦绕着一股股欲哭无泪的心情。明白现实的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那么残忍与无情,生活中所有的遭遇似乎早已被命运之主所安排,即使充斥着冷漠、无辜与无奈等等在命运之主看来都是我们所应有的。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只能为之去承受、包容与接纳,去承受生命之中不可承受的。那或许是一种义务,亦或许是一份责任

对于写作的缘由作者是这样说的:“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在故事的循序渐进过程中不断地收到苦难带来的绝望,然后作者又假惺惺的给予一丝的希望,好像是在安慰福贵要好好的活着或者给予我读完的勇气。可他还是那么铁青着脸与苦难同伙一次又一次将福贵推向绝望的边沿,一次又一次留给我错愕的惊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句句话语都是血与泪的交织,都饱含着亲情的温度。只是一切在命运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一切都让人黯然神伤。

或许对于一个少爷来说历经过破产后的艰难与荒诞,有庆与凤霞是他在活着中能够支撑自己的理由。但这个理由却在命运的魔爪中成了残夺生命的借口。从有庆因为血型不幸与临盆的县长夫人偶同而被抽血过多而夭折到凤霞生下孩子时失血过多而身亡,再到妻子、女婿、外孙相续离开人世这一路上,几经失去至亲这些事情都是命运之手毫不犹豫将福贵推向死亡的深渊,我甚至还不时地想责怪起作者来。即便如此作者还是那么毅然地将死神敷在福贵后的岁月中,直到生活的一切魔力对福贵来说都不再具现世的意义。

动荡的艰苦乱世与有的人丧失医德之下女儿,妻子,女婿,外孙,最后福贵只剩下自己和一头也叫做福贵的老牛。最后在杳冥之下那双充满神色的眼里,早已不知是悲伤还是泰然。被现实的生活捉弄得如此体无完肤,眼中或许充溢的我想更多是岁月的忧伤。亦或许是懂得人生中让自己获得的同时注定有一天也将要失去,而我们只需要安然地活着,一直到用尽生命的全力去承受生活中的种种不幸的际遇。

我常向自己发问: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在别人的看来活着就是为了进食与劳作,而进食与劳作又是为了活着。如此循环下去,活着不过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而已,从活着出发又归于活着。进食与劳作是为了活着这点着实不假,或许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进食与劳作可以证明我们还活着。可活着却不仅仅是为了进食与劳作,如果是这样的话与人之外的其他动物又有何区别。我想人之所以与动物有所区别是因为人的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进食与劳作,而是寻找活着的一种意义,它远比进食与劳作艰难的多,但从意义中获得的幸福又是进食与劳作所不能比拟的,因为它的寻求远比进食与劳作深刻得多。

人最难的就是向自己发问,人最怕的也是向自己提问。难是因为问自己这种行为是难能可贵的,肤乏的人不会向自己发问,即使作出艰难的尝试也只是一种尝试而已。往往是不知道向自己问什么,在诸如此类人的眼里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一切都是人生的享受。只要随波逐流便可安然无恙、毫发无损;怕是因为一旦向自己发问之后接踵而至的种种困惑将时时困扰自己,为之而追随的脚步将越来越紧,但一切都是幸福的。诚如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这俨然是指人生的一种境遇,而不是所谓的简单生活挫折。在人的苦难的道路上寻找或开辟一条幸福的路,自我上能够明白存在的意义,自我之外上获取潜在的一份担当来作为自己活着的工作。

至于我谈到我常向自己发问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与问自己这种行为是难能可贵的,肤乏的人不会向自己发问这个问题不是为了证明我是一个多么高尚的人,只是在活着这个问题上我选择活得明白并从活着到活好靠近。毕竟人的活法不单是一种,有人凭借集邮这种嗜好活着,亦有人花任何时间做些空洞之事都无足为怪,每种事身后都赋有它被选择的意义,而且都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件事上,只是在意义的抉择上每个人获取的内容不同而已,有的意义成为活着,有的则成为活好。最典型的现代老年人的公园集体活动,借以集体的活动摆脱年老带来的孤独与无聊,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社会本身的趋势与现象之外也印证了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活着,而并不是活好,活好不是借以无聊与寂寞来排遣所剩时日。转言之就是为了证明还活着而通过外界的种种活动来获得身心的麻痹。

在西方国家来说老年来通过外界的种种活动来获得身心的麻痹这种事是是鲜见的,对于这点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印度老人墙前的深思,过多的是人越是年长眼中透漏出的坚定与有神是令人可敬的,其中不仅充溢着对岁月的深邃思考、生活的淡然与洒脱,更多的是面对即将来临却从一开始就存在的问题的超脱。对于迟早要面对的却想得明白——即是活好,即便是到来又有何惧之?这不是生活的折磨,而是欣然地享受高于活着的活好带来的那份幸福。俨然这里不存在褒贬东西方的生活,也不是训勉年老的人,而是觉得人在活着的前提下一定还有更高的意义可供探寻,那就是活好。

有的人为寻找意义而活着,有的人为失去意义而活着,亦有人在寻找与失去之间摇摆不定而活着。究其最终来说都是寻找一种高于存在的意义,只是站在的高度不同而已。多少明白自己为何而活着总比糊涂一世好,至少在活着的意义上是这样的。人既然活着就要活得明白,明白活着的意义不是看透活着的意义,一是生活的意义不会到一个时代或一个人身上就停止下来,永远不具有饱和性。如果有人妄自称自己参悟出活着的意义的话,那这个人一定是撒了谎,因为自己明白的只是部分而不是全部。二是过于看透将必然导致反面,一切意义的终极背后都只是一种虚空,我们寻找的意义只是在不断填补虚空的同时于寻找的过程中获取的一种意义。

纵观各教派来看没有哪个教派不关心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是最关切的问题,与兽界不同的是人的内在存在一种生命,它的神圣性让人孜孜不倦地向往与探索。事实上不仅是教派之间关心人的问题,人类试图借以科学的手段去发掘人的全部,可最终都失落而归,因为科学再先进与利害也只能解决探索到人的一定问题,科学虽是一种手段,一种不具有真正结果的手段。而人的内在却是科学所不能企及的,人的内在只能从人出发,然后又回归于人。

从关心人的程度来说还是人最关心自己,如果有例外那只能说明不是人的范畴。至于是人之外的什么来说就不好论断。不过正是由于人的过于关心自己才招致无尽的难题而令自己痛苦与增加烦恼,有趣的人为自己找了一份恰当的工作,无趣的人却自认摊上了一桩罪。而我既不是有趣的人,也不是一个无趣的人,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因为我把关心自己这份伟大的工作当作人生的一份兼职,既不为之苦守一辈子,也不为之而逃离。在这份工作的选择上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活好,而借以这份兼职只是为了活着,一个过程的目的。在为活好提供一个游刃有余的前提的同时又不失活好的满足,我想这是明智与值得肯定的。

人生在世生活的磨练是在所难免的,而我们为之而准备与操守的一切都只是一种等待,而一切不幸的来临只是或早或晚的事罢了。人生的最幸福与最难挨也最是等待为当。在已知的不幸未降临时我们常希望早些到来,在已知的幸福未至时我们也翘首以待,觉得幸福都是那么姗姗来迟。于是有时为了挣脱等待而选择在等待中为活着做点事,可能是打发无聊的时间,也可能是于承受不幸之后活着之下寻找一些寓于不幸之中的内容。无论如何,这总是证明人活着的一个证据与希望,我们都该为之而感到欣慰。

在命运中参杂的不幸人不应该为其而作为一种宿命,亦不是抗命与认命。而是在抗命与认命之间学会知命,这是在诸多不幸之中选择的一种智慧。于自我的狭小世界中走出来而看清命运之神的目的所在。但我们常常的是为之而作出徒劳的抗争以彰显自己的强大,殊不知命运之神智商远高于我们,早已在我们未遭遇不幸之前就已经设定好游戏变换的规则,当我们开始产生凭借凡肉之躯作出抗争的念头时我们就已经向失败中走去。终归来说这是人向命运作出尝试与挑战,即便是失败也不值得可悲,而是值得可泣。可悲的我们在不幸得意时我们选择了低头,总把它看作是一种宿命。再之就是即是是宿命也不能把其当作人生中探索的对象而过好不幸之下剩余的人生。

我们常常为那些无谓的对象付诸阙如,常常把时间就是生命挂于嘴边,可还是喜欢做些无聊的事去打发时间,也即是去浪费生命。不过相反的是在祛除人生事件之后时间也不过是虚无,而我们为之操劳也不过是一种短暂的邂逅。人生很短,因此生命甚是宝贵。我们舍不得用生命做些无聊的事,因此往往觉得做什么事都是无聊的事。于是人生总在浪费与珍惜之间左右摇摆,总在徘徊与等待中度过。那拥有这个短暂的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呢?是为了徘徊与等待还是做些无聊之事?人在不得而知时,或者达到心智的提升时才会在人生这个问题上寻找答案。

人活着不外乎有两个目的。一是为活着而活着;二是高于活着,也即活好。我们都只是肉身暂且栖居于世,与世界来一次偶然的邂逅后又将冲忙离去。将会赶往何地,何地才是归宿那是我们的造化。不过正是这个偶然让我们于活在世界一隅之时能为活着升华,逐而超越于离去这个事实。离去不是逃避,而是一种开始。我们只有想到有一天我们将会离去这个事实时才会想到还活着这个事实,只有想到还活着这个事实时我们才会思考如何活。一切的一切都是上帝为我们制造的偶然所带来的精神准备。

人不会想到有一天我们将会死去就不会感受到活着的滋味;人不会想到人生总有出路时就不会如何活好;人不会想到如何活好时就不会挣脱宿命的枷锁。活着不是活好的充分条件,亦不是必要条件,因为活好在活着上从没有加上一个期限,活着同然。我们在为活好做的一切准备都只是为了过好一个恬淡的人生,然后淡然的告别俗世的上帝,而去寻找自我的上帝。但是一切的前提就是我们必须假设所寻找的东西存在而不需要证明,唯有如此精神的所有才有一个寄托,方知如何活好。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46688/

从“活着”到“活好”的评论 (共 11 条)

  • 婉约
  • 春暖花开
  • 雪灵
  • "咖啡杯﹌里有你的气息づ
  • 晓晓
  • 古棠印刷
  • 芊凝
  • 荷塘月色
  • 心静如水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精彩推荐 问好文友
  • 石剑

    石剑人活着不外乎有两个目的。一是为活着而活着;二是高于活着,也即活好。欣赏!健康快乐,天天开心!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