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路之狂想

2014-04-29 10:51 作者:行走麦田  | 1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一 走自己的路

是人就得走路。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缓或急……有人走阳关道,意气奋发,平步青云;有人走独木桥,路断人稀,潸然泪下。个中滋味,自是不同。不管咋说,自从咿咿呀呀中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就走个不停,直至老去!一捧黄土盖了,自己是没法再走!可后世人却时常的提及你的人生轨迹,或奉为楷模而效之,或视如敝屣以自勉,“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是为盖棺论定!如此可知,走什么路,如何走真是大事,不可小觑!需要认真对待。

书中有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之说,说明中国文字自是绝妙,或泄露天机呢。那就看好路再走! “路”从足从各。“足”指行走;“各”为十字交叉。“足”“各”联合意思就明白了:“走到十字路口”、“ 在网格状道路系统中走到了交叉点上”。有此可知,路很难走!

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呵呵,这事好办!既然没路,那就一头走下去!是坦途还是绝境,走了才知道嘛。对?错?没人走过,走了才知道!走对了,是为先驱;走错了,也给后世人以警示,此路不通!后来者少走了好多弯路!也是先驱!

其实,仔细想来,走未知之路是需要绝大勇气的,非畏头畏尾者可以做的。天地大美,奇珍异草是勇者才可以享受的起的。前怕狼后怕虎,好吧,那你就看看假山吧,那也是曼妙的风景呢。(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不管咋说,路是要走的。走会老去,不走也不会不老。呵呵,那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天底下总的有人第一个吃螃蟹!螃蟹已经有人吃过了,那我就去吃蜘蛛吧,如果味道好,我就第一个告诉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 大路朝天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说这话的时候真透着一股豪气呢。道不同不相为谋,何必屈身侍之!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对长亭晚,寒蝉凄切”……洋洋洒洒,刻骨柔情!谁人不渴望这天地大美,人间真情?

世事弄人。昨日还好的要穿一条裤子,今日却为蝇头小利利刃相向;表面上奉你为圣明,暗地里却损你如草芥;面子上说好话,背后捅刀子……这事见得多了!这事归根结底,要怪你自己看人不明!也罢,吃一堑长一智,天地很宽,死了张屠夫,难不成普天下就吃混毛猪?“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是为小智!

大智慧者,往往大悲情。二人惺惺惜惺惺,却志向不同。昔日挚友秉烛谈“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最终沙场想见。真可谓“九衢冠盖暗争路,四海干戈多异心。”是冤家路窄?是世事弄人?明眼人都知道,是有一方看见“清明时节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却就“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道不同不相为谋,说的不是友情!我会先杀了你,然后待之以兄弟之义!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问题在于你走的是哪一边!

待暖还须去,门前有路岐!仰天大笑出门去……

三 泪洒歧路

有相聚,就有分别,本是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想想在一起时的欢愉,分别就令人难过了。“多情自古伤别离”,情之切、感之深,分别时就自然是伤心不已了。多情也不是坏事,多而专就好,难不成寡情?

分别是大悲情!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寒。”弘一法师是大智慧者,也未能免俗!悠长的歌声中衣角猎猎,山回路转君不见,走了,远了,思念也就随之而去了。

是呀,此去经年,何时再相见?男儿有泪不轻弹,现在弹他几滴!笑我者,要么是铁石心肠,要么就是看破红尘了。呵呵,看破红尘就绝情了,就看淡了?其实是大误解!救芸芸众生与苦难中,要使所有人都知道活着的真谛,是大工程,非不能者所为!

说的远了,本就俗人,那就说俗世的悲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友若此,不憾此生!在友人的歌声中远去,可含泪而笑!况且还带着好友重托呢。“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好吧,那就恭手而去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心相连,再远也是近的!“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那就不哭,好吧?劝君更尽一杯酒,明月天涯共此时!月明月暗,是我在念你;月圆月缺,是我在想你。月光下,你可以想见我们一起的时光。去吧,心在,你就在!

分别是大欢喜!

“对长亭晚,寒蝉凄切,执手相看泪眼……”是情人的分别场景。皓首父母送子求学,考取功名,或者沙场效命时是不会这样的。“此去埋首且攻书,明朝还期暗点头”、“ 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倭寇除尽日,我儿还家时”……这秋之萧杀也在谆谆教诲下荡了开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好吧,此去经年,不出人头死不休!“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如此分别,自是人生快事了。纵使死别,又有何妨!

别是别了,“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无为在此时,儿女共沾巾。悠悠丝绸路,此会在明年!

四 走路子

上文说了,从呀呀学步开始,走路就再也没有停止过。所以人的一生就会走很长的,很多的路。平坦的、陡峭的、宽敞的、狭窄的,不一而足。这些都是明路,眼睛一抬就看得见,比较好走!不认识路?鼻子底下有嘴不是!可是隐形的,就不太好走!说到这里,明眼人已经知道我要说什么了。正道、邪道、白道、黑道……呵呵,这也比较好走!正邪分明,是不是?可是白加黑呢?好吧不故作深沉,你选对了道,如何走,还是有道道可言!

先讲个故事。八九岁吧,家里养了好多鸡。卖鸡蛋以补贴家用。供销社收购,一个8分钱。我和父亲一起去赶集,父亲忙的顾不上,叫我去交鸡蛋,好不容易挤到柜台前,售货员一看鸡蛋说,太小了不收,我扫兴的挤出人群,心里直埋怨老妈,为啥不给鸡多喂食,生不出鹅蛋大的鸡蛋来。闷头出来,正好碰见我门村的书记,是亲戚。我知道他能认得那个营业员,就央求他去交鸡蛋。果然,营业员二话没说就收了。书记出来给我钱,我高兴的差点哭了。他还说以后只拣些小的鸡蛋来买,营业员直夸鸡蛋大呢。鸡蛋到底是大还是小?我就纳了闷!

再讲个笑话。小学时,四五年级吧,上语文课,用“只要…才能…”造句,一村领导的儿子造句说,“只要有熟人,才能走路子。”老师就笑了,现在想来那个笑很隐晦。而当时的我们简直觉得这句子是咋造出来的,太有才了。

一个初涉人世的孩子都能顺口出此惊人之语,看来这“路”很有说说的必要!

“走后门、走路子”,是指用托人情、行贿等不正当的手段,通过内部关系以达到某种目的。南宋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说:“今若直前,万一蹉跌,退将安托?要须留后门,则庶几进退有据。”此处的“留后门”指的是办事应留有退路,否则万一遇到挫折,就没有退路了。可见当时并没什么贬义。“走后门”一词的现代意思据说来源于宋代的一幕宫廷剧。相传宋徽宗继位之后,重用蔡京为相。宋哲宗时期的官吏遭到了蔡京的极力排挤和打击,激起了人们强烈的不满。艺人们就利用朝廷宴会的机会,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讽刺了蔡京等人的行为:一位官员正襟危坐于案堂之上,正在处理公务。他勒令一个哲宗年间出家的和尚还俗,又下令将一个哲宗年间出家的道士的道袍脱下来,令其还俗。正在此时,一个下属上前请奏说:“如何处置当今国库发下的旧朝一千贯俸钱?”这位官员思忖片刻,低语道:“就从后门搬进来吧。”从此,“走后门”一词就流传开来,成为了依靠不正当手段达到目的的代名词。

放眼当下,走路子似乎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大到办个低保、调个工作要走路子,再大到加官进爵、审批项目;小到鸡毛蒜皮、针头线脑,走个路子就能拿到好货。一时间走路子成了时尚,成了潜规则。似乎事事都得走走路子。当然凡事都不是一刀切。业务能力精者,办事魄力大者,自是有人赏识。本文只说走路子,这个不在讨论之列。

那就继续说走路子。

走路子就得送礼,送礼自是有学问。百度了一下,发现好多,大开眼界!

说是送礼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为什么送礼?其实理由很简单。主要有两种:第一求人办事;第二沟通感情。二、送什么礼?主要是:第一,了解收礼人及其家属的喜好,一般来说,除了考虑收礼人本身外,还需考虑其家人喜好,通过送礼使一家人开心,自然提高送礼的满意度。第二:考虑送礼的时机(节日或者日期的选择)这个直接对礼品的选择产生影响。三、怎么样送礼?主要是:第一,要考虑出比较合理的送礼的理由,比如别人给予的某方面的帮助或支持,这一点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提醒大家,送礼时一定要善于表达对别人的感激之情。第二,对待回礼的问题,一定要谨慎,如果对方回礼是多件,择其一比较得体。

呵呵,百度真好,毫不拖泥带水,说的清楚透彻!还有感慨呢,那就接着看。

古人云: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利礼相关,先礼后利,有礼才有利,懂得这点,求人公关易于反掌!

还有更加细化的。再看看。

求人送礼不能临时抱佛脚。最好是逢年过节,或在对方过生日时,或在对方生病时,送去礼物,这样就名正言顺,让对方无法拒绝,自己的目的也容易达到。

求人送礼要讲究策略。有时送对方本人喜欢的东西,还不如送其家人喜欢的东西,更能加强对方对您的好感。尤其重要的是,像这种针对家人的送礼方式,有时会使您和对方之间的交情发生质的变化,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而建立亲近度较高的私人情谊。

求人送礼,不能盲目鲁莽。一定要了解对方的兴趣,有的放矢,巧妙安排,对方易于接受礼物,办事也就十拿九稳了。

呵呵,看着有意思,就继续的百度下去。

有文章美名《送礼绝招》

1.借花献佛 如果你送土特产品,可以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一些给对方尝尝鲜,东西不多,自己又没花钱,不是特意买的。请他收下,一般来说受礼者那种因害怕你目的性太强的拒礼心态,可望缓和,会收下你的礼物。

2.暗渡陈仓 如果你送的是酒一类的东西,不妨假借说是别人送你两瓶酒,来和对方对饮共酌,这样喝一瓶送一瓶,礼送了,关系也近了,还不露痕迹,岂不妙。

3.借马引路 有时你想送礼给人而对方却又与你八竿子拉不上关系,你不妨选送礼者的生诞婚日,邀上几位熟人同去送礼祝贺,那样受礼者便不好拒收了,当事后知道这个主意是你出的时,必然改变对你的看法,借助大家的力量达到送礼联谊的目的,实为上策。

4.移花接木 张先生有事要托刘先生去办,想送点礼物疏通一下,又怕刘先生拒绝,驳了自己的面子。小张先生的太太与刘先生的女朋友很熟,张先生便用起了夫人外交,让夫人带着礼物去拜访,一举成功,礼也收了,事也办了,两全其美,看来有时直接出击不如迂回运动能收奇效。

5.以退为进 你若送的是物,不妨说,这东西我家撂着也是撂着,让他拿去先用,日后买了再还;如送的是钱,可以说拿些先花,以后有了再还,只要你不催着要他还,天长地久也变成了送了,这样也可减少受礼者的心理负担,你送礼的目的就达到了。

6.借鸡生蛋 一位下属受上司恩惠颇多,一直想回报,但苦无机会,一天,他偶然发现上司红木镜框中镶的字画感觉是一幅拓片,跟家里雅致的陈设不太协调,正好,他的叔父是全国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手头还有他赠送的字画。他马上把字画拿来,主动放到镜框里,上司不但没有反对,反而十分喜,送礼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好吧,三十六计都用上了!接着看,还有!

故事一:一房地产商将自家楼盘的空中花园,出售给房产局官员的远房亲戚。先交付定金10万元即可。转天该亲戚来收房,发现所定房屋已被开发商出售给他人。于是到法院起诉开发商违约,最后庭外和解,开发商愿意双倍空中花园价格赔偿客户损失,几百万合法转移。

故事二:某国内南方知名地产企业为给回扣,借排广告为名,找了某城市区委书记的侄女拍片子作为电视广告的备选,当然这一条百分百不会上电视,因为只拍了5分钟,很儿戏吧。给了30万作了广告拍摄费。

故事三:一个国际咨询公司借自己出版的内刊,曾四次采访电力企业的一位高管,然后每次答谢4000美金,说是行规。我知道这个事情,是因为我的一个在另外国际公司的朋友要求在电力企业纪检问的时候说是行规,采访要给专家费。

还有好多,怕你看烦了,就不一一抄录!不抄的主要原因还有一点,我看不懂这几个故事的弯弯绕。

最后说一句,烦!自己愚笨人,学不会这些,那就,让自己硬起来!

五 走夜路

上边写了看不见的路,今天写看不清的路,夜路!

没有急事情,没人走夜路。似乎谁都有过急事情,所以谁都必须走夜路!好在现在的城市都变成不夜城了,灯火通明,这个不算,我说的是黑灯瞎火的夜路。

先说不爱走夜路的原因。把眼睛蒙上,在家里走一圈!有困难吧。当然夜路也不是全黑,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比较少见,但眼睛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四周黑咕隆咚的,好像圈在笼子里似的,很是压抑,是不是?是故少有人愿意走夜路。第二种比较迷信,就是怕鬼!大天白日,自是一目了然,可现在朦朦胧胧的,眼力下降,听力就提升了,周围一切细小响动都悉数入耳,脚后悉索之声传来,嘿嘿,好像有鬼跟着!害怕不?第三种比较抽象。不做亏心事,不怕走夜路。给别人使过绊子者,落井下石者,以权谋私者注意就好!

下边说我,自幼怕鬼。因为眼睛近视,家里又没能及时给配副眼镜,白天看远处都模模糊糊,到了晚上更是影影绰绰。就有了下边的故事。

应该是四五年级吧,外爷生了急病,指明想见我(现在想来是莫大的温馨!)。但恰逢秋收,白天自是没有时间,所以晚饭后,和母亲去外爷家。

出村子时,各家都已掌灯(那时没有拉电),纸糊的窗户上映出晕黄的灯光,暖暖的感觉。大路宽敞,和母亲并肩而走,谈论外爷如何如何的对我好,也没觉得夜色有多黑。边走边说,就谈到外爷的病情,母亲就沉默了,步子也快了起来。我知道母亲担心外爷,也不敢多说话,也有点紧张,就紧跟着。慢慢的就觉的四周是那么的黑,好像在墨汁里浸透一样。黑的非常瓷实,好像四周都是高耸入云的墨色的墙,直直的压过来,让人窒息的感觉。快步跟上,紧紧地拉住母亲的手,粗糙但有力。为了快点到外爷家,我们出了大路,走上一条捷路。是田间小道,就没法并排走了。母亲说我眼神不好,就走在前边带路,这时我就真的有点紧张了。四周很静,除了沙沙的脚步声,还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悉悉索索的,身后有个“人”和我一起走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头上就冒了汗,紧走几步,踩了老妈的脚。母子连心,母亲自是知道我怕鬼的,就劝我别怕,有妈再呢,怕啥!恩,我也觉得有妈妈给我挡鬼呢,怕啥呢。心里宽慰了好多,跟着母亲走完小路,进入一条狭长的山谷。两边的山很是陡峭,白天时我还爬上去采过山丹花呢。抬头看去,一切都变了样。突兀的山石变成了不知名的黑越越东西,似乎就是鬼的样子,摇摇欲坠的,随时会扑下来,张开血盆大口吞了我。心里就发了毛,看看身后,黑的啥都看不清,似乎是我走一步那黑暗就紧跟一步。“妈,我走前边吧,”“恩,小心看着脚下,别碰到石头了!”这下好了,后边有人挡着,解决了后顾之忧!往前走,才发现也不妙,好像自己在往黑暗里钻。黑的非常有质感,好像在钻进涝池边的黑泥里一样。抬头看看,天上有几颗若隐若现的星星,才算打破了无边的黑暗。突然,路边有人猛地站了起来,很高大,摇摇晃晃的伸出了手。我大叫一声“鬼呀!”,转身就钻进了母亲怀里,想来我那一声绝对是惨厉的尖叫,我瑟瑟发抖,母亲也吓得战栗。连声的安慰我“别怕,别怕,有妈在呢”等我慢慢的安静下来,母亲就问我看见啥了,我指了指路边的山崖。真的,那“鬼”还在那边张牙舞爪的!母亲就笑了。“我带你抓鬼去!”壮胆过去,恰逢转弯,一颗巨大的蒿草在风中摇摆……

到了外爷家,说了路途上的事,外爷很是愧疚,说不该叫我来看他。令人欣慰的是外爷几天就好了。来我们家时就送了我一个细细的银项圈,说可以辟邪。后来弄丢了,还挨了一顿打呢。唉,外爷在我初中时作古了,很好的纪念品呀,可惜了。

以后也走过不少夜路,但没那么害怕了,或许是带过外爷送的项圈的缘故吧。

第二次记忆犹新的夜路是高三时候。我在十五里外的干城上中学。

母亲重病,已经不能下炕,我就走读。晚上姊妹三人侍候母亲吃药喝水,挪身子,陪说话。农历三四月,我们这儿还会下。结果那晚就下了大雪,有一尺多厚。映的窗户白花花的,母亲就催我去上学,说是路上滑,别骑车子了,十五里路也不短,早点去。由于母亲已到了垂危时候,姊妹们也没心情注意时间。快快的吃了早饭,姐姐就送我到村口。 “别害怕,慢慢去!”“回去吧,看好妈妈!”姐姐流了泪,我就赶紧往山下走,不能让姐姐看见我哭。

干冷,风也大,但在雪的映照下,能看见对面的山湾,路却就模糊了,好在常走,就凭着地面的起伏和记忆走了下去。从山上下走,是一人宽的小路,大约有一里路吧。想着母亲的病,钻心的难过。难道我真的就会成为无娘娃?鬼,老子怕你?杀了你们的心都有!不能辜负了母亲要我好好上学的叮嘱,我就深一脚浅一脚的往下走去。突然,一声惨厉的大笑,一个黑影就夹带着雪沙撞了过来,我身子一斜让了过去,砰地一声,那黑影抓住路旁的不知什么东西,又裹着雪雾飞走了,原来是一只猫头鹰。心咚咚直跳,脚下就不稳了,一脚踩空,往路边滑去。小路下是山洪冲出的一道悬崖,有三四丈高吧,我后来到那山崖下目测过。三四月,地气已经上升了,所以雪下有一层薄薄的冰,脚下没地方着力,我就直直的往下滑去。滑了有三米吧,心说这下完了,不死也残。脚下已经悬空,手就本能的乱抓,一颗猫儿刺!也没管刺扎不扎手了,一把抓住,死死的。慢慢爬了上来,坐在小路的雪上直喘粗气,泪水又流了下来。爬的时候想了,如果猫儿刺断了,我死了,换了母亲活着也好。

一路无话,心里反复的嘀咕:夜猫子笑,没好事。到学校时一片寂静,开了教室门,看黑板上的钟表,三点半!放学回家,母亲似乎好了点,心里才安慰了。可是,母亲终究没有熬过这一关,苦苦煎熬了一,十月份走了。那天,是母亲救了我吗?

后来,也走过夜路,从没怕过。身正不怕影儿斜,况且母亲说过男子头上有三把火呢。

就以此文祭奠在天堂的母亲吧。妈妈,在那边您过得好吗?

附记:《路之狂想》终于告一段落了,心绪却久久的不能平静。是呀,从呀呀学步开始直至盖棺论定,是人,就得不停的走,柳暗花明,峰回路转;不停的走,天涯海角,地老天荒。什么路都好,别走邪路;什么路都好,走出心路!泊一盏心灯,领悟空明;抚一曲丝弦,踏歌而行。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46334/

路之狂想的评论 (共 15 条)

  • 雪灵
  • 心静如水
  • 荷塘月色
  • 晓晓
  • 春暖花开
  • 纤纤柳絮
  • 凌云
  • 今生依梦
  • 婉约
  • 樱水寒
    樱水寒 推荐阅读并说 从呀呀学步开始直至盖棺论定,是人,就得不停的走,柳暗花明,峰回路转;不停的走,天涯海角,地老天荒。什么路都好,别走邪路;什么路都好,走出心路!泊一盏心灯,领悟空明;抚一曲丝弦,踏歌而行
  • 慧儿

    慧儿写的真好!

    赞(1)回复
  • 行走麦田

    行走麦田回复@慧儿:谢谢你的夸奖,我会继续努力!

    赞(0)回复
  • 行走麦田

    行走麦田谢谢丫丫,问好!

    赞(0)回复
  • 行走麦田

    行走麦田回复@丫丫:有此共鸣,感谢生活!问文友好。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