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淡名

看淡名
滚滚红尘,对身边的名需要看淡。所有的空名、假名、虚名都是一厢情愿,只能加重生命的负荷,于豁达康乐无益。退一步海阔天空,距离现场远点,或许更能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和长远意义。
2013年11月,我的一篇散文获第二届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三等奖,组委会邀我参加在山东省高密市举行的颁奖会,思来想去,我没赴会。原因是颁奖会22日报到,23日开会、参观,24日离会,我真不知道一天会期究竟能干些什么。说到底,去是图名追风,纯粹是为了显摆“我也去过莫言的故乡”,有用吗?论文学写作,本人只不过是一个爱好者而已。当下,不说别的,你只要点击中国散文网,随便找一位作者的文章,其文采、思想兼在我之上。相比莫言,更差十万八千里。我看还是来点实的好,把时间用在看书、写作上,多磨练多经历方是现在应走的正道。
作家阎连科说:“读书是名作家可以继续写作并有所长进的唯一保证,而不是生活和阅历。停止读书,实质上是停止思考。”在阎连科看来,阅读尚且是根本而急迫的事,我辈又如何呢?因此,我们在看天才成功的同时,更要看天才勤奋。就我熟识的卓资县智广俊先生,从文近十年来,自费订购了《小说月刊》、《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人民文学》、《散文选刊》、《杂文报》等及各时期作家作品,孜孜以求,八千里路云和月。理论加实践,使他创作出不少长篇、中短篇小说、散文和杂文,出了三本文集,均获得了市、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有些作品还获得了国家级奖。按说年届六十的他要名有名了,可他不被世俗之名、虚荣所左右,不惜花钱曾几次参加中国小说笔会、中国散文年度会、散文选刊签约会,聆听当代几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作家讲座,面对面交流心得,睁眼看世界,不断加深自我修养,提高自我境界的做法令我钦佩,值得学习。
近年,我无数次地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副刊投稿,但至今无一文章发表。起先我有点埋怨报纸编辑不会“慧眼识人”,后来随着一次次“石沉大海”,我慢慢体会到,也许不发表是好事。最起码它让我明白,自己的文章尚未达到国家级报纸发表水平,仍需努力!其实说白了,自己往国家级报纸投稿,很大程度上有想出名的心理在作崇。人心不足蛇吞象,市、区级报纸发表过文章了,自我感觉良好,想更上层楼,岂知“人稠地窄赶不上”。 就此而言,碰壁是提醒、是启迪。名誉心不能没有,但要适度,超出度,则物极必反。由此,我应该感谢以上两报的编辑,是他们让我极度膨胀的名誉心有了收敛,懂得虚名不是文学的最终,静下心来勤学苦练才是为文的真目的,也即是文学的唯一出路。
纵观时下乌兰察布文坛,原来众多的作者“消隐”了。这一来反映了当地各报刊经营不景气,二来反映了随着作者们的年龄增大,其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的“热”度锐减。进一步说,他们返璞归真、回到最初了,写作就是写作,不再是为了图个好名声。读书就是读书,默默中付出只是为上下求索文学之路。比如集宁区的冷恒自调入文联后,他便踏踏实实执著于这方天地,除负责编辑文稿外,他只满足于在《虎山风》杂志发表自己的文章,匿迹于乌兰察布文坛。乍看这似乎是“看破红尘”,实际上这是扎扎实实的“修炼功夫”,是一种过尽千帆后的急流勇退,一种看淡名、不计名的大智慧大气度。2013年由他作词的歌曲《西口风》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艺术创作“萨日纳”奖,足见其创作实力之强。(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2009年,就在我忙于出版自己的散文随笔集时,一位文学师长捎话给我,称年轻的了不要出书。当时听了此话,我有点不解其意。事过几年之后的今天,我终于理解了师长的“一片冰心在玉壶”。年轻是资本不是资历,早出书除了贪出名之外还有什么?出书就是示人,示人之作岂能草率?草率不仅得不到他人赏识,反而令人生厌,何苦?现今,每当我拿起自己的书,翻阅中总感觉失大于得,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吧!
相比之下,再看丰镇市的丰建国,他在文学园地苦心经营二十余载,到如今五十有七方投身编辑、校对自己的文稿,现虽历时两年,其散文集《御风而得》仍在充实、完善中。不急不躁出书,一方面显示了他成熟、稳重、低调、淡泊的性格,另一方面显示了他谨严、素朴、苍劲、淳厚的风格。出书,在他就是结集自己的文章,名不名无所谓,在文字中找乐、找自由、找安静、找平淡才是他此生最大的追求方向和目标。丰建国的境界,教我汗颜!
看淡名,说起来易,做起来难。事中如梦,事后方醒。绚烂归于平淡,不论是自己,还是他人,人生或许只有经过沉淀和历练之后,才能将虚名置身度外,才能将世间的所有看淡、看轻,超然物外。有些东西,得到了能怎样?得不到又能怎样?一百年后,哪一样你曾执著的东西会属于你?名是身外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学会满足,学会舍弃,适可而止为好,保持内心的安宁与平静才是世界最大的幸福。换句话说,欲海无边,回头是岸。只有摆脱名的牵绊,少掉许多烦恼,生命的流年方可活得洒脱自如。
看淡虚名做实功,我是俗人一个,我有自己的追求和价值。
看淡名的评论 (共 42 条)
- 今生依梦 推荐阅读并说 其实文字的自我价值实现,真的不需要沽名钓誉,更不要浮躁的去写作,产量和质量是相对论的一种矛盾,想要写出好的作品,文者就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谦逊,低调,不浮夸,沉稳,才有更多的机会爆发自己的潜力!
- 心静如水 审核通过并说 是,说得对
- 晓晓 推荐阅读并说 看淡虚名,说起来易,做起来难。一句“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要是没有柳永看淡虚名的气魄,只知道沉湎于官场荣耀,那么历史上也只会留下一个平庸的地方官,而非一位给后世留下极大影响的宋词大家。一件作品是否称得上佳作,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作者最为心知肚明。要经过多少“三更灯火”的默默苦习,经受多少习而无果的打击,要有一个隐默心,看淡世俗浮名。心之所至,方寸为家,领悟写作之真谛,受的寒窗数载的磨砺,才能成为大家。
- 樱水寒 审核通过并说 看淡虚名,说起来易,做起来难。事中如梦,事后方醒
- 凌云 推荐阅读并说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问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