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个美丽的传说

2014-04-22 20:07 作者:方圆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宗教是人类的精神风俗,是一种意识形态。正常的宗教活动是人类在追求真、善、美和实现想的过程中,因迷茫而寻求精神寄托、释放心理压力的一种行为,具有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

星期六上午,光明媚,万物生辉。我应朋友之邀观赏了云程寺重修大典。

云程寺位于有着鱼米之乡美誉的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淋店自然村南。该寺始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后屡遭破坏、重修,香火绵延至今。关于云程寺的传说,玄妙入神,耐人寻味,让人遐想。

相传,佛教汉化观音俗身三皇姑妙善,为妙庄王的三女儿,农历二月二十九生于父城(今河南省宝丰李庄乡境内),妙善公主生来温柔聪慧,见善若惊,疾恶如仇,乐善好施。妙庄王没有儿子,共生三个女儿,大女儿吃喝玩乐,无所事事,二女儿性情暴烈,品行不端。妙庄王就把希望寄托到了三姑娘妙善身上,于是,他要把妙善许给身边一个大臣的儿子,但这位公子生性懒惰,好逸恶劳,妙善坚决反对,拒招驸马,离家到村中的白雀寺内修行,其父为阻其出家,派人烧毁了白雀寺。妙善被师傅救出后,逃到大香山(今河南省平顶山香山)继续修行。后来,妙庄王得了一种病,御医说必须用一个人的一只眼和一只手才能治愈。然而,大女儿和二女儿均不肯救父。妙善听说后,不计前嫌,献出了一只眼和一只手。妙庄王病愈后,听说是自己修行的女儿治好了他的病,深感内疚,命大臣要根据妙善的形象,在香山寺内塑一尊“全眼全手”的金身当作菩萨供奉,由于激动,脱口说成“千眼千手”,因国王金口玉言,不能改,所以“千眼千手”的金身妙女菩萨像就塑在香山寺,千百年来,受世人顶礼膜拜。

一日,妙善菩萨前往浙江普陀山紫竹林做道场时,越过沙河路经雨霖店村南一块空地时,但见祥云腾升,九峰交汇,如群龙聚首,遂赐“云城”二字符置于此处,意旨净土之地、仕途之始、青云之道程,是修行得道者可通达理想坦途之境。之后,世人在此建寺供奉菩萨,提倡弃恶扬善,乐善好施,以德报怨,祈求风调雨顺,前程锦绣,国泰民安。

清朝乾隆年间,文学家李海观的次子李蘧(qú)求学归来,遇大沙河洪水猛涨,其母隔岸接子,心急如焚,即跪地向寺,求菩萨保佑,洪水立退,母子团圆,自此立愿。乾隆42年,李蘧任七省漕运时,拨银五百两修缮云城寺。民国28年,为区别荣阳广武镇的云城寺,又因当地才子们崇敬李蘧父子之秀,乡绅魏积臣送寺一匾,改“云城寺”为“云程寺”,取荣登云程之意,沿用至今。(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关于妙善的神话传说,有多种版本,尽管众口不一,但九九归一,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积善成德、以德报怨;都是为了风调雨顺、财源茂盛;都是为了移风易俗、平安和谐,向世人传播一种待人处世的正能量。

甲午之春伊始,正值华大地,春和景明,万象更新、政通人和、一派祥和之际,重修云程寺,对继承人类传统文明,提倡弃恶扬善,乐善好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俗和精神。丰富香山佛教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维护一方稳定,共圆中国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43866/

一个美丽的传说的评论 (共 12 条)

  • 心静如水
  • 今生依梦
  • 雪灵
  • 纤纤柳絮
  • 江南风
  • 徐老师
  • 晓晓
  • 樱水寒
  • 荷塘月色
  • 草木白雪(李淑芳)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精彩推荐希望空间一踩
  • 剑人
    剑人 审核通过并说 结尾能够回到云程寺,再点一下题就更好了
  • 我

    方圆你好。你说的云程寺碑文,建于魏晋南北朝事实吗?雨淋店村南,还有清代李海观的次子李蘧的事是事实吗?还有李蘧乾隆42年任漕运吗?拔银五百两修云程寺是真的吗?本人查过有观资料你所写的碑文不够真实,李蘧乾隆40年进士,乾隆52年任七省漕运,还有李银法祖籍是河岸村是对的,可事在修白龟山水库时,经他父母移入五虎刘村共人所之,因他是在五虎刘村这片土地从小长大的,但他不能忘记五虎刘村,他的碑文上有吗?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