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月三”歌会:畲乡文化交流的好形式

2014-04-06 09:09 作者:楼神医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农历“三月三”是我国许多民族传统的庆贺节日之一。如云南白族的三月街、广西壮族的三月歌墟、海南黎族的三月节等,都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各自的文体习俗和民族风采,畲族亦然。

畲族的“三月三”歌节的来源,有着它不同的历史内容。民间流传,初唐时期,聚居在闽、粤、赣三省交界一带的畲民,因不堪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而暴发了以雷万兴为首的大规模畲民起义。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唐王朝以“靖边方”为名,命陈政为主帅,率官军赴泉、潮间进行血腥镇压。一次,起义军被围困于山头阵地而断粮,敌人以为剿灭在即。此时适值深秋,起义军将士在山上采得野生的乌饭果充饥,精神大振,雷万兴即率军夺围,连战连捷,反而把官军打得落花流水。至昱年三月大获全胜。军民即于三月初三集会庆祝胜利,大家载歌载舞,群情激昂。自此,在通常情况下每年缝“三月三”畲民都要吃乌饭,并集会对歌,尽兴而散,以纪念这一胜利的日子和起义军首领雷万兴。以后各朝,畲民屡次起义都被镇压,封建压迫尤甚,畲民被迫大批向闽东、浙南乃至浙中、皖南迁徙,漂泊不定,直至清代中时才完全定居下来。是故集会乃不以为常。由此,畲族“三月三”歌节也与“食乌饭”之俗并行。

畲民迁散后,入乡随俗,介入了许多汉族的社会活动,如“正月十五”睇灯(闹元宵)、“二月二”乡远游(走亲戚)、“五月十六”睇太保(赶庙会)等,以示对以往节日盛会的回忆。建国后,尤其是结束文革十年动乱后,我党的民族政策得到进一步贯彻,许多畲民较集中的市县恢复了“三月三”畲乡对歌会这一的传统活动,畲族民族优良传统和民间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弘扬和继承。由于各市县自办歌会交流面不广,又受财力所限,时断时续,未能形成一定规模的节日文化景观。1991年,松阳县第二次畲乡歌会后,丽水市有关部门的民族干部首先倡议,建议丽、松、武三市县毗邻的老竹、柳城、丽新近 、板桥等四畲族镇、乡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轮流联办畲乡歌会。这一建议得到大家一致同意。于是“竹柳新桥”三月三畲乡歌会在1994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七届,且一次比一次办得好,使畲族“三月三”这一传统节日注入新的生命力。

总观歌会深受畲乡人民欢迎的秘密,就因它是政府牵头,各方支持,民间参与,以弘扬畲族传统主体又具有多功能的载体的好形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先,它是加强畲乡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从精神文明建设来说,畲民以歌唱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伟大的中国:),歌唱新生活,交流脱贫致富经验,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宣传形式。几届歌会,畲族歌手和一些文艺工作者不仅整理和演唱畲族传统的民歌,还创作了《党的恩情比海深》、《千歌万曲向党唱》、《丰碑竖在郎心头》、《苦尽甜来是党恩》、《畲民与党心连心》、《“十五大”精神放光芒》、《党的政策暖心房》、《畲民跟党永向前》、《江总书记视察老区来》、《畲歌唱来句句真》、《山歌唱来别有情》、《请到我伲畲乡来》、《竹柳新桥处处歌》、《歌满清山情满怀》、《中华崛起在今朝》、《口唱山歌心里甜》、《致富之路是党开》、《畲家歌手上北京》、《畲家女梳起凤凰髻》、《计划生育好处多》、《国防教育顶重要》、《香港回归理当然》、《畲乡盛会喜空前》、《三月畲乡歌如潮》等新歌,对于发扬民族优良传统,促进畲乡精神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物质文明建设来说,为经济唱戏打开一个新的窗口,即可提高畲乡知名度拓宽民族文化风情旅游领域(如上海的同志说,东南地区要领略民族风情,可以到丽水景宁畲乡,不一定就要去边远的西南地区了),又可加强横向联系,开通交流渠道,进行经济协作,促销商品,扩大商贸市场,有利于繁荣畲乡经济、对于畲族文化交流,景宁畲族自治县是一个点,而散居的丽水、松阳、云和、遂昌、青田、武义、龙泉各县则是面,有点有面,充满生机。从旅游这一不冒烟的产业来说,畲乡的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都是极好的资源。

其次,有利于弘扬畲族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通过歌会,对畲族传统民歌、革命新歌和民族风俗的流传和畲族文化的整理发掘,以至畲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服饰、文物史迹等文化事象的丰富和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通过畲汉各族文化的交流,相互影响,也促进了畲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为畲族文化在保持民族特色基础上的创新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畲乡人民正在加紧工作,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既充分发扬,又积极提高创新,使这一优秀文化之花更加富于艺术魅力和蓬勃生气。

第三、兄弟市县有关民族乡镇轮流联办歌会,既扩大了交流网络和影响面,又给各主办单位有充分的时间准备,不致仓促从事,使歌会留于一般化、自然化,还减轻各地连年开会的经济负荷,解决财力不胜诸矛盾,可以从容行事。它与各届政府机关换届选举大体相一致,基本上是一届政府举办一次歌会。对于基层政府领导来说,也为他们提供了一次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领导艺术的好机会,使被选派到畲乡工作的干部学会做畲乡的群众文化工作。“三月三”畲乡歌会也可以说是干部联系群众,与民同乐的一项新举措。

从以往的动作情况来看,各举办单位,为办好“三月三”畲乡歌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一,领导重视是办好歌会的关键。每次歌会,不仅乡镇政府一把手新自主持筹备,各市县的一二把手、统战、宣传、文化部门的主要领导都亲自过问,出谋划策,积极参加,省、地有关领导也积极参与。这不仅圾利于歌会一些实际问题的协调解决,对下面做具体工作的同志和广大群众理莫大的鼓舞。如武义县的钟副书记、松阳县的吴县长都亲自参加歌会,丽水莲都区则不仅陈副书记亲自挂帅,而且县五大班子领导和一些局级领导都来参加了。对群众性的民间活动这样重视,是不多见的,群众很受鼓舞。

第二,各方鼎力支持是办好歌会的基础,有力出力 ,呈现出各民族互相关心、精诚团结的动人场面,这其间有汉族同胞对少数民族的热情支持,也有少数民族同仁的一片热心。民族部门干部当仁不让,文化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的同志更是表现了无比的热忱和高度责任感。无论是会议的准备、策划、组织,节目,节目的创作、安排、演出,还是民歌的征集、整理、印刷新闻、电视的采访、创作、播放,都耗费了他们无数的精力和心血,畲乡人民是不会忘记他们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畲乡歌会是一个充分体现各民族团结的大会。

第三,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是办好歌会的有力保证。歌会时间虽短,但参加的人多,工作量很大。各主办单位事前都召开有多方代表参加的筹备会,有的还开多次,如把天气影响等一些不利因素都考虑进去了。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分两线进行,一是选集歌手、准备节目、安排程序、组织演出。二是信息联络、会场布置、后勤接待、安全保障等,尽量使来宾和代表们置于舒心悦目的特具民族风情的浓郁氛围之中。

第四,把畲族歌舞与地方性文化、校园文化及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演出等紧密结合,使歌会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与会者乃因畲、汉各族观众都有,可以各投所好;畲族传统文化亦可从中得以借鉴,吸取营养,丰富自己

当然,“三月三”畲乡歌会有些问题也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一如每次歌会的资料,要注重往集和积累,许多汉族同胞不懂畲语,如有畲歌歌词等印刷资料,就可突破语言不同造成的障碍。从歌会本身来说,编印民歌民俗资料也是很需要的,它也是歌会的一项直接成果。

次如会议的准备工作更要慎密充分,尽量克服混乱现象。如若碰上天,活动场地还要作另一手准备,不要让雨天给打搅了。

再如畲族的传统歌舞节目,也应努力提高艺术欣赏档次,尽可能每次会拿出几个或一两个有影响的节目来,使畲族文化不断走向繁荣。要拜能者为师,刻意创新,加强投入,要有舍得化大力气的决心,争取把畲族的文艺节目打响。

又如畲族民间歌手队伍的组织,也要注意以老带新,以扭转畲族艺人结构严重老化的局面。平时要加强行政力度,采用各种方式培养年轻歌手和舞美人才,不断发现新人,增添新鲜血液。

还有,畲乡歌会的重头戏之一长赛歌,是比睿头智、广泛交流、促进新歌创作的重要环节,各代表队的领队要善始善终地做好组织工作。也可对每届的演出和赛歌进行评奖,评出优秀节目,优胜歌手及积极工作者,给予奖励,以加强激励机制,使畲乡歌会更上一层楼。

除了“三月三”歌会,有的地方把大型畲乡民间文艺活动放在下半年;除了歌会外,也还有其它形式的文化活动与交流的内容。这些都与“三月三”歌会相辅相成的,可使畲乡的群众文化活动搞得更加活跃。

(雷阵鸣楼明贤合著,此文曾获浙江省群众文化工作论文奖)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37696/

“三月三”歌会:畲乡文化交流的好形式的评论 (共 10 条)

  • 心静如水
  • 婉约
  • 荷塘月色
  • 晓晓
  • 江南风
  • 吃着葡萄唱着歌
  • 从余东风
  • 江
  • 梦里花落
  • 春暖花开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