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路在何方?(个人篇)

2014-03-30 10:22 作者:经哲  | 13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陶渊明

今年我三十五岁,孔子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而我现正在这之间,也因此我把网名改成了半立半惑。要说立,至今依然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要说不立,也有了自己的妻儿家庭和一个遮风挡的家。要说惑,在不断的格物穷理间,又依稀悟出了些天地之道。要说不惑,时至今日对生活中的人和事确实还存有许多迷惘困惑。人们往往有这样的经验,过去带来惆怅,现在带来迷惘,未来带来希望。我的人生就这样走进了坚定与迟疑,自卑与自信,意气风发却又忐忑不安,清晰明了而又不知所措的纠结状态。(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前段时间也写了篇《路在何方》的文章,说白了就是对国家和社会发表些不满,自己发发牢骚而以,对自己而言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最终还不是落得三个字——“当求藤”。对于我这样一个注重实际的人真是毫无意义。但写这篇个人的路在何方,却是自己长期的实践磨练,痛苦思考,无奈挣扎的结果。

十八岁参加工至今已十七个年头。记得一次在车间团组织会议上。主任提问:什么是幸福?我说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并且愿为之而奋斗一生,最终在自己喜欢的事业上做出些成就,这就是幸福。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越发的觉得这样的幸福遥不可及,拥有这样幸福的人生,真可算是不枉此生了。

首先自己喜欢的事是什么?许多人穷其一生也无法发现,找到了能排除万难,坚定信念而一路走下去,并且做出些成就的人又有几许?现实中,许多人一辈子都在一个公司单位,一生都做着同样的工作。看似满足我对幸福的理解。现实点来说确实也算幸福,或是幸运了。我想那或是生活的选择,而不是选择生活。《北京人在纽约》中王起民怀抱一把大提琴本想到异国一展他的音乐想,最终却为生活所迫所逼,织起了毛衣,而闯出了另一片天空。但——那是他想要的天地吗?但——当他住着别墅,坐着豪车时那最初的音乐梦想还剩几许?

我这个人有个毛病,总喜欢思考,思考又常常给自己带来迷惑,甚至痛苦。当然偶尔也会给我带来清晰和愉悦。我在想假如读书时能勤奋用功,选个好专业考上大学,现在我的人生路会是怎样,现在想想错过读书的最佳时点,到了技校却在发奋进取争名次分个好车间,以至后来读电大充实自己和自考本科。这些有用吗?没有用吗?不管有没有用,对于讲实际的我来说还不是“当球藤”三个字。再假如我能继续在工厂上班,我的生活相对会安稳些,但我对生活的感悟,还有对人和事的思考,也许不会有现在这样丰富。又假如从工厂出来,在资本家,在外企一直工作又会怎样,我想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再再假如我一直在成都找工作,想来也不会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为那时的我什么都不具备。被迫和主动的变化把我带到了商业领域。在接触到商业的那一刻,我就在心里暗定方向,以后工作不会再向工业里发展,而要转向商业。路的方向经过几年的跌宕向着自己的心,又近了一步。但又是假如,我的工作岗位是在商场而不是物流,也许现在我还在原公司,我又怎会选择现在这条创业路。人生有太多的假如,曾经的假如不会重来,往后的假如又会影响出怎样的人生。那人生路,究竟是谁作主,命运是否掌握在自己手中,还是这一个又一个已知的和未知的假如来左右自己的人生。在自己创业过程中,我欣喜的发现离真实的自己又近了一步。一路走来从工业到商业再到创业。我看到内心的自己是一个崇尚个性,追求自由发展的人。在我的两个有影响的职业生涯中,无论是在工厂,还是商场工作期间。我的工作岗位都是全公司最自由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自己掌握。我就喜欢这样的感觉。也许这也形成了,对我自己而言,随性自由就是天堂的思想。

无论我犯了多少错,或者我进步有多慢,我都走到了那些不曾尝试的人的前面。因为即使不成功,也能从中尝到教训,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不但能从中得到教益,还能找到内心的自己。很多时候影响我们的不是“能力”,而是“心情”,阻碍我们的不是“太差”而是“改变”。当我们总想着改变周围的人和环境时,我们有没有想过改变自己。马云在辞去阿里CEO时说“许多人讨厌变化,我们正因为抓住了每一次变化,才走到了今天”。

我也是一个讨厌变化的人,就如我初入职场时对幸福的定义一样。坚持做一件事,做出点成效,是我不变的想法。试想就算从现在开始,我的职业生涯能精确定位到做一件具体的事上,那等我65岁退休还有三十年的时间,这种时间的积累会爆发出怎样巨大的力量呀!抑或现在开始找一些业余兴趣好,比如练字,读史,看书写作,那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就算不能有专业水准,那在业余选手中也能算作高手了吧。这就是我美好想象中的坚持的力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回到现实中来吧,已有的职业生涯又怎会相信会有三十年如一日的事发生?繁琐的家务,生儿育女的现实生活,所谓的爱好会开花结果吗?

改变当然就意味着得失,有时我发觉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当我们把“得”字放在前面,后面就是“失”字,成为“得失”。当我们把“得”字放在后面,前面就是“舍”字,成为“舍得”。所以告诉我们要想先得到,紧接后面的就是失去。只有,先要有舍去的准备,然后才会有所得。所以才有了经典的广告词“智慧人生,品味舍得”。所以才有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人生取舍智慧。所以想要追求自由就得放弃安全感,崇尚个性就要忍受孤独

坚持与改变,都是人生中两个优良的品质,看似相互抵触,其实并不矛盾。生存或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就是坚持与改变的背景和基础,一切以它为标准灵活二选一,就可轻松破解。求变者生存,适者生存,所以生存才是最好的老师。

写了这么多,突然感觉自己的路越走越窄,工业否定了,商业否定了,打工否定了,象我这种自私自利,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自负自大而又难与人合作的家伙也就只剩下自己创业了。虽然有时想想,每年增长幅度超过了收入增长幅度的个人养老保险和我们这代人无法躲过的延长退休年龄,心里就窝火。但为了接近真实的自己,为了自由与个性,我又随时需要鼓励相信自己,坚定自由发展的信念。但对于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人脉,且在吃苦耐劳,勤奋进取上也拼不过进城务工人员的我,生存空间又在哪里?创业又是何等的艰难。无意中我现在从事的工作,给了我启发。首先要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这样易于上手,先谈生存再谈发展。还要量体裁衣,依据自身的能力和家庭环境来选择。自由个体,在解决了自己吃饭问题后还能比打工好,增加自己和家庭的收入。短平快,提资小见效快。时间灵活,自由。一技之长,对人生的职业生涯非常重要。要想过生活必须要有一技之长。但人生要想有所作为,靠得却是学会经营。有几个房地产老板,自己会设计和施工。“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的情形历朝历代都会出现。

在大谈中国梦的今天,我的梦想就是找到真实的自己。有时回头看看自己写的《宁静致远》,《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文章。感觉到很空洞不切实际,因为我并没有明确的提出教育下一代的目标。我这种没有目标的培养又是何其难。只是希望在对子女的教育中,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和他一起成长。最大的慷慨和爱心,不是我肯花多少金钱在你身上,而是我愿意花时间来陪你。虽说时间就是金钱,但钱用了会再来,时间却一去不复返。所以多花些时间在孩子身上,能帮助自己尽量发觉真实的他,尽量帮助他找到自己。真正的做到知子莫若父。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善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如果用世俗的要求,我——特别是我。又何尝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能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甚至光宗耀祖呢!但那是一种多么自私的想法。要想真正的了解自己,找到自己并且为此奋斗一生,是否太过理想化和不实际了。这对讲求实际,实用的我又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但我想人活一世,精神与梦想很重要。近在身边的尧茂书,衣瑞龙,王大康,就是榜样。但放眼望去,这种追求自我,放飞梦想的人又有几个呢。这就是矛盾,痛苦,困难的地方。真正优秀的父母,不会把太多心思花在教育孩子上,父母最该思考的是如何自己活明白,能负起对自己的责任。做好自我管理。身教比言传重要。言必行,行必果,以身作责。孩子便会因为对父母的尊重和信赖追随和模仿。这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受益只是结果不是目的。

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当有一天,你开始怀疑自己曾经坚信的东西,不必迷茫,也许这是成熟。从某种意义上说成熟是可悲的,那是一路抛弃“自己”的过程。成熟帮你得到了很多东西,唯独放弃了自由做自己的权利。所谓成功就是用最昂贵的换走了你最珍贵的。如果真是这样,那在而今当前眼目下,试问又有多少人能有做普通人的勇气。可以肯定我不是豁达的人,不然不会写篇文章。十年前我就写过一篇文章《寻路》,那是对自己在社会上不断的就业,失业,找工作,而发出的无奈呐喊。现在的自己只是坚强和自信增加了些,前方的路,依然时而清晰,时而迷惘,时而宽阔,时而狭窄,也是三十五岁的我半立半惑的纠结,也许再过几十年回头看看写下的这些,只会付之一笑。脑子里又会浮现出那三个字——“当球滕”。

“一切美好 只是昨日沉醉

淡淡苦涩 才是今天滋味

想想明天 又是日晒风吹

思绪飘飞 带着梦想去追

我行我速 做人要敢做敢为

成功失败 总是欢乐伤悲

追逐梦想 总是百转千回

再苦再累 无惧无畏

脚下的路 还有更多的累

无怨无悔 从容面对”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35157/

路在何方?(个人篇)的评论 (共 13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