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浒》说黄文炳
读《水浒》说黄文炳
夏延民
小说中,黄文炳无疑是个反派角色,人送外号黄蜂刺。有关黄文炳的文字读下来,笔者以为并没有什么伤天害理的大坏事。无非就是一个官迷,为了能弄个一官半职的,上赶着给蔡九知府拍马屁。要知道蔡九知府可是当朝太师丞相蔡京的儿子,如果搁到今天,一个底层官员结交上如此通天的关系,想必不止仅仅是给蔡九知府拍个马屁这么简单吧。想想曾经出现下级给上级贡献老婆的案子,这黄文炳真就那么令人讨厌吗?
不管是赋闲通判还是在职通判,按照古代官场的政治伦理,无非都是为了皇族的统治。如果发现一个涉嫌反叛的人,给官府通风报信应该不叫告密,这也是职责所系。况且宋江还有前科,因杀人案被发配到此地,那就更是头号监控的对象,怎么能说黄文炳是告密呢?在蔡九知府眼里,这就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官员。
但是可惜的是,虽然黄文炳很给力,但是官府的捕头等却很草包。如果按照此案顺藤摸瓜,完全可以侦破一个具有黑社会性质团伙的犯罪集团。也不至于让黄文炳这样的好官员最后落得个刀剐。看来当时的治安真是不咋的,而且官府衙役里面竟然有通匪的罪犯,这黄文炳的一腔忠心,可怜的官迷心窍,只能被这群麻木的官场无能之辈给葬送了。
黄文炳死后并没有看到有关被官府表彰甚至皇上赐封的文字,可见当时的奖励激励机制也不怎么健全。出现如此大案,而且当事人有功于国,怎么也应该通过一级政府给予补偿和奖励呀。竟然没了下文,人怕伤心,狗怕挨饿,这就伤了官迷和一些小官和衙役的心,最后内外勾结愈演愈烈也就顺理成章。(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一个好官被小说作者弄成如此龌蹉不堪的人物,可见当时的舆论引导出现了偏差。一个社会官员腐败麻木不仁,衙役尸位素餐,民间匪盗滋生,舆论引导黑白颠倒,那么黄文炳这样的好官就只能被社会抛弃,不管是逆流还是顺流,这黄文炳都不在点上。如果黄文炳不这么尽心尽力,只管拍马屁力求升官,抱着国家出现多大的问题都与我无关的心态,说不定以黄文炳的智商,就真的能升个一官半职。当然,当时连知府这个级别的都能是蔡京的儿子,也说明官员私相授受的风气很烈,像黄文炳之流只能赋闲在家。不管怎样吧,这黄文炳是既没有弄个一官半职,还因为自己为了升官整天多管闲事而得罪了很多人。虽然这属于正能量,却不见容于社会,等于官府和民间两面都不怎么讨好,最后只能落得个惨烈的结局。
从宋江杀黄文炳一节可以看出,黄文炳是极端蔑视宋江这群人的。一句软话都没有说,表现出了一个公职人员的铮铮铁骨。这也证明,黄文炳确实是一个忠于职守,政治立场坚定的好官员。如果和平时期,社会上没有这许多的祸事,说不定真就是一个刚正不阿的好官。
黄文炳的结局可悲可叹,一个失去良性评价的社会,好的官员只能被社会所不见容。黄文炳死于政治的昏聩、同僚的无能、社会的黑暗,他死心塌地维护的这个朝廷,其实才是杀他的元凶。一个官员到了如此地步,不死奈何,一个国家到了如此境地,不亡奈何。黄文炳错就错在愚忠上,没有看清维护保卫的政权已经面临崩溃,结果却成了殉葬品,真是忠直自古多刀剐,奸佞从来多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