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严忠贵/整理编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时所作。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白居易对刘禹锡的遭遇,表示了同情与不平。刘禹锡回首往事,感慨万端。
首联,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心酸和愤懑不平。诗人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其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受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颔联,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回来的感受。一是“闻笛赋”,西晋时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旧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另一是“烂柯人”,据《述异记》记载,晋人王质上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弈,他观棋至终局,发现手中的斧把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怀旧”表达了诗人对受害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贴切,悲痛怅惘之情深沉。
颈联,写到沉舟侧畔千舟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的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也有很多人认为,“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对比了自己的沉沦与新贵的得势,诗人的愤激之情到了极点。还由于该联客观上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其意义就不仅局限于诗人的身世之感了,而成为千古名句。
尾联,似乎写得很平淡,说的是酒席上的事情,其实是点睛之笔。点明了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的共勉。“长精神”三字,表示并不消极气馁,要抖擞振奋,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以自勉自励结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