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中国人的血性哪去了》之后
写在《中国人的血性哪去了》之后
傅伯勇
昆明“3.01暴恐事件”后,的确暴露出很多问题,如昆明火车站的安保问题,如警察驰援问题,等等,这是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人们在这一事件中的反应,我们不得不进行一些必要的深思与叩问,于是本人写了一篇《中国人的血性哪去了》。对本人文中的观点,赞成者有之,保留意见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如一个在“中国散文吧好文章阅读网”以别名“海虹”为名的人,就持反对意见,而且写了一篇《3.1如果你就在昆明街头》的文章。文章全文如下:
3.1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已经成为历史,而网上的议论依然此起彼伏。对网上同仇敌忾的议论,我深有同感;对网上加强安保的建议,我也积极赞同。但是,对网上的质问“中国人的血性哪里去了!”我则不能苟同。
曾几何时,我们吃够了空谈的亏。现在再听到如此的议论,我仿佛再次看到了昆明街头殷红的血迹。
我一直以为,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改变现状,只有身体力行。如果,发出如此质问者当天就在现场,面对沾满血迹的屠刀,你只有赤手空拳,除了逃跑躲避,你又能如何?!除了盼望警察快来解救,你又能如何?!(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曾经听过一个故事,有一天上午,在一个小城的街头,只有几个人在散步。这时候,突然有人喊“抓坏人啊!抢东西了!”行人一下子惊呆了,站立在原地不知所措。这时候,突然有一个老人一个箭步上去制服了抢劫嫌犯。当接警的警察看到这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时,都感到不可思议。经了解后才知道,老人已经80多岁了,是退休的刑警,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这是职业习惯的使然。
在和平年代,一般的平民百姓有几人经历过这样血腥的场面?即使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人家有枪有炮,你手无寸铁,你又能如何抵抗?!
不久前,伦敦街头,两名现役皇家军人被歹徒乱刀砍死,英国并没有人质问“英国人的血性哪里去了!”
全球范围的恐怖袭击经常在一些国家发生,我从来没有听到这些国家的国民质问“国人的血性哪里去了!”
当相当多的中国人还处在3.1昆明火车站恐怖袭击的惊悸中时,却有人如此清醒地指责周围的平民“没有血性!”我为这种冷漠而感到寒心!
我曾经站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细细地品读着镌刻在纪念碑背面由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时、当我细细地瞻仰着纪念碑座上的浮雕时,我心中油然升起的是对英雄的崇敬,是对中华民族敢于与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自豪。难道中国人没有血性吗?!
新中国成立后的这几十年中,我们制止了多起劫机事件,很多平民冒着机毁人亡的危险与犯罪分子或恐怖分子作拼死搏斗,保全了全机乘客的生命安全。难道中国人没有血性吗?!
在这次3.1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中,涌现出了好几位以血肉之躯抵挡屠刀的警察、保安和平民英雄,难道中国人没有血性吗?!
我真的对你这种对事实的漠视和居高临下地对周围平民冷漠的指责而感到寒心!
回想起自己在部队第一次投弹、第一次打靶时,心里也是慌的;第一次抢险、第一次救火,心里也是怕的。后来,有了这些经历,再遇到这些事,就不会再慌乱、再害怕了。
你要求没有经历过恐怖袭击的平民,群起制止恐怖分子的袭击;要求没有经过格斗或武术训练的平民,群起制服恐怖分子。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谈。在当今时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已经人人耳熟能详了,你难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吗?!
互联网使我们人人都有了可以成为意见领袖的机会,当你准备发布意见的时候,请检视一下自己将要发布的文字。
这篇文章,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咋地,本来完全可以忽略;但是文章的观点较为典型,特拿出来分析一下,驳一驳,以正视听。
“曾几何时,我们吃够了空谈的亏。现在再听到如此的议论,我仿佛再次看到了昆明街头殷红的血迹。”他的言下之意,再听到如此的议论,自己就要吃亏,他人就要吃亏,国家就要吃亏,不知道“亏”从何来?照他这么一说,“文革”我们可以不议论,“左倾”我们也可以不议论,因为这是“空谈”嘛,因为要吃亏嘛。不但如此,这样的话以后也不能说了,因为说了,可能又会看到“昆明街头殷红的血迹”,仿佛哑然无语,这样的血迹就不会发生。这是怎样的推理呀?这又是怎样的逻辑呀?
“我一直以为,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改变现状,只有身体力行。如果,发出如此质问者当天就在现场,面对沾满血迹的屠刀,你只有赤手空拳,除了逃跑躲避,你又能如何?!除了盼望警察快来解救,你又能如何?!”看他前面几句,如果他在现场,还以为他会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不料,他却是:如果赤手空拳,“除了逃跑躲避,你又能如何?”他是一个身强力壮的曾经当过兵或者现在仍然在当兵的人,我想他肯定动如脱兔,健步如飞,一眨眼就逃之夭夭了;至于别人,至于老弱病残,关他什么事情呢?原来,他的“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的含义,不是直面现实、“流血五步”,而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脚底下抹油,拔腿就跑,就看谁跑得快、跑得远。另外,他自己完全丧失了自信心,“除了盼望警察快来解救,你又能如何?”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警察身上,仿佛警察就不是人,仿佛只有警察才应该上前,才应该牺牲。我在想,如果我们遇事都总是指望警察,要是没有警察呢?我们就不活命了吗?而且,如果警察在与歹徒搏斗,我们却袖手旁观,却溜之大吉,这与畜生何异?在我看来,我们不但要指望警察,更要指望自己,指望自己能够觉醒,指望自己能够协助警察,战胜歹徒!
海虹举了一个例子:一个80多岁的老人,喝退了歹徒。我们先不说这个故事的真假。原因呢?他说“职业习惯的使然”,真的吗?不是!是因为老人当时身边有一大群人,老人的态度,代表了大家的心声,代表了大家的力量,他不光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了当时的那一群人,代表了正义!歹徒是什么呢?做贼心虚,所以他的怒吼让歹徒戛然而止。另外,海虹这个故事是编造的,但是编得不圆,因为老人又是“一个箭步”,又是“步履蹒跚”,不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但这样的例子肯定有,只是他不会编而已。我想,如果我们昆明火车站的很多人都像这位老人一样,大义俨然,挺身而出,惨案会那么严重吗?那里几百上千人,哪个有老人的风采?
“在和平年代,一般的平民百姓有几人经历过这样血腥的场面?即使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人家有枪有炮,你手无寸铁,你又能如何抵抗?”我得问一句,什么叫“知其不可而为之”?我得又问一句,什么叫“狭路相逢勇者胜”?我再问一句,什么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另外,法律对“见死不救”,不知该当何罪?抗日战争时期,一些抗日队伍,有些只有大刀,有些只有木棒,有些只有石块,但是,最终谁胜利了?中国胜利了!为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嘛。如果歹徒手里握的是枪,是炸弹,是毒气那得另当别论;但是,歹徒手里仅仅是短兵相接的砍刀而已。既然是短兵相接,就有回旋余地,就有反击机会。如果海虹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可能与汪精卫之流相差无几,因为当时小鬼子是“有枪有炮”,中国只有“小米加步枪”,他肯定奉行“不抵抗政策”。而且,昆明火车站广场的群众,真的一个个“身无寸铁”吗?他们身上的鞋帽衣帽、手中的电脑、背上的背包、手拉的行李箱,甚至手机,哪样不是武器?就是牙齿咬也要咬住歹徒,就是头撞也要撞倒歹徒。
“不久前,伦敦街头,两名现役皇家军人被歹徒乱刀砍死,英国并没有人质问‘英国人的血性哪里去了’?”英国两名现役皇家军人被歹徒乱刀砍死,人们可能会认为是军人与歹徒的争执,而且持续时间很短;但是昆明火车站的情况怎样?砍死29人,砍伤143人!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吗?共8个歹徒,如果一个歹徒0.5分钟砍一个人,持续的时间是多少?是43分钟!三五分钟我们反应不过来,但是这么长时间还反应不过来吗?歹徒举刀乱砍,我们还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另外,英国人没有质问“英国人的血性哪里去了”,就意味着中国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不能问“中国人的血性哪去了”吗?如果照此一说,因为月球上先前没有人去过,所以人类就永远不能去月球上了。这是怎样的笑话呀?
遇到类似的事情,根据笔者的耳闻目睹,始终不乏麻木不仁的看客,始终不乏脚下抹油的逃客,始终不乏跪地求饶的软客。海虹对我的质问,认为是“冷漠”,感到“寒心”,我倒要说,发生了这样的惨案,如果我们不痛定思痛,不唤醒那些麻木不仁者,这样类似的悲剧肯定还要发生,而且情况也肯定会更惨!因为连海虹这样的身强力壮者,连海虹这样的军人或者退役军人,都会逃之夭夭,情况肯定就不会乐观。
我的文章标题是“中国人的血性哪去了”,就隐含着:我们中华民族从来铁骨铮铮,血气方刚,但不知何时,不知何故,血性在一些人身上慢慢淡去,慢慢消失,就像昆明火车站发生的惨剧一样。我在痛心疾首地发问,在刮骨疗毒地反思。但是,在海虹看来,似乎中国人就一点瑕疵也没有。不但没有,一旦有人说“坏话”,他就怒目相向了。海虹在我文章的留言中说,“质问‘中国人的血性哪去了?’莫非你是外国人吗?”照海虹的逻辑,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都曾表达过“党内也存在腐败”,那么,他们就不是中国共产党员了;台湾作家柏杨写了一部《丑陋的中国人》,那么,他也不是中国人了;如果海虹的媳妇说海虹不够英俊,那么,海虹的媳妇也是别人的了。
海虹采取现身说法,以自己“投弹”、“打靶”、“抢险”、“救火”来说,言下之意,就是必须要有“这些经历”,才“不会再慌乱、再害怕了”。不错,歹徒砍一个人的时候,大家惊慌,情有可原,但是,砍十个人的时候还要惊慌吗?砍百个人的时候还要惊慌吗?一直不停的看下去还要惊慌吗?这次暴恐事件惊慌,下次暴恐事件也惊慌?再下次暴恐事件也惊慌?照他这么一说,我们万万不能怪群众,只能怪这样的惨剧太少,多发生几次,就有经验了!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知什么是空谈?另外,不知道海虹的实干是什么?不知道是不是遇到困难就让开、遇到危险就躲藏、遇到强手就投降?
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但是也有渺小;如果不承认她的渺小之处,这就是自欺,更是欺人!对我们民族的劣根性如果不正视,这将是可悲的。
“互联网使我们人人都有了可以成为意见领袖的机会,当你准备发布意见的时候,请检视一下自己将要发布的文字。”这也是我正要说的,海虹同志,还是先检视自己的文字吧!
写在《中国人的血性哪去了》之后的评论 (共 39 条)
- 草木白雪(李淑芳) 推荐阅读并说 请写下评语推荐精彩之文 ,祝福朋友 ! 希望去我空间一踩
海虹:• 哈哈哈哈!真像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还是一样的胡搅蛮缠,还是一样的人身攻击,还是通篇的假话、大话、空话。怎么还是老一套啊?你有点新意好不好啊!糟糕的语法,贫乏的修辞,混沌的思维,混乱的逻辑,真的是很可笑!我只想再次重申:对这样无谓的争论,我不会再回复。同时,我想正告你:历史没有如果,事实不能假设!你有这么多的闲工夫,不如去多看几本书,长点知识,免得像山间的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继续在此出乖露丑了!在此,把我前面的回复专录于下。我相信网友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回复@茶海之心:呵呵!几天没看,我的空间很热闹啊!茶海之心老朋友辛苦了!细细读了茶海之心老朋友的回复,感到茶海之心老朋友理屈词穷,恼羞成怒,有些气急败坏了!我总是认为,讨论问题有理说理,不要进行人身攻击,这不好!真的是方寸之地,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关于“中国人的血性”这个话题,已经是一个老掉了牙的话题。每当国家有事,需要大家团结一心的时候,总有人捡起这个话题进行炒作,其居心何在,不言自明!茶海之心老朋友的文章,我
海虹:看了不少,有些写得很不错。可是这次质问“中国人的血性哪里去了?”这篇文章,不好!我认为,这篇文章以昆明3.01事件为背景,其中心思想是八个字,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们同为百姓,而茶海之心老朋友却把自己置于自己同类的对立面,对昆明3.01事件中被杀被砍的人发出声声质问、对中国人发出声声质问,对此,我感到寒心!也许,茶海之心老朋友不是中国人,所以可以对中国人发出声声质问!也许,茶海之心老朋友自认为是社会精英,可以对芸芸众生横加指责!可笑的是,老朋友的文章不过是七拼八凑的杂烩;老朋友的质问,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这样无谓的争论,我不会再参加。我不过是希望朋友们通过我们的回复和争论,明辨是非曲直。同时,我也希望茶海之心老朋友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