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心亮堂
昨晚,2014年2月26日的晚。下午,已自电视、手机中看到;今晚有风,明日解除重污染三级响应警报。预报,使老伴高兴的在屋里转来转去,望会北窗望东窗,转过身来再望南窗。眼睛寻找着窗外天空中要刮风的痕迹,嘴巴唠叨着多少天没出去打太极拳,身体呆憋的有多难受。傍晚,确有风的“尖兵”几股,打着小璇,卷起几片枯叶纸片合着黄褐色的尘土,在楼前楼后翻滚一会侦查一番,然后穿过楼群和雾霾严密笼罩的地面和天空,向南掠去。风的“尖兵”来时,楼下视野中的几簇竹子频频晃体摇枝,似与久违的老朋友风在热情拥抱。竹丛旁平房的屋檐下,春节挂上的红灯笼虽灰头土脸却也摇着头晃着脑,似喜笑颜开地羡慕着风与竹的亲热。风的“尖兵”过时还随手带来雨水几滴,雨如细碎的银屑撒溅在屋顶,稍时屋顶闪些鳞鳞的亮光。此时,厚厚的雾霾仿佛有些惊恐,有些悸动,有些警觉地调兵遣将,忙着填补被风的“尖兵”撕裂的不大的口子和冲击得薄弱些的阵地。雾霾的变幻,使平房顶上一会儿可见到沥青防水层撒过雨水的黑亮,有瓦屋的红瓦、蓝瓦泛着清晰些的光泽,一会黑亮和光泽又被黑灰色的大幕屏蔽。我在房间中盯着风的“尖兵”与雾霾的较量,心里有点惊喜,只是一点,更多的是担心风小、无后继大队冲来,则不能彻底卷走雾霾。
多少天了?尽管公路上洒水,工地上遮盖,车辆限行,环监到处跑。小城(京津间的河北廊坊市)天空的亮度和空气质量仍令人失望。远的不说,春节以来阳光明媚、空气清爽的日子屈指可数。天,总是灰蒙蒙的轻些或灰蒙蒙的重些,近来尤其灰蒙蒙的严重。看信息,雾霾包裹着一座座城市和乡村原野;当然也包裹着天安门中南海,包裹着那些富人的别墅和穷人的土屋;也包裹着那些激越的、衰老的、平淡的、真纯的、得意的、失落的、中庸的、伟大的、卑微的灵魂和生命;包裹着华北大地上的山川和苍生。如果说苍天有眼,在这一点上老天是公平的无可指责的。耳闻目睹,到处是憋闷、痛苦、无奈、牢骚、顺受、腹诽、咒骂、思考、探索、祈祷等对待雾霾的态度。到处是,捂口罩、钻车里、躲家中、买净化设备、吃木耳、炒蘑菇等,不知有多少、是否有效果的防雾霾的经验交流。同事们闲聊,常问谁之过?愚见,盲目追捧GDP之过?有些,为生存求发展不得已为之,决策又顾此失彼,兼顾不够;顶层设计之过?有些,振兴之路毕竟是始发,认识的局限,经验的总结现在的醒悟毕竟来的晚些;全民素质及环保认识低下之过?有些,天大地大与我立锥之地何干,雾霾包裹着暂属于自己的天地,还在使劲地放着鞭炮,还在埋怨着天地他人------
夜晚,站在窗前,就这么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祈盼着等待风的后继部队。楼后几间平房的窗户散落出的灯光有些迷蒙,但足够看清窗前的黑黝黝的竹丛,它不停地摇着、剧烈地摇着。看她纤细的躯干深深地弯下,勉强地、吃力的十分努力也直不正自己的腰,真担心会被风折断。此刻,想必竹枝也在埋怨风哥哥的粗暴刚劲。那灰头土脸的灯笼,不知何时干净了一些,从弥散出的红光有些鲜艳可以判断出。灯笼有房屋挡风,此时对着强劲的风,得意的忽而大晃几下,忽而悠闲地小晃,看着风与竹枝的过热亲密。远眺,平时被雾霾遮眼望不到的万家灯火,现在看到了,更远一些的一条公路的路灯尤其耀眼,橘黄色的灯光辉煌柔和温馨。不禁感叹,没有雾霾,城市真好,的确方便于工作生活和年轻人的奋斗!风吹打窗户墙面的吼声,风刮过树枝、屋檐留下的啸声,逐渐紧密增大。抬头看夜空,竟有久违的星星朝我眨眼,于是兴奋的放心的进入梦乡。
早起,天蓝了,蓝的有些透明、清澈。风还在刮,听声音要比昨晚徐些。决定步行上班,要对得起这难得的好空气,难得的阳光。路上,不断涌动着对这场自然风的感激、谢意,身心颇有些惬意。这人心一敞亮,思路也开阔起来,联想到社会上正越刮越猛的二场风;中央反腐败的风暴、反奢靡浪费的阵阵紧刮的落实八项规定的风。这三种风都是中华民族健康前行不可或缺的,但愿进入常态,而不是这么久了才刮一次。当然,我这一微小的分子,也要为风常在、风常刮而创造条件上,做些力可能及的事!
2014——2——27——6:30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