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酒有黄鹂,樱花迎人百万株,却无一句诗!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20790/
雪心:欣赏
沉香:诗在尘埃中等待萌蘖
诗心云卿:回复@沉香:俳句是日本人的创造,原先他们想学写中国的诗词,但却学的不伦不类,才有了俳句,可是俳句无论是思想境界还是艺术境界和中国的诗词相比相去甚远
明山秀水:秒!
白莲:元宵节快乐!
沉香:回复@诗心云卿:我知道这个诗体,曾在点点网上有一个文友也是以写此为博。柳三变把词发展到慢词,随后词到了一个新的鼎盛,大约就是觉得更多的情,还是需要一定的容量吧。
沉香:我觉得很多时候情到了,形式真的不是很重要,你上面的就能做到如此,喜欢。
红豆:喜欢,赞
诗心云卿:回复@沉香:中国的诗词就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限制内容
沉香:回复@诗心云卿:嗯,从古诗歌的发展看,就是形式约束渐渐加强的过程,后来元曲开始又向自由回转,到了五十彻底解放,但是,现在看来,似乎把这样的解放理解为简单的句子排列,似乎又失去了诗歌内在的韵律美,又走的有点过了。任何文学形式的发展,大约都是如此吧,过了,就又有人开始复古,寻找从前的味道……这大约就是螺旋式上升
沉香:对不起,写错字了,是到了五四运动彻底解放……
诗心云卿:回复@沉香:其实五四运动是引入了西方的诗而出现了中国的新诗格式,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沉香:无论是什么促使的改变,都是在中国诗歌史的发展轨迹上。从这条线还能看出,大众了,形式的约束就越来越小,越小众了,约束就越来越严苛了,也是更多内容左右的缘故吧。文化的普及,诗歌的自由是一种必然。
诗心云卿:回复@沉香:你会写西方国家的十四行诗吗
沉香:回复@诗心云卿:我最喜欢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我想,模仿需要最起码的英文,我英语到不了那个水平,所以一直没有试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