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兴凯湖行(二)

2014-01-26 12:11 作者:巴吾其仁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第二天早晨大家自然起不来,我有早起的习惯,又想去看湖上日出,但我不会驾车,也不愿独往,只好站在楼下给几个房间打电话拢人。等我们的车驶上湖岗时,太阳已经跳出了湖面,染红了湖水。

离早餐还有一段时间,我便带大家去看早晨的大、小兴凯湖。昨月光铺洒在湖岗南边的大兴凯湖上。今晨,红日渲染的是湖岗北边的小兴凯湖。兴凯湖东西长一百余公里,南北长二百余公里,由一大一小两个湖面组成,总面积达到四千多平方公里。大湖呈葫芦状,我国只有其中不足四分之一的面积,其余四分之三以上的水面在清朝时已被沙俄掠去,并已为今天的俄罗斯所有。

再次来到观景台时,昨夜打更的更夫已经起床了。他见我们要上观景台,提出收费,并言可以优惠:白天每人十元,这会儿每人交两元就行。大家试着说几句好话,没想到竟说得更夫不好意思坚持收费了,便说:“只能上到一层,看一会,马上下来。”能上到一层,就没有办法约束自己不上到三层去。大家再次来到了观景台的三层,迎着朝阳升起的方向望去,小湖平静幽美,水草繁茂;回首大湖一望无际,水天相连,像大海一样辽阔。

站在现代气派的观景台上,我很自然地想起密山当地关于胡耀邦一九八四年八月来此视察的一些传说。当天中午,胡耀邦的专列在火车站外停了下来,而此时当地的官员们还在站内的月台上迎候呢。当人们得知总书记已经下车了,又匆匆赶到临时停车点。胡耀邦见过当地官员后,便钦点当地公安局长跟他同乘一辆吉普车,直奔兴凯湖而去,省地县的官员们只好追随其后。那年代还没有观景台这样奢华的旅游设施,登高望湖之处只有兴凯湖农场的泄洪闸。当年一份地方报纸上曾刊发过题为《胡耀邦同志来到泄洪闸》的新闻特写,其中写到:“八月十五日,这里迎来了最尊贵的客人胡耀邦总书记,他健步走上泄洪闸,极目远望,连声赞美,说这里的自然条件好,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从见诸报端的这段文字看,总书记当时的心情还不错。据说,他来密山之前先去了虎林。他在听虎林县委书记汇报时提了几个问题,县委书记都回答不出来。他很生气,听完汇报后,就不再见这位县委书记了。而在密山情况正好相反,县委书记对答如流,胡耀邦很满意。晚饭后,县委书记请他为密山县题词。胡耀邦问:“题什么?”大家请他自定。他问在场的省委书记李力安:“题个‘农业翻身县’怎么样?”李力安和县委书记都忙说不行。县委书记说:“我们做的不够,不敢当。”李力安也说:“这对他们压力太大。”胡耀邦想了想,为密山写下了“敢与邻国邻区比高低”几个字,可见对密山之行是满意的。

湖岗公路上落满了喜鹊,待车到近前时,才展翅起飞,落在路旁的树上。十分钟的行程,路前方不断起飞着成群的喜鹊。多好啊,大清早的,有这么多的喜鹊在你眼前蹁跹鸣唱,送给你一天的好心情。遗憾的是并非每个人此时此处都能领会喜鹊的美意,打扫自己心中不愉快的情绪。

新开流浴场是免费开放的。浴场所在的大湖南岸是缓坡,走出几十米,水才到达胸口位置,不会游泳的人(如我只会狗刨的)也可以投身大湖,以享亲水之乐。据说俄境内的北岸是陡坡,而我国境内的湖岸则是绵延百公里的沙滩,是全国最长的沙滩。兴凯湖水有些浑浊,这是北方平原地区江河湖泊的普遍现象。水浑似乎也不影响游人的兴致,看看湖中嬉水的男女老少就知道了。姥姥曾经说过:“水不染人人染水。”对此,印度信徒在古城瓦拉纳西有着神圣的实践,并制造了壮丽的“恒河粉红色晨浴”的人文景像,洗下来顺水而去的是污浊和污浊的灵魂。而在兴凯湖一切都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就是你喜欢不喜欢,想不想这么简单。喜欢也想,那你换上泳衣下水去。不喜欢或者不想,你可以在岸上看海一样的湖,看海鸥在水天之间飞翔,看远处的船影小得像一粒豌豆,小到你都看不见了;也可以坐在热乎乎的沙滩上,闭着眼睛什么也不看,任暖风包裹你的全身,诱你入;还可以什么也不看也不做梦,只是静下来听从湖上过来的风声,听风中的浪声,听浪里的人声,听湖岗那边偶尔传过来的几声野鸭子叫,让你的身心沉浸在大自然和谐的生气中。(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大家在水里尽了兴,便更衣驾车去龙王庙——兴凯湖的东端。在湖岗公路的尽头是一处军事禁区。禁区外是湖积平原上的大片稻田,静得只能听到一两声小的鸣叫。遇不着其他人,我们只能猜想这里就应该是书上说的龙王庙一带。我方兴凯湖周围有九条河流注入其间,而出水河只有松阿察河(中俄界河),河湖连接处就在龙王庙。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16516/

兴凯湖行(二)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