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让细节的雨露浸润我们的心田

2014-01-16 10:03 作者:刘光吉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细节露浸润我们的心田

刘光吉

在公共汽车上,如果你有心给老、病、残、孕让座,你可以假装到站下车的样子,一句话也不说,悄无声息地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车门。他们发现了你是到站了才下车的,而并不是刻意的让座,会心安理得的坐下,这才是对你的最好的“谢谢”。因为即便他(她)是当然的弱势群体,但是谁也不会甘愿承认自己是道德上的“矮子”。

到集市上买菜的时候,如果遇到的是少有问及的一些“剰货”,可能不新鲜了,还可能斤两上还有点多,你尽可以全部买下来,解除他想急于脱手而巡视来往行人的眼神。因为这样卖菜人可以加快回家的脚步,与家人团聚,说不定家里已经燃起了生日的蜡烛。那你心里也是温暖的。

如果你真心想救助贫困的孩子,你可以静悄悄的,单独与孩子接触,秘密进行,无需媒体介入。手里举着封面上写着钱数的红纸包,还有书包等学习用品,面对闪光镜头,背着流利的“官方”语言,孩子往往泣不成声,泪流满面。缘由不知是对悲凉家境的无奈,亦或是对资助人的感谢,甚而是闪光的镜头刺痛了他们的眼睛,无异于伤口撒盐呢?后面这种情形很少有人顾及,但我认为恰恰是最重要的。

下雨的时候,马路上有积水。来来回回的车辆会将行人溅的一身泥水,惹得行人怒目而视,其实车辆司机并没有什么错误,车有道,人也有道,各行其道,这是《道路交通法》的条文。但是如果车辆走得慢一点,甚至是等行人过后再走,这样肯定会耽误几分钟时间的车程,但却赢得了行人对司机的尊敬,这便是道德范畴的内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在马路上散步的时候,逛商场的时候,外出旅游的时候,集体活动的时候,矿泉水瓶子、水果皮、食品袋不要随手扔掉,要放进垃圾桶内;不要高声喧哗,出言不逊;要手下留情,不要乱刻乱画,“到此一游,留作纪念”恰恰是你素养匮乏的痕迹。

到饭馆吃饭的时候,饭菜的花样要选择,饭菜的数量也要适当,原则是:吃饱就行,剩余打包。如果饭后人走,饭桌上还有大片的剩菜剩饭,那不是大方的表现,是舌尖上的浪费。其实人有时候是跟自己过不去,何苦呢?

马路两边的路灯,一年四季,就像是自己家的灯光,天一黑就会自动亮起来,为下班的人照亮回家的脚步,为散步的人宽敞脚下的路途。路灯的“自动”,实际上是技术人员“手动”的结果,是他们仔细观察太阳升落和日长短的心血。

排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我们中国恰好相反,“插队”现象见怪不怪,一个人还好说,如果是两个人就会挤得不可开交。据说俄语中根本没有“插队”这个词语;2011年日本发生海啸的时候,等待分发食品的人排起了弯弯曲曲的长队,但是没有一个人“插队”;外国的一些旅游景点只用汉语写着“不准随地大小便”等字样,我还清楚地记得在一个外国的地下通道里用汉语写着“办证”的电视画面。

有些细节仿佛和风绵雨,有些细节却如鲠在喉。其实细节不是小事,你的一言一行不只关乎自己,它更关乎周围的人,甚至是民族的尊严。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让细节的雨露浸润我们的心田。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14254/

让细节的雨露浸润我们的心田的评论 (共 9 条)

  • 雨袂独舞
  • 荷塘月色
  • 晓晓
  • 春暖花开
  • 婉约
  • 崔秀
  • 心静如水
  • 紫蔷薇
  • 纤纤柳絮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