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远去的炊烟

2014-01-07 08:09 作者:晨之风  | 1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远去的炊烟

常常忆起老家的一座座农家小院。清晨或傍晚,院子里总会升起薄薄或缕缕的炊烟,炊烟在院子的上空袅袅盘旋,然后再无影无踪地消逝。我喜欢炊烟,带着饭香的炊烟味道是那么醇浓,温暖,就像老家的农人一样朴实,给人慰藉,悠悠的炊烟情结让我难以释怀。

炊烟让我眷恋,更多的是给我心理上的感觉,这种感觉永远是温馨的。光腚时在家烧火母亲做饭,灶膛里有时是生柴,玉米秆、麦秸秆、干草秆,灶旁烟气腾腾,常熏得我两眼难睁,泪涕涟涟,那时似乎对于炊烟的别无情感,把烧锅当作惩罚。下地干活归来,才开始感受到炊烟的亲近。特别是严寒天气,下地干活,过了晌午,又冷又饿,远望村子,炊烟正袅袅飘荡在村子上空。我想,一定是母亲做饭了,我的心里刹那间感觉到一股温暖的东西在流动,力气又回到了身上,于是沉重的双脚变得轻快起来。这时候家乡的炊烟就像母亲轻声的召唤,这是我喜欢上炊烟的原因。

儿时的记忆里,村上的日子总是那么紧巴,那么干瘪,就像一粒长不饱满的玉米粒,炊烟分外让人牵挂,让人发出无可奈何地叹息。只有在年关将至的时节,家乡的炊烟才变得兴奋而欢跃。大年三十,从早到晚,家家的灶炉里都是烟火腾腾,一根劈也劈不开的木头疙瘩在灶口慢慢地烧着,锅便缓缓地开着,肉香味悠悠地飘散出来,在院子里四下弥漫,整个村子便充满着年的味道。孩子们在屋里屋外闹着,不时跑进灶房里,看看年糕(白面馍)是否熟了,年饭是否备好了。若是锅里的年糕煮熟了,母亲高兴时就会让孩子拿一个热气腾腾的年糕,村子里的小伙伴们在炊烟里度过欢快的童年,在家里守候着那一缕炊烟,那一片醉人的温馨。

从小村上路,离开家乡外出读书,继而参加工作,炊烟似乎慢慢地远离了我,或者说我慢慢远离了炊烟。所谓的充满文明味儿的城市里,炊烟显然早已绝迹。城里人没有土灶,没有柴草,没有烟囱,哪还会有炊烟。一场厨房革命,革掉的自然是老掉牙的炊烟的命。人间烟火已不再是炊烟。时代在飞速向前,似乎炊烟与繁荣格格就不入。古老的乡村是炊烟的最后一块精神领地。如今的乡村,早已植入了城市的因子,旧貌换了新颜,去年似曾相识的燕子辗转归来,居然难觅旧巢,归人难觅炊烟。液化气、沼气和电,取代了土灶、柴草和烟囱。炊烟正在快速地消失,这些变化不由让人浮想联翩。

每一次乘车外出,我总喜欢向车窗外眺望,为的是眺望那些村庄上的事物,小桥流水、瓦房错落、鸡鸣狗叫、牛羊下来以及村庄上劳作的人家,一切都令我感到十分的亲切。早晨或者黄昏,当一缕缕炊烟袅袅悠悠地从农家红墙黑瓦的四合小院升起来,便会使人产生无限遐想。我羡慕这些庄户人家,一家人守着一缕香喷喷的炊烟,就是守着幸福。每次看到炊烟,我总会想起自己年迈的父母,他们一辈子守在家乡,守候着永远的牵挂。面对炊烟,他们一定会想起自己远在异乡的儿女,他们在他乡还好吗?一定会在心里默默祝愿,祝愿远方的游子永远平安。(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现在,我的儿子也已经9岁了,但是对于炊烟,他却是无法理解我的痴迷。每当看到我凝神远处的炊烟沉思时,儿子总会扯住我的手问,爸,你在做什么呀?我说看炊烟呢。儿子说,炊烟有什么好看呢?于是一溜烟跑开了。是啊,现在各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炊烟对于孩子们似乎是那么遥远,那样虚无,缥缈,很少有人对它再产生什么感情。然而,由炊烟喂养过的我,依然对炊烟心存感念,热炊烟的感情还是那么深沉。

“人类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如今,虽然不能守候着那一缕炊烟,但我时常在里走近炊烟,走近村庄和母亲,而我的思念像就像炊烟一样悠远绵长。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11848/

远去的炊烟的评论 (共 1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