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湿漉漉的天,湿漉漉的地

2014-01-04 08:32 作者:笨牛  | 11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和悦洲地处长江江心,其地理方位既属长江中下游,也属长江以南。它的南面是连绵起伏的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带,而北面则是高峻耸拔的大别山余脉。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和悦洲独特的气候特点――温润潮湿,那里的天是湿漉漉的天,那里的地是湿漉漉的地。

洲上人家的房子,大多是青砖青瓦,家里条件差一点的,也至少是青砖墙草屋顶。在我国的北方,贫穷人家会直接用土脱坯成砖砌墙,或干脆用土掺杂着草夯打结实作墙,即所谓的干打垒,而在和悦洲,再穷的人家,只要盖房子,砌墙都一定要用青砖,因为泥土脱坯出的土砖根本经不住黄梅天里连绵的水、或长江发大水时漫上洲的江水的浸泡,只有用砖砌出的砖房,才能传承下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祖业。

每到两季,外婆家朝北的那一面的墙的小青砖上点缀着点点青苔,常常会有蜗牛在其上缓缓的爬行,身后留下鲜亮的分泌黏液,在那物质条件匮乏的日子里,看着蜗牛蠕动,也可以消磨懵懂时光,获得莫名快乐。当觉得蜗牛的蠕动实在是太慢,实在是不耐烦时,就干脆直接把蜗牛拎起来,移到自己想当然的认为它要到达的目的地。

历经日军炮火洗劫而残存下来的“三街十三巷”中的和悦街,其石板路常年都是湿漉漉的;“大关口”摆渡码头,从卖竹牌(也就是船票)的窗口起,直到登上小木划,那一段石板路也常年都是湿漉漉的;而成年后的我,每间隔几年,也会设法专程去趟和悦洲,为的是平复那些牵扯的记忆和怀旧的往事在心中荡起的涟漪。每次去和悦洲都会不自觉的抬头看看天空,在那抬头的一瞬间,时光似乎回溯了几十年,那天空也是一片湿漉漉的。

1876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烟台条约》,其中不平等条款之一就是“开放大通、安庆、湖口、武穴、陆溪口、沙市为轮船停泊码头”。半个世纪前,和悦洲是万里长江颇具盛名的一个大码头,汉申线、渝申线航行的长江客轮,都要在此停靠。而半个世纪后,历经日军摧残和陆路交通发达带来的商旅变化,和悦洲早已繁华尽失,风光不再,只有浩浩汤汤的混浊江水和迷离淅淅的江南烟雨,一如往昔的见证着沧海桑田的变化。

刚刚远离繁华喧闹的城市的我,在独自面对着“三街十三巷”残存的废墟、瓦砾、马头墙时,双眼也是湿漉漉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10973/

湿漉漉的天,湿漉漉的地的评论 (共 11 条)

  • 雨袂独舞
  • 昆仑一刀
  • 大千
  • 荷塘月色
  • 春暖花开
  • 剑客
  • 文弱书生
  • 晓晓
  • 孟杨
  • 行歌闲送流年
  • 孟杨

    孟杨刚刚远离繁华喧闹的城市的我,在独自面对着“三街十三巷”残存的废墟、瓦砾、马头墙时,双眼也是湿漉漉的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