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葫芦河畔——纯真年代之文庙

2014-01-01 10:30 作者:大地  | 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文庙是静宁一中的象征,更是静宁文化教育的象征。

凡是在静宁一中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在校园里耸立着一座古式建筑牌坊,她就是静宁城的文庙。飞檐、青瓦、木柱、铜钟,好像在告诉人们,这里有好多好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几百年来,她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屹立在黄土高原的风风雨之中。她英姿挺拔,她婀娜多姿,她含情脉脉,她诗情画意,她博古通今,她饱含风霜。

文庙对面是个圆形的大花园,沿着甬路走进花香里,听到的是阵阵书香,看到的是声声咏诵。青石铺成的台阶缓缓而上,像两只伸开的大手将来人揽进四合院,院内盛开着的火红碧桃香气醉人,晨读的少年眉宇间多了几分沉思,舞姿翩翩的少女笑容可掬,练歌的学生将嗓音拔到最高,一旁乐房里不时传来古筝的悠扬,手风琴的欢快。

首次参加高考失败的我无奈中又涌进复读大军之中。也就走进了文庙,走进了四合院,走进了一中。

教室里拥挤着来自四邻八乡的学子,八十多人将教室挤得严严实实,进出都要侧着身子趔趄而过,一不小心就会打翻课桌上码得高高的书本。刻苦、钻研、努力、拼搏,这些所有形容词语都用上也难以完全表达学子们追求成功的心愿和求学之路的艰辛。

天还没有放亮的时候,家里的木大门响了第一声,我知道,是妹妹的声音,她第一个踏上去学校的路,消失在黑暗中,第一个出现在学校的路灯里。十几分钟过去了,哥哥一边催促还在懒睡的我,一边收拾好书包,随着自行车的响声再次打破黑的寂静,家里就剩下我一个人还在懒睡。母亲在隔壁屋里轻声地催“快起来,看又迟到了。”心想,再睡五分钟,两分钟也行,眼睛确实无法睁开。母亲再次催叫时,我意识到这下真的迟了,一骨碌爬出被窝,麻利地胡乱穿起衣服,揉揉朦胧的双眼,驾起自己的山地车飞出家门。无论我怎样使劲蹬车,怎么快也无济于事了,飞速的车子差点把站在大门口截道的胖墩校长撞翻。迟到者被集中在图书室里,昏暗的铁栏杆窗户里透进一丝光线,让人觉得进了牢房,想起当年小萝卜头的遭遇,自己还算庆幸。校长铁青的脸拉得很长,我扬起头看到大家都把头埋地很低,自言自语道,不至于吧,就一次迟到用得着那么深刻忏悔吗。跑腿的主任们用最严厉的语言训斥着我们,要求每个人写出书面检查。很快,我取纸拿笔,三下五除二,一篇精彩的检查一气呵成,自豪地第一个递了上去,盼望着尽快离开这个鬼地方。谁料,校长接过我手中的方格纸,看都没看,笑嘻嘻地说“哼,考试交不了头卷,写检查倒挺快,不深刻,拿回去重写!”我差点没晕过去,踉跄走回座位的时候,感觉所有的眼睛都看着我。再次落笔的时候我低下了高傲的头,想起了天天早起并且读书用功的哥哥和妹妹,想起为了操持我们这个家,辛苦劳作的父母和姐姐,颤抖的笔尖写下了一个少年的迷茫和迷茫之后的醒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寒窗是艰辛的,是需要付出汗水的。每日的早出晚归,每日的晨读背诵,每日无休止的演算,每日使人头昏脑胀的思考,思考再思考,不计其数、繁杂累赘的运算公式时常在中突现。当第一次月考结束公布成绩的时候,我都有些崩溃了,自己的付出,自己的拼搏换来的却是“平庸”。

课堂上,老师就像一盏油灯一样,耗不尽最后一滴油是不会停下,口里的唾沫星仍然喷射,粉笔的灰尘仍在弥漫。心猿意马的我将折好的纸飞机趁着眼镜老师转脸之时飘了过去,希望精彩的课堂混乱起来,好发泄一下内心头迷乱的思绪,让他狠狠地臭骂我一顿,即使扇几个耳光也心甘情愿。期待中,“眼镜”回头看见面前的纸飞机,出奇镇定,轻轻地伸手将它放在一边,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继续着他的课程,继续着他的演讲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坐着针毡坚持到电铃声的,感觉被所有人侮辱了一顿,“眼镜”居然对我的挑战无动于衷,我迷茫、颓废,一个人丢了魂似的,徘徊于文庙对面的文屏山顶。

文屏山上树木茂盛,绿草茵茵。文屏山原来一直叫庙山,后来的阿阳人为怀念文平公主而更名为文屏山,一则谐音文平,二则与文庙遥相呼应,是文庙,是一中的一座天然屏风。

晌午时分,太阳斜射着大地,山坡上一老农在耕作,长长的影子在不停地晃动,地里的禾苗被前几天突如其来的冰雹打得七零八散。收拾残局的农夫依旧那样沉稳,那样耐心,那样慈祥。迷惑的我上前问:“老伯,都成这样了还收拾,有啥结果呀?”太阳晒得发紫的脸依旧乐呵地道:“这茬没了,总不能再耽误下一茬吧,庄户人家就是这样,要耐住性子,一茬接一茬的干,一年下来总会有些收成的!”

微风吹拂着面颊,回味着老伯的话,俯首远眺一中,校园内一片欢腾,一片书声,文庙像个慈祥的老人依旧守在那里。山顶庙宇飞檐上的钟在风中悠长地响起,忽然,“眼镜”的微笑浮现在我眼前,开阔的视野把我的思绪引进了文庙后面的课堂。恍然间,我问自己:“怎么会在这里?你的位置应该在课堂,人每走一步,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啊!”

再次与“眼镜”的视线相遇的时候,他仍然微笑着,继续讲解“找准自己的位置”那篇作文。再后来,每次作文课的时候我总是抢着坐在了前排,更近地感受“眼镜”的微笑。

高考考场是唯一对所有磨炼的检验。那天,暴雨倾盆,雨伞下的我走进考场时只剩下没有被淋湿还清醒的脑袋,身上的雨水渗湿了凳子,裤管裹着湿漉漉的双腿在发怵。心在胸膛里沸腾,一股股热浪袭来,握紧手中的钢笔,写下了自己的希望,自己的未来。

等待成绩,等待张榜,就是一种煎熬,一家人都在期待着,期待着“宣判”。姐姐比我们自己还着急,每天都要去学校看几趟,因为她坚信自己的弟妹没有辜负家人的祈愿。

那天,姐姐乐开了花,见人就说:“我弟弟、妹妹都考上了,真的!”很快三村四乡都传遍了,人家一下子就考中了三个大学生。父亲一直阴沉的脸绽开了笑容,母亲着急地收拾起上学用的被褥,姐姐张罗着买这买那忙个不停,他们无比自豪,他们无比幸福

陆续送走鱼跃农门儿女的父母,心里满怀着幸福,又开始了他们更加艰辛的劳作,背朝黄土面朝天的辛苦,为的是给自己在外求学子女的饭盒里多添几丝肉片,多添几叶蔬菜。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10292/

葫芦河畔——纯真年代之文庙的评论 (共 8 条)

  • 婉约
  • 行歌闲送流年
  • 荷塘月色
  • 春暖花开
  • 浅笔抒写
  • 雨袂独舞
  • 晓晓
  • 上善若水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