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青春有张不老的脸

2013-12-31 09:47 作者:逍遥浪子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二中读高中的时候,每周五至礼拜天,校门口总不免有些事要发生。记得一出校门右转,就是上北山的宽敞大路。这北山之下,就是坐落着的兴县二中。那时候,北山刚刚开路,宽敞的路面上还是满地黄土。黛色的北山,逶迤而上,是一层又一层的田地,呈在北山四周。犹若一群乖巧的孩童,恭恭敬敬地守候在亲人的身旁。放学后一出校门,便飞也似的奔北山而去。有时候,或结伴同行,或独自一个人闲游而去。通向北山的山麓下有个近似整圆的大水塔,站立在塔畔俯瞰美丽的县城,县城的一半风貌已是一览无余了。

临近高考的最后几个月里,除了正常的紧张努力备考,打乒乓球外。偶得闲空,自不必说,是去北山。有时候,在寒中,黑的很早,刚刚吃过午饭,就觉得天沉得黑降下来。就像在转瞬之间,又像在刹那之间,反正是快得很。漫长的黑夜悠远的如同进入了时光隧道一样,总是让人的心显得无比的沉闷。借着悬挂在山顶的冬月,一丝丝的洁白的微光,散发着又冷又冰的气息。我们还是脚踩着冻地,呼吸着寒流,拾北山而上。在夜晚的柔弱的灯影下,挤在一起,排成一列,包裹得仿佛是匍匐在冰冷地面上的蜗牛一样,从里及外,严严实实。就算寒风吹得有多么的凛冽,月色是多么的黯淡,只要有散心的想法,纵天神下降,亦不能阻挡。我记得,我登上过几次山顶,或走的更远点。如棋盘一样的山顶,四周均是层层叠叠的田地,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收割过后的玉米秸秆,挺着干黄的身躯,在田野间饱受寒风的吹拂。起风时,满天的尘土,四处飘散。在黄沙漫尘里,宁静而和睦的县城就会变的喧嚣而动荡。这时,就会给人一种容易错生激动的情绪。这种天气里,人们是很少外出的。就算是暖烘烘的季,赤炎炎的日,还是凉飕飕的金秋,一遇到此种情况,亦不例外。然而,作为热血的年轻人就不一样了。校园教学楼背后的乒乓球球桌,每及霜寒夏暑,亦是校园的一大风景。趁着课间闲余,走出教室,背倚着热乎乎的暖器,推开窗户,向下处看,就是乒乓球的天地了。五张水泥砌成的球桌,站立在两旁轮流等待一展球技的人,观看着各人球技。间或有人打出一颗漂亮的球时,大家一起使出浑身的力气,大呼几声,"漂亮,好球"等等。尤其在课间操其间,正午的阳光,充满着青春的朝气,就像给人吃过了补药一般,登时,满身精神。有时候,观看的人多,轮不了一显身手时,上课铃一响,满心惆怅,不甘落单。每及如此,是身在教室心在球台上,总想着若到下课,必狠狠地杀它几轮。二中时,打球是最大的娱乐。我们那一届,球技高的人比比皆是。但不知那之后,当离开了,走出了那扇门,那曾经的骄傲,曾经的自豪,曾经的疯狂,曾经的不加色彩的容颜还会继续那样原汁原味吗?犹记得,校门口那个骑着摩托三轮车的买书人。隆冬的天里,地面上铺满了皑皑的白雪。一顶简易的车篷,横插在车上,北风呼呼的刮来,篷布被刮卷的猎猎作响。卖书人穿着厚厚的一身棉大衣,戴着耷拉到耳边的大风帽,双手交叉置于袖中,喷白的像霜样的气粒。他的书琳琅满目,各方面的都有。每次我碰上,必取一两本读之。或现场捧读,或买上置家读之。总而言之,在那段青春流逝的过往里,任岁月如何无情老去,它却至始而终有着一张不老的脸。在记忆的笑靥中,甜甜的。回想起来,一如昨日,浑没有一丝丝的遗忘。相反,在往来的后流年里,经年愈远,青春的影子愈记忆犹深。那是段特殊的日子,是给青春容颜划上烈日一样炽热的光芒,是以一种无比惋惜的难忘的心情而强加的隔离。当离开了,校园中响起了第八套广播体操的播音时,强劲而振振有力的四肢就会情不自禁地摆动。青春的容颜注入了岁月赐予的颜色变得愈加苍老,嘴角呢喃着的青春笑语也在风逝中,变得沉静了下来。待到若干年后,耄耋之龄时,悄悄想起,亦如往昔。蓦然回首,曾经的青春虽已远去,但那段过往却是一张附在青春上不老的脸。

「镌刻的青春,万岁,万万岁」

作于 二零一三•十一月末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09960/

青春有张不老的脸的评论 (共 7 条)

  • 剑客
  • 雨袂独舞
  • 荷塘月色
  • 晓晓
  • 春暖花开
  • 行歌闲送流年
  • 今生依梦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