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台湾日记(四)

2013-12-24 15:58 作者:似曾相识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昨晚离开台北,一路上边看景边受“教育”,导游甘先生很敬业也很专业,知识丰富,脑袋是个杂货铺子,见多识广,能说会道,尤其是非常了解大陆客心理,一路上他对症下药,颇有自信的介绍台湾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家庭关系、学校教育等,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入情入理,让人感触颇深,和我们从机场到酒店、到旅游景点乃至于小饭馆、水果店留下的初步印象基本相吻合。想起我在台湾便利店里买啤酒,服务员提供了服务,还没有说谢,人家已经主动说谢谢了;在我们的旅行车上,前面两排位子是专门留给年纪大的阿姨的,这是台湾人自然而然、约定俗成的规矩。在餐厅里,人们都自觉地保持餐桌和周围的清洁,桌上和地面几乎看不到用餐后的残留物。说到家庭关系,导游讲,台湾的媳妇侍奉长辈、洗衣做饭是分内的职责,儿女如果不敬老人就是大逆不道。

我比较关心台湾的教育,导游结合自己的读书上学经历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台湾学校重视国学教育,一直使用繁体字,小学阶段就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他说他上小学到中学,校训就一直是礼、义、廉、耻四个字。台湾的中小学还专门开设生活与伦理课程,重点加强对学生社交礼仪、生活起居、孝亲敬长、善友乐群、待人接物、国修己、立身处世、济人利物、民族意识、民主法制、国家尊严等方面的教育,意在弘扬中华优良文化,继承固有道德。可以说,礼仪廉耻、温良恭俭让已经潜移默化,深入台湾人心,这应该归功于不间断的传统教育。当然,宗教的劝化作用也非常大。台湾的寺庙特别多,我在台北就发现,规模大小不一,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寺庙,几乎到了三步一个,五步一座的地步。个个香火鼎盛,进去不买门票,这使寺庙真正发挥了承载民众信仰的功能。特别是佛教的弘法手段与时俱进,非常现代,但和大陆少林寺不一样,少林寺那个释永信大和尚,我在河南见过他,总给人一种刻意炒作的味道。台湾的佛教,不仅用讲经、讲座等传统的方式劝人们安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潜移默化做好事,还利用自己的出版社,自己的网站和电视台弘扬佛法,我们不管住哪个酒店,一打开电视,佛光卫视、慈济的大爱等电视台就在不间断讲经说法,或传播与佛教有关的内容。

九点半到台中市,住馥永大饭店,房间很大,干净舒适。放下行李,出去逛街。台中是台湾西中部的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列台湾第三大城市,为南北高速公路交通枢纽。在市区游逛,最眩人眼目的是五彩缤纷的餐饮铺面,风情万种、花样百出,特色鲜明,气氛恬雅温馨,将街市的夜晚渲染得浪漫而惬意亲松。这里和台北一样,摩托车也很多,我已经习惯了,觉得这些摩托车队很有气势,很有特色,也是台湾一道风景。水果很多,芒果、荔枝、菠萝、榴莲有些勉强认得,许多叫不上名字。菠萝他们叫凤梨,不像内地,需要用盐淹了才能吃,这里是削了皮直接以吃。以上是我对台湾的一些初步见闻和观感,来日方长,慢慢体会吧。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08185/

台湾日记(四)的评论 (共 6 条)

  • 荷塘月色
  • 春暖花开
  • 晓晓
  • 婉约
  • 剑客
  • 心缘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