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意境絮语

2013-12-19 08:17 作者:辛开苦降  | 12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日傍晚残阳如血时的霞光普照,秋天清风徐拂时的落叶缤纷,清水细流旁的柳絮飘然,鹅毛大纷飞的寂静寒……这都是一种美丽的意境。自小我便常常在心中构想着属于自己的完美情境。

意境是一种美,意之美,境之美,有时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但就是可以直拨你的心弦,犹如一股激流直逼心坎,让你心头一颤,妙极了。

你不用懂得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美的东西人人都会欣赏。如果把心灵比喻成一把锁的话,那么境就是可以打开这把锁的钥匙。人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美境,那是心灵的跑马场,永远是那样的广阔,那样的美丽自如。

现实当中的美境更为真实,不过却也较为零散。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而武夷山水则较为灵动。造物主毕竟不会将所有的好处都往一处去堆,那太不可思议,会令人无法欣赏的。喘不过气之余甚至会责骂上苍的偏心。但在人们心中,境却是集万物之所长,将现实的美境分散后任意随性的组装起来。

这或许只是一个镜头,一个瞬间。

游子远在天际,回首眺望故乡时的一声叹息;几十年相阻相隔的亲人偶遇时含着晶莹泪花的笑声;情人依偎桥下河畔,卿卿我我的朦胧背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人类的情感赋予了意境非凡的美。老舍说过:“女孩的脸红胜过一片情话。” 脸红本也平平,可是在花季少女这里它却饱含着丰富的情感。正因为有了这些情感——欲语还休,将露未露——才使红着脸的少女拥有无限魅力。

在诗人的笔下,它可以是“万夜秋声孤馆,一灯夜故乡心”,可以是“小楼一夜听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可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可以是“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同时在人们的内心里激荡,毫不排斥的统一起来,最后又迸发而出。这也正是诗人的本意,让人随心所欲,在繁乱之中寻找到能够感动自己的美境。那也许只存在你的心中,别人无法猜透。不过,这已经够了!

我喜欢读书,有时喜欢一篇散文小说,不是因为它的哲理内涵或离奇情节,而是被那不可言说也无法概括的情境所吸引。“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总觉得这是《水浒传》里写的最美的一次了。作者的笔是如此的神奇,在万里雪飘寒风呼啸的夜里,读者的心一下子被白茫茫的一片掏去了。外界的一切似乎完全消失了,包裹在周围的只是下着“紧雪”的黑夜,听到的只是“碎琼乱玉”的破裂声。再加上那一葫芦御寒的烈酒,一位豪气干云的英雄,一枪定乾坤。杀气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化解在妙境里了,留下的只是一股美感在天地间翻滚。

还有《边城》里那种人与自然的相谐相融,隔世的山水里飘荡着天真、朴实及情的幽香,淡淡的、清清的。

陶渊明“隔篱呼取尽余杯”式的清闲安逸,或许是古往今来许多人理想中的美境吧。可惜许多人都没有足够的福气,他们有太多的放不下,躲不开,心里的纷繁挤走了心境美的居所。

心境何必总要与现实一致呢,它甚至可以是相违的。正是这种相违带来了一种渴望,一种奢求,才酿就了美境。桃花源之所以人人向往,就是因为它的不可求,甚至是不可遇。可一切又纠住了你的心。这正是一种解脱,放开身上的缰绳,天地任你纵横。在雨夜里,灯火焦灼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匆匆的是世人那不足的心。你何不趁此躲到窗后歇会,倒上一杯浓浓的热茶,循着香茶余味深深地品味下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

美的意境不是固定的,也不是唯一的,只要你有一颗懂得美的心,一切美境也就由心而生了。美是美,不美亦是美,反正心灵总是微笑的。美之境便成了一种超越。它使“超鸿蒙,混希夷”这种绝唱不再是绝唱,一切音符继续跳动。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06638/

意境絮语的评论 (共 12 条)

  • 纤纤柳絮
  • 春暖花开
  • 晓晓
  • 婉约
  • 荷塘月色
  • 高芸樱
  • 剑客
  • 离梦依然
  • 大千
  • 诗意乡村
  • 乐之云墨
  • 海虹
    海虹 审核通过并说 欣赏,问候作者!欢迎来我空间踩踩!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