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韵流音

2013-12-05 15:15 作者:拂杨杜若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心随音流,悠悠幽幽,起了波痕,醉了清眸……

如果我有一架古筝,我想我会在一个清风徐徐的早晨,置身一片竹林,旁边放上一二杯清茶,轻手拨动琴弦,阳光懒懒的,时光浅浅的,那是多么唯美的画面。或者是在一个馨馨淡淡的黄昏,携古琴至梅花树下,轻指相扣,花随音落。又或者在微月胧胧的晚上,窗边起琴,琴声与月光相互交织,似淡似恬,织一片宁静协和。微风淡淡,飘起的发丝,散落了情思,享受着这样的美好

因为古筝,结上古典情缘。所以今天还是想要把我心中的这份情节说道说道,与大家分享分享。

古筝,从遥远的历史岁月中间走出来,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既善于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够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古人曾用许多的生动诗句,描绘了筝的演奏艺术达到令人神弛的境地。 战国时期盛行于“秦”地,李斯《谏逐客书中》述及秦国乐舞的一段说:“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叩缶、击瓮而就症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对筝的起源,说法不一,主要有三种见解:

第一种认为:筝渊源于瑟。(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第二种认为:筝是由秦国名将蒙恬所造或蒙恬所改革。

第三种认为:早期筝是五弦竹筝,筑身瑟弦。

古筝之所以叫做古筝,这恐怕与它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丰富的传统筝曲给人们留下的古朴雅致的情趣有关。在古代,筝还被称为秦筝、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一提到古筝,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她那美妙悦耳的声音。叮当叮当,好似小河淌水。因此有人说筝就是由其声而得名的。刘熙在《释名》中说"施弦高急,筝筝然也",就是一例。

在战国时期的秦国,筝的演奏艺术已成为"国乐",被称为"真秦之声也"《见《史记·李斯谏逐客书》),故筝也有秦筝之称。秦代邯郸女罗敷弹唱的《陌上桑》也早在历史上传为佳话。汉魏时期,筝已成为《相和歌》中八种伴奏乐器,也成了文人雅士笔下的常物。如李白的《邯郸南亭》,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等关于筝乐感人的描述。段安节的《乐府杂录》中有众多筝艺名家的记载,都可说明唐代筝乐鼎盛的情况。

有人还把筝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如"新声顺变,妙弄化游……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不尚于筝者矣。和古筝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更容易想到的莫过于美人,古代女子评判标准是琴棋书画,通宵音律的女子往往是美丽、神秘而高雅的。然古代古代文人雅士聚会,以音会友,可以说筝是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在慢慢长久的历史长河之中,古筝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已经达到很深的程度。

风流雅士、美人、妙音、如画江山、优雅诗词自是最能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在诗词之间,最能体现——唐白居易有诗曰: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萧钢《弹筝》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沈约《秦 筝 曲》蒙恬芳轨没,游楚妙弹开,新曲帐中发,清音指下来……

在所有的古典小说中,我们可以经常读到的场景是在所有的美人出场之前,或者男女主人公相遇大部分都是女主人公携着琴声以优雅的姿势突然降落,给男主人公惊措质感,从此便开始一段旷古神奇恋情,那种唯美的场景打动多少人。这种场景最常见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不光是人,就连妖狐亦是如此。现在红尘纷繁,乱时俗扰,心乱的时候,往往我们都想听一些轻音乐,而最首选的当然是古筝演奏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名曲《高山流水》《渔舟唱晚》《枉凝眉》……

音流婉转,又荡气回肠,醉在其中,又不想自拔。足矣……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02898/

古韵流音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