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清明(钱塘刘军)

2013-12-02 13:28 作者:钱塘刘军  | 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清明时节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想起清明节,就想到了杜牧的这首诗,心里就感觉满满的,说不出地有一种感悟,及至“淡淡的三月天,杜鹃花开在山坡上,杜鹃花开在小溪旁。”说的该是阴历的三月天吧,虽然杜鹃花开得烂漫,油菜花开得金黄,然阳艳艳,却总是淡淡的忧伤

大凡风物绝佳时,风露日晒霖霭总给人以莫种情绪,这就是中国诗词歌赋中特有的意境,所谓“比兴”,说的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中的情调与韵味,这样的手法西洋文学里可是从来没有的。岁暮临近,颇多感怀,空濛不见山河影,望见山河影更愁。

日前写了散文中秋》,总觉缺憾,清明和中秋这两个节日最是美好了,是春秋两季的浪漫写照,今日若能续成《清明》一篇,可谓文幸笔福,清雅缘分

其时天色已放长,满目葱葱的翠绿里那些红那些黄那些白在细雨过后更见明媚,溪桥水涨,杜鹃啼鸣,等艾菁团子上市,绿汪汪的,清明节也就近了,奶奶天天都在念叨着上坟。

清明节为何要吃团子,为何要踏青扫墓、插柳、蹴鞠、荡秋千?而气清景明,万物皆为齐整。如果说介子推不背着老母躲进

绵山,晋文公不放火烧山逼他出仕,今天大概我们是吃不到这样美味的食物了。至于扫墓古已有之,要说我乡习俗家家老少出城祭拜,祭毕则席地而饮,打开各种肴馔食盒,待日色西斜,暮霭间之,採几束映山红挑在担上或插在自行车的车把上,纷纷过了溪山田坂。(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家祖坟分三处,一为黄龙洞,一为老东岳大队后山,山前有棵百年香樟树,树下晾衣绳,几个小姑娘在那里玩耍,扎着红红的头绳,另外一处在龙驹坞,葬着太公太婆、太爷太奶和爷爷,三块风水宝地属龙驹坞杜鹃花开得最旺盛。我们每年上坟都由小叔接送,小树在年糕厂上班,开辆破“三卡”,形状就象现在的三轮电动车。小叔来了就很开心,不光可以坐车,上完坟还能吃一回馆子。

我们通常在天色黑净才回到城里,小叔年轻朋友多,认识的几家菜馆味道都不错,记得有一次带我们去了一家素菜馆“素春斋”,豆腐皮豆腐干萝卜蔬菜做的鸡鸭鱼肉样样好吃,一顿饭下来,听奶奶小叔说着家中旧事,真的有趣极了。这么多年过去回想起来依然甜蜜,连就上坟的趣味也是今不如昔,是耶非耶,孰能说清。

人生分为三个境界,首先是看见,山是山,水是水;其次是看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最后是看淡,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本人愚钝,不惑而将知天命,回想童年,怕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已。

2013/11/29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01973/

清明(钱塘刘军)的评论 (共 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