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谁说中国人不阅读

2013-12-01 19:38 作者:大刘  | 1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先前,国内一些学者为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读书、欠思考的新生代而痛心疾首;在《不阅读的中国人》之后,更多清醒着的中国人有了更多的愤慨和忧虑。中华文明真的到了可以不读书的时代?中国人真的富裕、强大起来了吗?中国真的到了歌舞升平的盛世了吗?瞧瞧,疯狂购物,麻将声声;瞧瞧,觥筹交错,劲歌狂舞;瞧瞧,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其实,看得见的都是些少数的社会层面上的,看不见的还是有大批的莘莘学者和默默的劳动者。如果中国人都不阅读、不劳动,怎么以强大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几十年的沉淀,在这一代人的刻苦努力下绽放,这十年间,我国诞生了许许多多的优秀文化精品,科学事业蒸蒸日上。在“光荣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的歌声中,全国人民意气风发、激情豪迈,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国民在奋进,国家在强盛。到了九十年代,随着经济复苏、发展,国民仿佛一下子清醒过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缺乏冷静与思考的国人一下子钻进了钱眼。中国人似乎从来就喜欢跟风,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缺乏周全,缺乏制约,缺乏“拿来主义”。就像是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忽视了环保;就像是只顾自享乐,而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权力在一些人手上成了私有财产,社会资源被个人、集团垄断;往上爬的人不顾他人肩膀的疼痛,敛财的人不计社会成本和对他人的伤害。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中,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台玉。读书,在中国的古字典里就是为做官、发财、享乐。这种思想并未因历史及文化的发展而有多大的改变。有些人有了钱、做了官似乎就掌握了人生的理论,接下来的就是无尽的享乐,无尽的霸占,无尽的挥霍。这些时代的宠物不知读的是些什么书?

谁说中国人不阅读?不阅读,神五、神六能上天吗?

谁说中国人不阅读?那些贫寒的子弟,他们没有官、富妈,他们不读书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吗?

谁说中国人不阅读?《厚黑学》、《老狐狸经》、《权变术》、《诡辩》是能编写出来的?(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谁说中国人不阅读?不阅读的人,还会剽窃,还会学术造假吗?

谁说中国人不阅读?不阅读,能编制出那么多淫秽书籍、影音,能学会游戏、ipad吗?

谁说中国人不阅读?不阅读,能研制出那么多的添加剂、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

谁说中国人不阅读?笑贫不笑娼、狡兔死良狗烹、吃官饭,摇官船、官不打送礼的……这样的理论能得出来吗?

谁说中国人不阅读?不阅读的人能说出“如果我没有特殊的关系是坐不上这个位置的”的话来吗?

……

中国人并不缺乏阅读,缺乏的是正确的阅读,读了一些不足以对道德产生敬畏的书。在学校,为了升学、名次、考取文凭,教师死教,学生死读;在社会,为了谋官、谋财,人们在读歪书,活学活用;而真正的读书似乎永远属于那些懂书的、写书的、做学问、搞科研的本分人。然而,写书的不如炒书的,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书本比不过拳头,能力比不了关系,学术比不了权威,读书人、守规矩的人是不是太吃亏了?

如果我们的社会、学校不重视道德教育,而仅仅是传授知识,无异于给强盗提供武器;我们的民族如果对文化市场不进一步规范与净化,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将彻底断裂。这是该有的大国风范吗?!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601770/

谁说中国人不阅读的评论 (共 14 条)

  • 晓晓
  • 春暖花开
  • 暖心哥
  • 北风飘雪
  • 雨袂独舞
  • 苍石
  • 请将手放开
  • ✎﹏最凉吥过人性°
    ✎﹏最凉吥过人性° 审核通过并说 是阿...
  • 梦缘
    梦缘 审核通过并说 欣赏这种探索与讨论,以及对一些现象的透视。但是,中国人确实存在读书少的情况,同时也存在正确的分析与思考。比如,走出学校之后,还有多少人喜欢读书?另外,知识和品德虽然同属精神文化,二者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还是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
  • 大河边人

    大河边人写得好。

    赞(0)回复
  • 如一

    如一好作品必须顶,不仅我拜读,还要推荐给更多人欣赏!

    赞(0)回复
  • 大刘

    大刘回复@如一:谢谢你的鼓励!

    赞(0)回复
  • 大刘

    大刘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国人眼里只有权力、金钱、人情,且很多人都不想实实在在地做事,只想投机,走捷径,因此,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将来还会更少。

    赞(0)回复
  • 海虹

    海虹今天,买书的中国人是少了,但是阅读的中国人并不少。不过阅读的主要对象由纸质媒体变成了电子媒体,由单纯的读书变成了视听享受。由于工作需要,我经常会在网上学习各种专业知识,进行补课。我感到,自从可以上网以来,我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网上阅读、学习和搜索。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