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忧愁促奋进
自从与文字结缘,走到哪里都不会孤单寂寞。有人时说一说,聊一聊,无人时思考,文字在键盘上飞跃。与文字相伴,再多的苦恼与忧愁也不在话下,文字可以把烦恼变成快乐,驱散乌云。有文字相伴,心里总有一种说不清的力量,促使我不断超越自我,向更高更远眺望。
很小的时候,看到别的孩子在爸爸怀抱里撒娇,我就只能看着父亲的手势和表情去判断父亲想对我说些什么。久而久之,闷在心里的话总想倾诉出来。可是,贫穷的家庭状况,使我只有自卑地低下头,任凭他人在人前人后说我是什么模样。那时,我既没有钱吃穿,也没有钱请客,只知道珍惜别人给我的点点滴滴。一句话、一个手势、一碗饭,都在我幼小的心灵播下了善良、友好的种子,并且对未来怀着美好的愿望,只想做一个好人,尽力而为为他人服务到家。
母亲在我们身边时,常年诉说她的苦难,从过去到现在,都没有改变她的习惯。有的人听了几遍就非常厌烦,而我百听不厌,只想拿起自己的笔为母亲记录一些回忆。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杂七杂八的事情缠绕在身,能够静下心来写点文字,实在不易。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护士就像机器一样在病房转过不停,一旦停下来,就想睡觉,脑海里一片空白,或者只有做不完的事情,根本不知道该记录些什么。只有累得不好受的时候,又无人理解的时候,才逼自己把心里想说的话变成文字。先是记日记,只有自己知道,后来,通过读书看报,有一种想发表的冲动。慢慢地,有文章在报刊上陆续发表了,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第一篇文章是在本县的县报上,“白求恩精神在这里闪光”一文,写了滩头医院的尹志安医生,他如今是隆回县人民医院的院长,在全国得过大奖。因为自己不是专门搞宣传工作的,所以,总有一种局限不能突破。我利用业余时间写出来的大部分是关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而且大部分是与护理专业有关的。说真的,当护士太不容易了,四面夹攻,须具备坚忍的品质,有时候忍不住了,不得不写文字,哪怕与自己对话,也能疏散情绪,更好地把工作做好。(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除了写日记,我是喜欢写信的。从读卫校开始,离开了家乡和亲人,单纯胆小的性格,不利于交往,我有些自卑,总认为别人条件好,看不起我。其实,这只是我的狭隘思想在作怪。大多数是友好的,只要你愿意,可以交到许多朋友。我呢,基本上把对我有恩的人作为朋友,如本村的二娘和黑姑嫂子,她们曾经资助我几毛钱,或者给我饭吃;徐老师不仅借衣服给我唱戏,而且叫我唱歌、弹琴;在我读高中的时候,颜老师及师母把我安排到他们家里吃饭;卫校期间,海珍、少君、爱莲、晶萍等同学待我如亲姐妹,刘二建老师资助和鼓励我克服困难;参加工作之后,同事刘兴旺、罗明秀、贺萍、李希莲、李素英、李梅香、李菊花、龚艳等经常借钱给我送弟弟读书;高护班期间,王琦琳、庄殿伟、雷立良、申端莲,还有伯父刘高魁等,都象亲人一样关心支持我,鼓励我完成学业。来到县中医院之后的十八年,我结识了老中青不少朋友,他们是我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因为有他们在我身边做依靠,我才能自由自在地大胆发挥业余爱好。
不能与大家在一起闲谈,就学会写作吧。写作是一种爱好,可以培养情操。当想写而没有时间写的时候,心里格外难受。有不少人瞧不起护士,除了医生和病人,还有护士自己都对护士及护士职业徘徊观望,我也不能跳出局外,只能用文字来解答我心里的困惑,同时,帮助更多的护士姐妹正确认识护士和护士职业。社会上有不少人不理解尊重护士,护士有苦无处诉,有什么办法维持好心态呢?用文字来寄托思想,催人奋进吧。
通过文字交流,看到别人做好了,我心里也踏实。文字解忧愁,积极又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