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背弃了孔孟之道
孔孟之道”其实就是指孔家和孟家所提倡的道德。信义等。孔子主张仁爱,仁者爱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君王要施行仁政。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文化。孔孟学说都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也正是奴隶社会走向灭亡的时期,`百家争呜成了儒学的起源。
从西汉的汉武帝刘彻改革,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倡从此便奠定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使的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后来到了南宋,理学的出现更使的儒学更加哲理化和思辨化。其实在古代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是被受推崇的。虽说孔孟之道不是真理。它也有缺陷,可利却远大于弊。因为做人是孔孟之道的核心。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于丹就写了《于丹品论语》其中孔子的许多精华都被提练了出来。
讲了这么多。现在进入正题。
8月2号中午。我上了从八一桥到罗亭镇的公交,投币虽只需2元,可这一段路程,就算乘车也要一个半小时左右。车开动时。人们都开时抢车位了。
车上,男女老少都齐了。我走到后面看到一个座位就坐了下来。此时坐在我前面的都是同我差不多大的。就在车开始起动时。—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上了车。脚步蹒跚着。手里'拿着二个包子,一杯豆浆,还有一包中药。
此时我看着前面坐着好多年轻人,想必他们肯定争着吵看让座。因为给行动不便的老者让座是平常也再平常不过的事了。结果令我顿时诧异不解。老人慢行者。经过五六个坐在座位上的青年人。可他们却无动于衷,老人僦没打算往后走,正打算就定蹲下的时候。我立即站起从后面走到老身旁。实在也说不出什么话,就把老人扶到我的座位上。老人不肯坐下,因为他坐下了意味着我那车上要站接近二个小时。但在我的执坳下,老人还是坐下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我站着。在车上我站的不累。因为我的资本是年轻。不用就是浪费。可那些人呢?是站着就倒去吗?在十几分钟的公交车程上倒有不少'人抢着让位。可多了一个小时就不愿干了。
汗。以前在空间转的那些公交事件我认为我亲眼目睹不了。结果却还亲身经历了。
我们换个角度想,假如那位老人是我们的亲人,我想那些人肯定会让座的。我们哪没有老的时候吧。
不去讲什么爱的奉献。不去谈什么大爱无疆。但是举手之劳的事不做的话。我们连年轻的资本都不配有。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益人之事。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