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宣和繁华逝可哀-――读《大宋宣和遗事》杂记

2013-09-11 16:08 作者:漫卷诗书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查《购书日记》:1994年5月22日下午,晴,于市新华书店大楼门市购《大宋宣和遗事》,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3月第一版,精装,价11元。

查《读书日记》:1994年5月25日,读完第一遍。2006年4月13日,读完第二遍。2013年2月19日,读完第三遍。

一、

《大宋宣和遗事》,为拟话本小说,作者不详,鲁迅先生说:“或出于元人,抑或宋人旧本,而元时又有增益。”

宣和,是北宋徽宗皇帝的最后一个年号,公元1119年至1126年,为北宋末期。北宋宣和至南宋靖康、建炎、绍兴十余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其动荡、屈辱的年代:战争阴云密布,国家风飘摇;皇帝荒淫无道,奸臣弄权误国,终至中原沦陷,国家灭亡;北宋徽钦二帝被虏,而南宋朝廷又不图恢复,苟安江南。《大宋宣和遗事》就是这段历史风云的真实记录。

此书文字拙直,为宋元时口语;且不分章回,只分前后两集。其内容大致为:1.从唐尧虞舜讲起,直至宋朝皇帝,叙历代帝王忧劳兴国、荒淫亡身的道理。2.叙王安石执政,用奸人蔡卞及蔡京,致使宋朝失政,国家灭亡。3.叙梁山泊聚义,杨志卖刀杀人,晁盖劫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以及受张叔招安,征讨方腊,为《水浒传》雏形。4.叙徽宗与名妓李师师故事。5.叙宠信道士林灵素。6.叙元宵赏灯之盛。7.金兵来犯,京城失陷。8.徽钦二帝被俘北行。9.高宗南渡,朝廷苟安,秦桧卖国,以及军民抗金情况。(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二、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应该算是一个年代较长的朝代,北宋九帝167年,南宋九帝152年,共一十八帝319年;但宋朝却是一个缺乏雄风伟岸的朝代,一个抱残守缺的朝代,一个弱不禁风、积贫积弱的朝代。从先秦写到民国两千多年的《中国历代演义》的作者蔡东藩先生,曾这样评价历朝:“唐乌龟,宋鼻涕,清邋遢。”所谓唐乌龟,是说唐朝宫闱之中秽事多,皇帝常被人戴绿帽子;所谓宋鼻涕,是说宋朝常受外族侵侮,就像一个小孩哭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清邋遢是说满州人不讲卫生,邋里邋遢的。

在封建社会,危害皇权,最后弄得政息人亡,除了农民起义和外敌入侵这些外部因素外,还有三种内部因素:一是后宫及外戚干政,称为女祸;二是宦官弄权,称为阉祸;三是藩镇割据,称为兵祸。即以汉唐而论,三祸交替,都很严重,最后天下兵起,改朝换代。宋朝是在结束残唐五代、天下纷争局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王朝,当然要吸取前朝的教训,防止这三种祸患的产生。宋朝恰恰是中国历史上,自始至终没有发生这三种祸患的朝代。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原为五代时后周大将,执掌兵权,在陈桥发动兵变而黄袍加身;他当皇帝后,自然要严防武将拥兵自重,篡夺皇位。旧戏《龙虎斗》中,赵匡胤有一句戏文:“哎呀呀,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郑贤弟即郑子明,是赵匡胤手下大将,结义兄弟,为赵匡胤打江山,立下赫赫功劳。可是天下平定以后,赵匡胤便假装醉酒,将郑子明杀了。我不知郑子明是否真有其人,但赵匡胤控制武将的势力,确是真实的。史书上就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和到武将家中私访的记载。他制定了一套防范兵祸的制度:在夺取后周政权后的第二年,就解除了禁军统帅石守信等人的兵权。此后,北宋朝廷除集中全国精兵于京城外,又立“更戍法”,把京师的驻军轮番派遣到各地戍守,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防止士兵和将帅之间发生深厚关系。又把京师的禁军分给殿前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三帅分领,使禁军将官的权力因而削弱。同时设置枢密使,掌调发国内军队之权。这样,“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这些措施在防范武人跋扈方面收到了成效,然而大大削弱了军队的作战能力。加以皇帝对武将的猜忌,在边疆有事时每派宦官监军,多方牵制;可自画阵图,遥授军机,使将帅不能因地制宜,随机应变。

正因为国家武备不强,所以,宋朝自始至终都在异族的军事威胁之下,求和、送礼,甚至撤防、割地,一直挺不起腰杆。北宋初期,主要是与辽国的战争,宋太宗时,曾对辽发动过两次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攻势战争,即高梁河之战和歧沟关之战,均以失败告终,宋太宗也在高梁河战争受伤,后因旧伤复发死亡。此后便一直采取守势。到宋真宗咸平、景德年间,辽兵又屡次南犯,景德元年十二月,双方在澶州订立和约,宋朝每年向辽国纳绢20万匹、银10万两,史称“澶渊之盟”,悲壮惨烈的杨家将故事,就发生在这次战争中。杨老令公兵陷重围,元帅潘仁美公报私仇,不发兵救援,致使令公头撞李陵碑而亡。杨七郎突出重围向潘仁美求援,反被潘仁美乱箭射死。金沙滩之战,杨家父子八人,5人为国捐躯,四郎重伤被俘,五郎出家,只剩六郎一人生还;后又挂帅出征,捐躯沙场;再由其子杨宗保挂帅,宗保之子杨文广为大将。杨家男人都战死,又派女人出征,先是穆桂英挂帅,后是杨老令公的夫人、佘太君百岁挂帅,率领杨家十二寡妇出征,连家中的烧火丫头杨排风都披挂上阵,成为先锋大将。这虽然是民间艺术,但也由此看出,北宋的军营里,也实在是无人可用了。澶渊之盟以后,宋辽之间就没有再发生战争,代之而起的,是活动于甘肃、宁一带的西夏的侵扰。苏东坡有诗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对此,北宋政府也唯有签订屈辱和约,向其纳银割地。宋仁宗庆历四年,宋夏订立和约,规定:西夏向宋称臣,西夏王元昊接受宋朝封号,西夏所占宋朝领土以及其它边境番汉居住地全部归属宋朝,双方可在本国领土上自建城堡,宋朝每年给西夏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各种节日还要另给银2.2万两,绢2.3万匹,茶1万斤。庆历和议换得宋朝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到北宋后期,发源于白山黑水、松花江畔的女真族,渐渐强大,于宋徽宗执政的第十五年,即政和五年,建立金国。为抵抗辽国,软弱无能的北宋朝廷,与金国结盟,借金国之力,灭掉辽国。但豺狼刚灭,又来猛虎,金兵马不卸鞍,人不卸甲,大举南侵,终于宋钦宗靖康二年,即公元1127年,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三、

北宋的末代皇帝是宋钦宗赵恒,但真正葬送江山的,是他的父亲--宋徽宗赵佶。对于宋徽宗,我们并不陌生,他就是那个在《水浒传》中,被蔡京、高俅等人口口声声称为“历朝天子不及这朝圣明”的那个道君皇帝。

赵佶是宋神宗皇帝的第十一子,十四岁被封为端王,一个纯粹的纨绔子弟,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放风筝,斗蟋蟀,踢球打弹,无所不精,却只是不知世道艰难,不知民间疾苦,不识刀兵干戈。这样的一个人物,偏偏让他做了皇帝,他的哥哥哲宗皇帝无子,死后便由他继位。这便是专制制度的悲哀,国家领导人不由民选,而是任几人甚至一人私下就决定了。关于这个皇帝,《大宋宣和遗事》中这样评道:“这个官家,才俊过人,善写墨竹君,能挥薛稷书;通三教之书,晓九流之典;朝欢暮乐,依稀似剑阁孟蜀王;色贪杯,仿佛如金陵陈后主。”《水浒传》里这样说他:“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毬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

他是一个大玩家,又是一个艺术天才,能写诗作词,懂韵律,精通书画,一生作画累千册,人物、山水、花,当时俱无人可比;其书法瘦金书,自成一体,堪比苏黄米蔡。他当政时,培养了许多艺术人才,将北宋文化推到了辉煌的顶峰。然而,作为一个藩王,无职无责,悠闲逍遥,这样倾心于玩耍和艺术,是无可非议的;而作为一个皇帝,尤其是当国家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际,不思治邦安国,强兵富民,只管作自在天子,那就是昏庸无道了。他当政时期的腐朽黑暗,在《水浒传》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一、忠奸不分,宠信奸侫。高俅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每日不务正业,只是三瓦两舍鬼混,帮人使钱,因球踢得好,被徽宗擢为太尉。这样一个人物,掌管全国军马,能抵挡外国入侵吗?高俅一上任,就挟私报复,逼走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然后又将另一个教头林冲,害得家破人亡。他与太师蔡京、枢密使童贯、太尉杨戬,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招降纳叛,排挤忠良;非小人不得进庙堂,是君子皆被远贬江湖;卖官鬻爵,时有市价,曰:“三千索,值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宋江等梁山人马,受招安后讨方腊、征辽国,为国立下齐天大功,最后也都被他们害死。《水浒传》中的大小官吏,多是他们的亲友朋党,有“徽宗天子慕容贵妃之兄”、青州知府慕容彦达,他“倚托妹子的势要,在青州横行,残害良民,欺罔僚友,无所不为”;有高俅的螟蛉之子高衙内和弟弟高廉,依仗高俅的权势,或在东京“任意垢他人妻女”,或“在高唐州无所不为”;还有仗着蔡京“泰山之恩,提携之力”,在大名府尽量搜刮钱财,送到东京为丈人做寿的梁中书。书中还写了一批处于社会基层的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如张都监、蒋门神、祝朝奉、毛太公、西门庆等,还有各级官府的差拨、役吏和各种各样的爪牙。这一批大大小小的统治者、压迫者,形成了一个黑暗势力网,残酷压榨和迫害人民。

二、穷奢极侈,荒淫无道。《水浒传》中写到了花石纲事件。杨志原是一名军官,杨老令公之后,一身武艺,常想着“到边庭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却被派往江南运送花石纲,在长江翻了船,畏罪潜逃,最后上了梁山。所谓花石纲事件,即将由江南搜罗来的树木花石,用船运入京师。徽宗穷奢极侈,神宗皇帝时,宫廷每月支费三十六万贯,徽宗时增至一百二十万贯。他还大兴土木,建皇家园林:明堂、延福宫,濠建桥、艮岳,艮岳亦名万岁山,修建六年,广十余里,最高峰达九十步,遍布亭台楼阁,还开掘湖沼,架设桥梁,确定的标准是,“欲度前规而侈后观”,就是说不但要使其富丽堂皇达到空前,还要它能够绝后。到江南遍寻巨石大木,奇花异草,山中的奇石,役使民工开采,民间木石,拆墙毁家抢走;运送花石树木,有的一条船只就用役夫数千名。有的一块巨石费用就达三十万贯。中等人家多以破产,下等人家多以毁家。各地官员也竞相效仿,送奇花异石到京师,江河中船只不断,陆地上马走如飞,交通为之堵塞,使花果色香不变,沿途州县耗资巨大,库存钱粮为之一空。王安石执政时,国库充盈,可支用二十年,至徽宗时,被挥霍净尽。政府任意挥霍,加重了人民的赋税;工役的极度使用,又使大片田园荒芜,农村凋敝,濒临破产。白日鼠白胜唱的一首歌谣:“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里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村的悲惨状况。

三、社会动荡,民心思变。多少良民被逼上江湖,英雄豪杰啸聚山林:十字坡孙二娘的人肉馒头,浔阳江张横的“板刀面”,荒村野店里的蒙汗药,还有桃花山、清风山、二龙山、芒砀山、少华山……让人觉得荒唐可笑的是,蔡京、高俅等人还口口声声说是“清平世界,朗朗乾坤”。蔡京的女婿大名府留守梁中书,上年搜刮十万贯钱给丈人做生日贺礼,曰“生辰纲”,半道被人劫去,今年又搜刮十万贯,派杨志送去。杨志要赶白天烈日行路,说“路上不太平”,梁府老管家便训斥他道:“你说这话就该剜口割舌,清平世界,恁地不太平?”话刚说完,便在黄泥岗上被晁盖等人灌了蒙汗药,将”生辰纲”劫走,从而引出水泊梁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一次,宋江为了招安之事,潜入内廷,看见屏风上写着:“山东宋江,河北田虎,山西王庆,江南方腊。”此为当时天下四股较大的农民起义,朝廷屡屡派兵进剿,损兵折将,梁山英雄两败童贯、三败高俅,高俅之流却又谎报战绩,只瞒着一个皇帝,贼势愈大……

后来,当金兵南侵之时,宋朝军队有二十万,金兵只有六万,徽宗却被吓破了胆,一心只想弃国南逃,遭到主战将领坚决反对,在一大臣建议下,下了一道“罪已诏”,对过去所作所为,“悔之何及”,要全国军民,共赴国难,保家卫国。后听说金兵渡过了黄河,便再也坐不住了,下诏退位,让儿子接班,以“烧香”为名,匆匆逃至亳州,又逃至镇江;只到见了宽广滚滚的长江,他的一颗惊恐的心才安定下来。

四、

宋江一心只想招安,到京师来找关系,中国自古至今,就什么事都凭关系,招安是要当官,当官更是全凭关系,关系中又尤以裙带关系最为灵验。宋江找的这个人叫李师师,是京师名妓,她的裙带关系就是徽宗皇帝。

《水浒传》记载:一个元宵节的夜晚,宋江来到李师师家,送上重金,三杯两盏下肚,正要谈招安之事,突然徽宗从地道里到来。师师慌忙接驾,宋江不及走开,藏在一处暗影里。此时,李逵站在外间,见宋江和这个美色女子在饮酒谈话,不知谈些什么,时间久了,心中焦燥。正在此时,太尉杨戬从外面进来,一见李逵,喝道:“你这厮是谁,敢在这里?”李逵一肚子怒气正没处发付,倒竖髭须,圆睁怪眼,提起一把椅子,望杨戬劈脸打去。杨戬吃了一惊,,被打翻在地。李逵便又扯下一幅画,就蜡烛上点着,放起火来。吓得徽宗皇帝一溜烟进地道溜走了。

关于徽宗与李师师的故事,许多书中都有记载,想来是确有其事。其实,皇帝嫖娼,历史上并不少见。在《乾隆皇帝下江南》那本小说里,乾隆皇帝徽服私访,无非两件事:惩恶与寻芳。他不仅嫖娼,还经常强奸民女,当他遭到反抗或被人抓起来要送官时,就亮出身份,吓得被强奸之人魂飞魄散。就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电气化、民主化的时代,拍的《康熙微服私访记》,不也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青楼红楼故事吗?。这大概是有道的皇帝做这种事,就叫游龙戏凤,无道的皇帝做这种事,就是荒淫误国吧。

徽宗后宫佳丽三千,却偏要另寻新鲜,微行至京城镇安坊,求见李师师。师师三番五次不出;良久,方珊珊而来。徽宗就灯下看她:淡妆不施脂粉,娇艳如出水芙蓉,幽姿逸态,光彩惊眸。但态度倨傲,不肯施礼;徽宗与她说话亦不答。老鸨为他们放下帐帷,师师却下床援琴,弹了一曲《平沙落雁》,轻拢慢捻,流䪨淡远,徽宗不觉为之神怡,曲终弦止,已是雄鸡三唱。这是徽宗与李师师的初次见面。

不久,京城中,三街六市,酒肆茶坊,人言籍籍,皆传皇帝驾幸镇安坊。老鸨与李师师方知,前次来的姓赵的客人,乃微行的皇帝。以后徽宗便常来镇安坊。久之,传入宫中,皇后谏道:“妓流下贱,不宜上接圣躬。且暮夜微行,恐事生叵测。愿陛下自爱。”于是徽宗不再去镇安坊,但赏赐一直不断。两年后,他又去镇安坊,见他昔日为师师所画像,观之良久,睹物思人,倍增怜爱之情。忽见李师师从旁边走出,徽宗笑道:“画中人呼之竟出。”从此宠爱比以前更甚。又在皇宫至镇安坊间挖一条地道,常来常往。后来竟接受蔡京、童贯等人的阿谀逢迎,封李师师为李明妃。

李师师还有一个情人,叫周邦彦,是朝廷官员,著名词人。一次,周邦彦正在李师师处,忽徽宗又从地道中来,周邦彦来不及走开,躲在床下。徽宗和李师师的浪言狎语,全被周听在耳中。回去后写了一首《少年游》词:“并刀如水,吴盐胜,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很快在京城唱开,徽宗大怒,将周邦彦革职,押解出京。周邦彦请李师师说情,又写了一首《兰陵王》词:“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枕风吹过,徽宗将周邦彦免罪,提升为管理乐府的官吏大晟府。

关于北宋国亡后师师的下落,一说死于靖康之难。《李师师传》载:金人破汴,主帅闼懒索师师,云:“金主知其名,必欲生得之。”䏟乃索之累日不得。张邦昌等为踪迹之,以献金营。师师骂曰:“吾以贱妓,蒙皇帝眷,宁一死无他志。尔辈高爵厚禄,朝廷何负于汝,乃事事为斩灭宗社计?今又北面事虏,冀得一当,为进身之地。吾岂作尔辈羔雁贽耶?”乃脱金簪刺其喉,不死;折而吞之,乃死。

还有一说为流落江南。《大宋宣和遗事》载:此时徽宗追咎蔡京等人逢迎阿谀之失,将李明妃废为庶人;师师后流落湖湘间,为商人所得。此说或许更为可信。宋朝诗人刘子恽在北宋国亡后,写了《汴京纪事》诗二十首,其中一首云:“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湖湘即洞庭湖和湘江,指现在湖南省一带。《青泥莲花记》云:“靖康之乱,师师南徙,有人遇之湖湘间,衰老憔悴,无复向时风态。”《墨庄漫录》也说她流落到浙江,有时也为当地士大夫唱歌,但“憔悴无复向来之态矣”。《水浒后传》继承这一说法,说李师师流落在杭州,住在西湖葛岭,操旧业为生云。

公元1126年,北宋靖康元年,金兵第二次南侵;次年,攻陷京都开封,北宋灭亡。城破之日,徽、钦二帝及后妃、皇子、公主、宫中杂役、宫女三千多人被虏北去,宫中冠服、宝物、古器、地图、书籍、府库蓄积被掳掠一空……这就是岳飞《满江红》词中所说的“靖康耻”。

一百六十七年前,历史也曾上演与此完全相同的一幕:北宋军队攻陷南唐国都金陵,南唐后主李煜被俘,去国离乡之时,写了一首《破阵子》词:“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宋太祖赵匡胤绝不会想到,他建立的国家,也会以这样的方式被毁灭,他的子孙也会这样成为囚虏。徽宗在被掳北国途中,也写了一首《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词:“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暮?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里有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以杏花的凋零喻自已横被摧残的命运,婉转而绝望地倾诉了心中的无限哀愁,词极悽婉。

关于徽宗被囚北地的情况,《宋史》的记载只寥寥数语;其它一些野史,如《靖康传信录》、《松漠纪闻》、《北狩行纪》以及平话《大宋宣和遗事》,也都语焉不详。他们先被迁徙到中京大名城,今内蒙古宁城和通塞州。一一二八年秋,又被押解到金国的都城上京会宁府。金人隆重地举行了献俘仪式,命令二帝及其皇后“均帕头、民服,外袭羊裘”,其余诸王、驸马、王妃、公主、宗室妇女等千余人,皆袒露上身,披羊裘,到金国祖庙外行“牵羊礼”。然后,又把这两个当日的堂堂国主拉赴乾元殿,身着素服,以降虏身份跪拜胜国天子金太宗。年底,他们被流配韩州,今辽宁昌图八面城,将当地居民全部迁出,二帝及宋宗室九百余人,分地十五倾,在金人武装监督下,过着自耕自食的生活。一年半之后,又被发配到更加辽远的穷边绝塞五国城,即今黑龙江依兰县以东到乌苏里江口的松花江两岸。徽宗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最后九年穷愁屈辱的生活。衣食所给,金人发给他们麻和谷子,让他们自已织布舂米。男人不会织布、舂米,就只好以麻遮体,以谷充饥。就在那种屈辱、悲惨的生活中,他还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性欲,每年都生下几个小王子、小公主,那些苦命的金枝玉叶,大多无法存活;还作诗作画……….一一三五年四月,赵佶卒于五国城,年五十四岁。二十六年后,钦宗赵恒也在这里结束了他屈辱的一生。生前,他们都曾梦想能生还故国。在燕山时,徽宗曾私下嘱托大臣曹勋,要他逃回去转告康王赵构:便可即位,救出父母。康王妃邢氏也脱下金环,使内侍付曹勋曰:“希为我白大王,愿如此环,得早相见也。”但他们至死也未能回到故国。徽宗知生还无望,临终时又遗言归葬内地,金廷也未同意。六年后,宋金达成和议,才答应把赵佶夫妇的梓宫送回。至于钦宗的陵寝,则由于南宋根本无人关心,究竟埋在哪里,已经无人知晓。现在五国城的东门和南门外,仍有许多荒丘,传说为宋朝赵氏宗室墓葬。上世纪三十和七十年代,在城内掘得许多用铁柜盛装的北宋钱币。考古学家认为,或是宋宗室携带,或为金人掳获品。在依兰一带,现在还流传着一种语言,即所谓“徽宗语”,传说是当时徽宗与从人所用隐语。

鲁迅先生说:“中国人倘有权力,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一到全败,纵为奴隶,也处之泰然。”此语虽不是评价徽宗,却是对徽宗最准确的评价。一个政权,对外软弱,一味求和,对内凶残,压榨人民,焉有不亡之理。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79477/

宣和繁华逝可哀-――读《大宋宣和遗事》杂记的评论 (共 5 条)

  • 三月雷
  • 梦一样的人生
  • 婉约
  • 阳光缕缕
  • 叶紫宸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