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马鬃山
对于马鬃山,从地图上端详,沿甘肃河西走廊的西端向西,祁连山的西部余脉稍靠南,天山的东部余脉稍靠北,在两大山系的余脉地带,有一系列马鬃形状的山系,像一大把楔子一样楔入两大山脉的豁口,这就是马鬃山。
马鬃山是内地通往新疆的门户,无论公路铁路,都得从马鬃山穿越。我虽然在新疆生活工作近20年,也就是说,一年回一次内地,也至少也有20次穿越马鬃山的经历,况有几次还是驾车穿越。从常理上讲应该是熟知马鬃山的,但实际情况是,匆匆的来,匆匆的去,心想马鬃山应该在很遥远的地方,竟然真不知道自己来回穿越的竟是马鬃山。
及至去了一趟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这个地理概念才真正地落入我的视野。从《肃北史话》中了解到,县城处于祁连山西端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实际上还管辖着一块与南山区面积相当的飞地,马鬃山镇,那里有一个边界口岸,可以直通外蒙的戈壁阿尔泰省。实际上,马鬃山镇只管辖马鬃山的一部分。马鬃山像马鬃一样的山丘绵延8.8万多公里,甘肃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有一部分就在马鬃山系中,而新疆哈密的沁城乡与马鬃山的西北端相邻,而双城子乡则在马鬃山的西南端。瓜州管辖的柳园镇在马鬃山东部山坳中,是公路、铁路的交通枢纽。柳园向西80公里就是新疆的星星峡,在这里就进入天山脚下的东疆了,连霍高速就从该镇穿行而过。
从古到今,马鬃山一直是游牧民族转场放牧的夏草场,解放前,这里曾经匪患不断,使广大牧民深受其害,颠簸流离。解放后,幅员辽阔但贫瘠干旱的马鬃山区域治安彻底好转,山谷草场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游牧地,回、蒙、维、哈撒等族的牧人游牧其中,互相礼让,相安无事。山谷中的矿藏也在逐步地开采,还有一条即将竣工的新北高速横贯山中,这将会给生存于斯的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当我站在沁城通往双城子乡的砂石公路上,因道路艰险不能前行而心怀遗憾时,已开始在心里解剖马鬃山的神秘了。也许有一天,马鬃山不再神秘,成为旅游探险的爱好者理想的扑捉地,至少当时我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