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与汪居士谈禅

2013-09-05 10:25 作者:城市独行人  | 5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稀疏的秋,凉爽的秋风,渐渐入秋的东湖柳岸。

在淡淡烟云笼罩的翠柳街畔,我陪同汪君盛伟居士,好友余君修志一同饮茶谈禅。

汪君前不久从北京赶往黄梅四祖寺参禅 ,今日返京顺道来见。他穿一身淡兰色的居士便装,背一黄色的进香布袋,与昔日那个神采飞扬的收藏家判若两人。汪君早年在北京经营茶叶生意,后转行文物收藏。悟性极高的汪君在收藏界摸爬滚打数年,竟将生意弄得风生水起。也许是那埋藏千年的文物昭示着历史的变幻莫测,也许是那转瞬即逝的富贵预示着人生的虚无渺茫,突然有一天,汪君参透了命运的玄机,决意一心向佛,期望修得正果。

汪君说,走遍大江南北,看到文物万千。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亦如虚幻人生。 观物如观人,物易观其表,难窥其质。人易观其容,难窥其心。禅宗追求"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此乃有深意。犹如一件文物,仅凭凡夫俗眼,很难辩其真伪。看文物往往借助于参照物,而很多文物却无物可参。这就要有禅宗的顿悟境界,方能造就一双火眼金睛。犹如文化,文而不化,其文何益。文而化之,方入禅境。犹如科学,实乃谬误,世人认为真理。沉迷科学,反被科学所迷。故禅宗提倡"迷即渐劝,悟人顿修""识心见性,顿悟成佛"也。

我是一个凡夫俗子,对佛教的认识更多地会从人生意义的角度去解读。我之俗见,佛教传入中国,进而影响国人千余年,应该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主要是它的人生论的意义。佛教认为,人生价值是痛苦,人生本质是空,人生的过程是因果报应的循环。这一佛教理念暗合了人之向往的解脱。正因为如此,在追求这种解脱的方法论上,产生了'顿悟"的禅宗学说。 禅宗在某种意义上是追求心的空灵,与理学"去人欲,存天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人之为人,必为物所累。心之为心,必为思所累。仅凭一时顿悟而求其解脱,难矣!

从哲学上讲,我更欣赏道教的清静无为而顺其自然。佛教寄托来世,道家关注今生。倘若今生还不能解脱,还能寄望于来世乎?(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2013年9月2日深闲草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76307/

与汪居士谈禅的评论 (共 5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