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面粉加工机的变迁

2013-08-15 18:04 作者:小溪  | 19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人类社会要进步,只有不断改进生产工具,最后才能解放生产力。不知穷还是其他原因,我记事早,四岁就隐隐约约记事。大概是一九六零初,记得我家的窑洞旁边是个露天磨房,盘着个大人一腿高的磨墩,上面架着薄薄的小石磨子,磨台用石灰石裹的很光滑,面粉淌满磨台就用簸箕撮到厨房案板上过箩。有一天很早起床,妈妈套上毛驴推磨,家里没粮食,磨的是荞皮和干榆树皮,不进磨眼,妈妈就拿筷子不停地往下倒,不知为什么,那天我一起床就看见奶奶站在厨房门前大骂我妈,我妈一声不敢吭看驴推磨,不时出门看看中午的火车过来了没?那时没表,好掌握时间卸毛驴;我衣服没穿好,记得外面穿个小棉马夹,大襟的,我不会系钮扣,央求奶奶,奶奶不管,又去央求妈妈,妈妈也不管,大概是生气的原因吧,我就委屈的大哭起来,这件事我记忆最深。

灾年过后,妈妈用小石磨为我家磨了多少年面粉我记不清了;这个小石磨奶奶以前用了多少年也不知道;记得用生产队的毛驴磨面的次数很少,大多数时间妈妈抱着个磨棍晚饭后推磨,因为白天大人们要下地干农活没时间。我七岁时就帮妈妈推磨,那磨子很慢,挺磨人的;晚上我帮妈妈搡磨不知要走多少路,我常常一边走一边抬头望天上的星星,那时的天很高很蓝,星星满天都是,我怎么数也数不清;因家里没钱没置办新石磨,那又薄又小的石磨不知沿用了多少个年头?我十多岁上学时星期天妈妈给我一个三升圃箩装满粮食让我磨成面粉的任务,我很怕,完不成就想办法;我家果树多,就邀几个小朋友给果子吃,让他们边吃果子边帮我推磨,才能勉强完成任务。平常放学推一会儿磨就吃饭,晚上还要帮妈妈推两个小时的磨,磨台盛满面粉就撮下来用小箩箩下面才能做饭。

后来我家河对面有了水磨,我便跟着婶娘用架子车把粮食拉去水磨上磨,感觉快多了,我心里好高兴啊!具体怎么磨我记不清了,因为大人操作,只记得东河渠边顺陡坡下水处有个很大的木轮,水打着转动的大木轮带动着磨房里的大石磨转,可快了,一会儿工夫白花花的面粉就满台了,那就不用我出力麽时间了。

大概到一九七零年左右吧,县城边的五里铺有了电动钢磨。听大人们说不但磨面快还磨的面粉多,于是我跟着叔父拉架子车去那里磨面,要出钱的,一百斤粮食六角钱的加工费我们还是出不起的啊!也不常去磨,过年过节之前才去磨些白面,其它杂粮还是用石磨推;后来爸借大伯伍十元钱买来个厚厚的大石磨换下了那小磨,用了才两年就退休了,放在猪圈门前挡猪,怪可惜的,伍十块钱在那时对农民家来说可不是小数目。因为我们生产队也买来了电动钢磨,那时我高中毕业回乡劳动锻炼,生产队长见我读了书,身体弱,照顾让我学操作管理我们队里新买的钢磨,我心里好高兴,谢了队长后,我去邻村同学那儿看了看,算是学了操作知识,回来自己第一次操作心里挺害怕的,把电源打开,粮食磨斗里一放,扳合钢磨磙,只听隆隆的响,白花花的面粉往磨下的木箱里淌,毕竟是个机器,我紧张过后是欢喜,学了一门子技术哎!慢慢自己摸索出经验后,操作熟练了,我为周边的乡亲们服务了整整三年,也挺苦的,面粉钻鼻孔不说,那时候乡亲们争工分忙,大多是晚上来磨面,并且来时大都一家来一人,我开了机器还要帮他们往磨斗里加粮食,腰一躬一起挺忙的,小麦磨六七次才能把面粉磨净,那时穷老乡大多把麦肤皮磨了又磨;好多山里老乡更穷,他们欠了我们生产队的加工费不还,一年下来一家人欠二三拾块钱不等,快过年前队长派我去讨债,很难讨回;有些一直没要回来的佘账,后来我参加工作了,把欠账交给接我班的人了,不知要回了没我不得而知。

好多年之后,我去娘家参观了邻居新买的电动钢磨,他家自己加工粮食争钱,那钢磨改进得比先前我操作过的又先进了好多,把粮食上到磨斗里下来就一次成面粉了,钢磨下边右边装面粉,左边装麦肤皮,这次改革把人彻底解放了!

现在,城乡生活条件都好了许多,我们要吃面粉就去粮店买一袋来做饭,我也不大关心国家的大面粉厂的磨面机改进成啥样了!我想,一定比以前我见过的更先进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66383/

面粉加工机的变迁的评论 (共 19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