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涂脂抹粉”指向什么
不能“涂脂抹粉”指向什么
傅伯勇
据新华网电,7月22日,“习近平来到进行城乡一体化试点的鄂州市长港镇峒山村。他说,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
这一报道照片的背景是,村民们的房子白白亮亮,清清爽爽,有点贵州黔北民居的样子,按理,习近平看了,应该高兴才是,应该啧啧称赞才是。但是,他却慧眼独具,拨开云雾,冷静清醒,发表了那一番言语,发表了反对“涂脂抹粉”那样的粉饰太平。他说这些,是不是他看到了一些“马屎汤圆外面光”的东西?是不是他看到了一些一哄而上、不切实际的做法?是不是他看到了一些急功近利、肤浅浮躁的心态?实际上,他是在含而不露地批评,他是在明白无误地告诫,他是在高瞻远瞩地指引。
时下,中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病有所医逐步形成,老有所养正在起步,农民的居住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农村整个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也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农村很多土地荒芜,冬季闲置土地太多;一些青少年初中刚毕业或者中途辍学就外出务工,农村半文盲状态依然存在;一些家庭房子漂漂亮亮,却债台高筑,不得不举家外出务工偿还债务;一些地方,政策好了,补贴多了,基本生活压力小了,慵懒散开始抬头了;等等。一句话,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的生产生活还永远没有达到小康水平。
尽管如此,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自己的一时政绩,为了捞取政治资本,往往就在离行政区划中心较近的地方、主要公路沿线、大村大寨,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有些地方甚至还不切实际地对一些古村落大拆大建,对一些破旧房屋改头换面、“涂脂抹粉”。通过这样的举措,极少部分村寨的“风景”,的确别有一番风味。于是乎,有人来视察,有人来参观,当地的官员们,往往就自觉不自觉地将他们带到这些地方,走走看看。一些“浮漂”式的官员或者“过山车”式的客人,往往就认为,该地区农村的面貌就基本如此了;更有一些乱弹琴、瞎指挥的领导,一阵称赞,一阵表扬,高兴之余,就叫总结经验,大力推广,让其他地方也好好效仿。(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其实,更多的地方,更广大的农村,只要深入进去,却与外在的“风景”格格不入。笔者生活在基层,也经常深入到这样的村寨,却更多地发现:一些家庭空空如也,人去楼空;一些家庭徒有四壁,里面没有几件像样的东西;一些村落内部剑拔弩张,老死不相往来;一些村落三五成群、游手好闲,甚至聚众赌博。这不是“马屎汤圆外面光”吗?
我们的“美丽乡村”,是富在乡村,学在乡村,乐在乡村,美在乡村,和谐在乡村,幸福在乡村,是全方位发展的乡村,是特别内在实在的乡村。如果仅仅是“涂脂抹粉”,如果仅仅是外在漂亮,则与老百姓的意愿大相径庭,更与中央的要求相去更远。我们建设“美丽乡村”,外在的形式不能不要,但更要练好内力。有内力的乡村,才是真正美丽的乡村。
习近平的不能“涂脂抹粉”,指向什么?指向我们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指向我们要有勇接“地气”的工作思路,指向我们要有苦练内力的工作重点,指向我们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建设美丽乡村如此,开展其他工作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