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声声叶笛
不知所起,不知所踪。但是想来每个人确乎都会有那么一段时光,那么一种飘渺的情绪吧。它还会在某些个夜晚,不由自主地在心海泛起涟漪。
树林深处传来了几声布谷鸟的叫声,低沉,温厚。
清清的溪水在青石片漫流后,绕过那块卧牛石,潺潺流去。因为水清、沙嫩的缘故吧,声音格外的清脆。两岸的芊草离离蔚蔚,似乎把水声也熏染成了绿色。稍微深一些的地方,有几只白鹅闲散地泊在水面,将头藏在洁白的羽翅下。溪流转角处,夹岸的绿竹顺势弯成圆弧,青枝疏叶间、断断续续地露出一座竹桥的桥身。这儿本来就是一个幽静又清亮的地方。春天的来临,催开了不少的花儿,点缀在林子里,让它增添了更多娇俏怡人的韵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一个女子不时来这儿吹叶笛。
每次来了,她都蹲坐在水边的一块石头上,从竹枝上摘下一片叶子,放在唇边,吹出不知道是什么调调的声音。声音极不圆润,也几不成调,但是她还在吹。大概也无所用心,就那么无腔无调地信口吹。一声长一声短、一声高一声低地。石头周围长满了散发着沁人气息的薄荷。身后是一片还没有来得及长什么的沙地,不远处的几棵垂柳,俯首脉脉注视脚边的青葱小草。再远就是大片大片的林子了。有时吹着吹着,她就会寂寥地看着溪水。远远的一两声狗叫打破了寂静。她随意抬头望去,并不宽阔的河那岸,隔着一大片竹林,有一所小小村落。白色的墙壁、青灰的屋瓦,掩映在翠绿的的竹林中。仿佛有一只小白狗蹦蹦跳跳从青石路上跑下来,脖子里的铜铃晃动不止,响成一片。细碎的铃声似乎投入水中央的一粒石子,把寂静震荡的开始泛起晕圈。她低下头,继续吹那片竹叶。
太阳透过河岸的一棵大树的叶隙,把光斑投在水面。流动的水成了动荡的舞台,载着它们跳跃舞蹈。(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时间就在一声声不成曲调的吹奏里慢慢流逝。树林的枝叶越来越青密,叶笛声声,还是并不婉转。每天除了吹奏就是发呆。树林的静谧助长了莫名的惆怅情绪。有时她张望着四周,似乎希望能发现一些可以让她新奇的东西,但是什么也没有的时候,她还是来到这里吹叶笛。仿佛她其实由衷地痴迷于这幽雅的竹林。
“咯吱咯吱”,某一天蓦地从竹桥方向传来了有节律的声响。她像受惊的小鸟一样,呆了,诧异地抬起头张望,因为这很少有人走的。不过只看见一个隐约的身影。而且看样并不是朝向她的方向来的,她也就放了心。很快,她便低下头,把叶子半含在嘴边。她重新吹起,似乎刚才自己只是在回忆忘记的音符。竹桥的咯吱响声从桥的这头到那头,然后停止。但是紧接着,在竹林里响起了婉转悦耳的叶笛声。声音很像是在善意地逗她。她惊异地张大了嘴巴,叶笛被举放在嘴角。这清亮悦耳的笛声缭绕于这幽静的林子,调皮地萦绕在他的耳边,她是怎么也不好意思吹出那“嘟嘟”或者“呜呜”的声音了。后来林子里的叶笛吹了个长音,结束了。然后是清亮的口哨声响起。聆听着那袅绕在竹林的声音渐行渐远,她知道人已经走远了,低头看看自己手里的竹叶,有些沮丧:为什么自己吹了那么久都不成调子呢?鼓起勇气吧叶子放到嘴边又吹了一会,还是不行。她伸手扯了一片薄荷替代那片竹叶,放在嘴边,轻轻一吹,一支轻柔小曲幽幽地飘荡在水面。一曲吹完她把叶子在口里咀嚼,一阵麻凉晕开在肺腑里。那片竹叶被她轻轻抛入水里,在水面上打了个转儿然后向竹林飘去,似乎是一叶绿舟。她站起来,欠欠身,向竹桥那边望了一眼,然后转身向柳树后面的那一大片树林去了。微风吹过,竹叶飒飒作响。水面上的白鹅似乎被什么惊醒了,茫然地朝四周望了望,“嘎嘎嘎——”叫了几声。河岸上的小村子在阳光下恬然伏在绿坞中。仿佛一个无忧无虑的文静女孩,趴在草丛里咀嚼着茅草根醉心于开心的往事。偶尔有一两只小狗窜跑在河岸,或者几只鹅鸭摇摇摆摆地叫着下水,也决计引不起任何喧嚷、骚动。从那天起,竹桥上,就隔三岔五地走过那么一个会把竹叶吹得妙不可言的人。他的曲声似乎是林间嬉戏的小鸟,又像溪流里的水花,总是那么欢快,清澈。他也只是漫不经心似地经过,自己吹奏自己的小调。
清凌凌的水萦绕着,兰碧碧的天空笼罩着,绿盈盈的草树浸润着:纤尘不起的村庄,一切都在梦幻的襁褓里合了眼,摇曳着。
每一个太阳爬上树梢的时候,她依然会坐在那块石头上,手里拿了片竹叶轻轻地吹。对竹叶的吹奏似乎有了一点点了解,偶尔能听出一两句略略有型的曲调,也慢慢把握了一些方法。只是还是不那么稔熟。并且也懂得了去琢磨吹的技巧,而不是像原来一样只任凭鼓起腮帮去吹。慢慢地她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提高也快了起来。听到他来了,她就会静静地蜷坐在石头上,好像不存在一样。在他来之前或者等到他走了,她才自己加劲练习。听着他纯熟的叶笛声,她很是羡慕,有时她也偶尔用眼角的余光瞟一下桥,并不是为了看到他的模样,只是一种下意识的想法。何况在这儿也看不到他,竹林的枝叶早就密起来了。或许,溪流蜿蜒,他映在水里的影子会被水流拧得曲曲折折,仿佛映在古镜里的记忆,模糊,不可触摸。她倒是更喜欢吹叶笛了。
竹子沐浴着暖暖的阳光,蹭蹭蹭地疯长,而岸边的沙里,一颗颗尖尖、绿绿的脑袋,也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密密匝匝冒出来。几场雨后,一片新的林子蓦地就伫立在了柳树前面。她再来的时候要穿行竹林了。 当她在竹林里吹着清幽幽的竹叶慢慢走来时,那片水面的波光像在竹林里捉迷藏一般,调皮地在竹竿上、竹叶间跳跃、滑动。她就那么悠闲地来到溪水边,坐在那块石头上,练习吹奏。石头周围的薄荷,蓊蓊郁郁地向四周扩张,气息浓郁得似乎发了酵。竹林越加的茂密,现在隔着它,那座竹桥甚至完全融入进了周围的竹子里,几乎看不见了。人走过竹桥时的咯吱咯吱声,也显得有些隐约了。桥上笛声,依旧还是那么地清灵。甚至因为竹林横枝斜叶的过滤,声音变得更清渺,入耳时亦真亦幻。
时光在一支支变成小绿舟的竹叶随水而旋走时,也不紧不慢地跳着圆舞曲流逝。大部分树的叶子由翠绿变成了墨绿,越来越圆展。竹子也更修长,柳树早就绿发垂地。
夏天的雨多了起来,河里的水开始漫过伸向河里的石床、沙舌去舔舐她曾经坐过的那块石头。薄荷的高密芽尖随波轻摇。时不时地,有蝉在树上嘶鸣,让夏天的白昼越加的清静。原来石上可以坐的,但是当河里的水开始漫上河滩,石头早就被水浸没了。她便远远地倚着竹,吹笛。叶笛越来越娴熟,已经能吹奏很多曲子了。但是,但桥上的笛声响起,她还是不自觉地就停下来,聆听他出神入化的吹奏。不时地会心微笑。他经过的次数似乎增多了,几乎可以天天听见他的叶笛声、口哨声。而且每次的时间也拉长了。过了好些天,她听着听着就不自觉地也随着吹起来,但是显然开始并不能很好地配合。于是她便丧气地把叶子气恼地抛掉,不再吹奏,闷闷地看着头顶上的竹枝竹叶。但是第二天,她发现那人吹奏的曲子是她既熟悉就不复杂的,便很高兴地试着去和,居然能不错地和上了。她高兴极了,吹完那一曲,她快乐地哼起歌来,几乎还有了想去看看那个和她一起协奏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冲动,但终究还是没去。于是,他们不时地就能合吹上一会。她不会的时候就听,会的就应和。每次两支笛子能巧妙配合时,她都会在尾音处,故意吹出一个高高的音弄出些不和谐。而他则会吹出一声搞笑的口哨戏谑她。树林静谧,但是洋溢着愉悦的笛声。来来去去的她眉尖眼角总是挂着开心的笑意。慢慢地,她的叶笛声里渐渐渗出了一丝丝音乐之外的东西,随笛声飘出,飘散在这片清幽的溪林。只是那东西很淡很淡,淡到像春花柳絮落到水面一样轻微缥缈。和夏天浓郁得发酵的气息相比,那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何况,这么久了,似乎也只有他俩在这儿出现,少有人经过的地方,还会有谁注意这丝丝微微的变化呢?
她是谁?来自哪里?为何喜欢在这清幽之处吹叶笛?他又是谁?为什么现在经常出现在这条竹桥路上?草木无知,花鸟不问。一切就是这样了。似乎上天就那么随意安排的。她的叶笛吹得越来越精妙。而自己吹着吹着就会沉浸其中,有时候甚至不清楚到底是在吹曲子还是在做梦。吹完一曲,久久不能回过神来。灵魂似乎已经飞出躯壳,在这个竹林里自由飘逸地起舞。有一天,在很好地和过一曲之后,她忽然有一个很强烈的愿望,一定要看看他,而且就只看看背影即可。于是,她屏住呼吸、踮起脚尖快步走向竹桥,快乐而又紧张。但是还有几行树就可以到达那桥头的路时,她停了下来,然后默默看着桥的方向好一会儿,回来了。这次她没有把叶笛扔掉,而是很郑重地保存了起来。以后每天的叶笛她都不再扔掉,而是放在一起藏在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里。
夏天的白昼尽管长,但是在这片浓荫匝地的溪边,却并不酷热难耐。甚至因为头上竹遮,前面临水,还凉意沁人。所以,人也总显得不急不躁,怡然自得。不过夏天的天气总是那么的不可捉摸,说变就变。有时候,明明刚刚绿叶筛着碧蓝的晴空,但是霎时就白云染墨,竹林晦暗。紧接着听到簌簌的声音。溪流里一个个雨滴打出一个个似乎人的指纹样的各种簸箕或者斗的漪,但是被水流拉长、变形,看不分明了。竹叶被雨点敲打着不停地颤抖。她就匆匆忙忙却也快快乐乐在竹林里穿梭回去。第二天再来时,被雨水漂洗过的林子湿润润的,升起的太阳又把它照得温乎乎的。温润的季节,温润的密林,似乎是一个滋生别样情绪的温床。
因为这是一个村子后面的路。下了桥就是泥路,道狭草木长,不是那么好行走,并且林子也比较密,在某些人看来显得有些阴森,所以很少有人愿意走这儿的。也正因此,这儿的草木毫无顾忌地肆意疯长。夏天是个好天气,林木青草间,鸟鸣虫唱,无人打扰,自由快乐的仿佛这里就是它们的世外桃源,也是她的桃源。
而过桥的人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似乎吹得越来越少了。更多的时候连走路的声音也仿佛有些踯躅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轻快。他的笛声也变得低沉,似乎有什么事情让他感到困扰,变得迟疑、忧郁、苦闷。只是她沉浸在自己愈加自如的笛声里,根本没有注意,或者她有时候感受到了,也只是当作了另一种叶笛的风情。仿佛是自由的风驰骋过漫漫沙漠、茫茫草原,她的心在自由飞翔,憧憬着一个美好的未来。甚至有时候她还是会在笛声里故意捣乱。心里的美好就像是溪水一样在暴涨。她也还不清楚自己的快乐到底是怎么回事,她只想在这儿吹笛子,和另一个人一起把心里的所思所想都吹奏出来,让一切随着笛声飞扬。
她总觉得叶笛合奏的时候时间流逝的分外快。她的心每天都在快乐的舞蹈。但是慢慢地,她发现了他的变化,也发现他经过竹桥的次数在减少,开始时是隔一天,但后来慢慢地是两三天,再后来就更少了。她还是在吹,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甚至吹得更欢快了。只是过了些时候,渐渐地她觉得有些落寞,来了便也不再吹奏,只是倚着竹子,寂寥地看着溪流里的水,水里的薄荷。即便吹奏,也是那么的百无聊赖一般。但是那熟悉的脚步一旦响起,她就会情不自禁地热切望去,尽管根本看不到竹桥,还有桥上的人。她只是望着,似乎能望到什么。直到那脚步声逐渐远去、消失,也并没有吹响叶笛,她茫然地凝神静听,还是既没有听到叶笛,也没有听到口哨。林子里,不知哪棵树上蝉在拼命地高唱“知了-------知了----”,水边草丛里青蛙也在“喂哇喂哇”叫个不停。除了她茫然无措,这个林子似乎一切还都那么的愉悦。时间似乎静止了。她犹疑地走到溪边,那里已经是蒲草横生,薄荷葱郁。挨着一棵竹子站下,盯着水里袅袅娉娉的荇草,她轻轻地咬着嘴唇发呆。后来她慢慢地倚着竹子蹲坐在草上。正午的太阳透过高密的树梢照耀着河面,波光闪烁不定地晃照着岸边的竹林。大概是想给这个夏天的树林催眠吧。看的时间已久,她也真的恍惚了。盛夏季节,竹林绿得发暗。溪流边的沙地新的竹林里,更因为有了温度和湿度营造出的温床,也穿上了绿绿的地衣。这是一个多好的季节啊。如果、、、、、、那天,她一直待到天黑才走。然后,接连几天她早早地来到竹林,凝神静听,想去捕捉那熟悉的脚步声。有时候她听见竹林里似乎有沙沙的声音,那桥开始“咯吱咯吱”地响了。但是等她倏地望去,侧耳倾听,却发现并没有人经过----------那不过是幻觉。好多天都是这样。她开始感觉失意,变得有些焦躁。站在竹林里临水的地方,捡起一颗颗石子不停地抛进水里,似乎这样可以把烦扰也抛进水里冲走。
那天后隔了三天她才出现。她的手里拿着一个盒子。很明显,她憔悴了。她在竹林里吹起了自己喜欢的那些个曲子,叶笛声声,幽幽渺渺地在林子里回旋。不知吹了几支曲子,天突然下起了雨,她依然在竹林里不停地吹着,任雨打湿自己的头发、脸、衣服。等到雨停了,天空居然出现了一道彩虹。彩虹飞架在绿林之上显得格外绚丽。她却似乎视而不见。一阵风吹过,她浑身打了寒战,似乎猛地惊醒。看看四周,她努力站起来,咬着发青的嘴唇静静地想了一会,然后拿起那个盒子,慢慢地穿越竹林走向那座桥——她多次热切地遥望却不曾靠近的竹桥。
竹桥紧紧地挨着竹林,被竹子密密地遮掩着。从竹林里走出,就看见桥头长满了高茂的草。刚下完雨,地上、草上,到处是水。不过本来就是全身湿透,再湿也感觉不出来了。竹桥已经是枯黄的颜色,桥面由一些圆圆的竹子编排绑扎而成。两侧还有稀疏的交叉的竹子绑扎作护栏。桥并不长,大约有二三十米。桥身中部微微拱起。桥下水流显然比较急,尽管河并不大,但是夏天雨多,何况又刚刚下过一阵。看着桥下的流水,她突然有些眩晕,赶紧抓住桥栏,闭上眼稳定了一会。过了好一会,她慢慢睁开眼。站在这儿王自己曾经吹叶笛的地方看去,什么也看不见,就像自己在那儿也看不到这儿一样。一片竹子隔开了近在咫尺的她和他,他和她都只能是闻其声不见其人。桥下靠近水边也是葱葱郁郁的薄荷,站在桥上不用刻意的去吸气,薄荷的气息就不用自主地包围着人,幽幽地被吸进肺里。她在桥上来来回回地走了好几趟,最后感觉自己似乎再也支撑不了了,把盒子打开,一片片打卷儿的干涩竹叶便随着盒子的倾斜,纷纷飘落进河水里,随水流不知到哪里去了。她轻轻地抚摸着桥栏的横竹走下桥,把盒子放在桥头的一棵竹子根旁,依依离去。
那天之后,她再没有在这竹林里出现了。
过了好些天,一天夜里,桥上有个人意外地在桥上徘徊,徘徊。林外,明月朗照。林里,竹林筛月,桥上竹影斑驳。后来响起了声声叶笛,听笛声,应该是他。一支支曲子都是原来吹过的。有欢快的曲子,也有忧伤的曲子。但是在他的笛声里,都无一例外地渗透着一种怅惘、无奈。再后来他只是站在桥上,俯趴在竹桥的横栏,看桥下的流水潺湲。看着看着就会如同入定一般了。直到月落西天、旭日东升,他才疲倦至极地迈着迟缓的步子离去。
那夜之后,他也没有再从这桥上经过。
从此,竹林里叶笛声不再响起。
夏天过去了。
秋天过去了。
这年的冬天,史无前例地下了大雪,竹桥居然被压断了。竹林里的竹子也冻死了很多很多。而村子里甚至有的人家的房子被雪给压坏了。村民都感叹这雪大的百年难遇。
第二年春天,村子里决定重新统一搬迁到一处靠近公路的地方,那里方便建楼和将来经济发展。竹林被村民们砍伐一空,栽上了别的树木。那座竹桥也被拆掉了,因为很少有人从这儿走,也就没有再搭建桥。原来桥上的那些竹木就被人拉回家另派用场了。那片竹林,没了。那座竹桥,没了。
那声声叶笛,那段时光,都逝去了、、、、、、哦,只有河里的薄荷或者还能年年返青吧。
那声声叶笛的评论 (共 5 条)
- 着墨 审核通过并说 文思细腻,情感真挚,将整件事情描写的非常温婉,使我们产生了好奇,希望听到树林里的叶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