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捡红薯

2013-07-12 13:52 作者:江山—林雨荷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在老家小学的后山坡上,有一块儿红薯地。不知道为什么,我对那里会如此地眷恋和喜欢。

其实,我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三四岁的时候,我才跟随父母来到这个今生让我不能忘记东北山村,一住就是15年。如果不是父亲工作的调动,我会愿意永远生活在那里。

我喜欢山村的清静,我喜欢山里人的好客,我更喜欢乡村的风土人情。

每当放学的时候,我和小妹登上并不算高的后山坡上,站在那里,眺望山村的景色,树是那样的绿,天是那样的蓝,云又是那样的白......

那片红薯地便是我和小妹常来玩的地方。沙土的细腻,粉红色。远远望去宛如一条彩带萦绕在半山腰。当晚霞映照的时候,又仿佛海滩上垒砌的红沙丘,特别美。

在那里玩久了,就有一种难舍的情愫。我会随地捧起一把红沙土抛向天空,像及了天空中红的飘落;有时候会抓起红沙土。顺着小手指细缝流出,像及了潺潺的清泉;后来,我们发现垄沟的两侧会露出红薯的“小脑瓜”。我知道,这是主人起后剩下的,或许还没发现它的隐蔽。这时,我和小妹便开始了捡红薯,不知不觉中,还会有一种收获的喜悦。我们每捡到一个红薯,就像捡到一个“宝贝”一样,特别高兴。(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红薯的样子各异,粉红的脸蛋,粗细不均的身材,在我们的手上摆弄着。假如你不小心碰破它的“外衣,”就会露出白嫩的肌肤。当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我和小妹便恋恋不舍地离开那里。把捡来的红薯轻轻地放在一个准备好的小袋里。有时候,妹会和我说,姐,这红薯咱可以带回家吃。但我想,我们只是在这里玩偶尔捡到的,说不定主人还会来起二遍呢,我们不能自己食用。于是,我和妹便拎着小袋红薯,到附近山上人家询问,是谁家的红薯。顺着山路,我们去寻找,挨家挨户问,都说没在这里种过。这几户人家,都是山里的常客,祖祖辈辈都不愿意离开,习惯了嗅着山野的清香,习惯了聆听林子叶子的"哨声”。

能是谁种的呢?或许种红薯的主人不在这山上住,如果在山下村里住的话,那可是大海捞针了。我和妹顺着原路返回。在看看红薯地里有没有人来。巧的是,还真有一位老爷爷在红薯地里寻找没起净的红薯。“大爷,这是您家的红薯吧!”“小姑娘,你们这是......”“我们是边玩边捡的,给您。”当时,我看见大爷那布满皱纹的脸,轻轻地绽开一朵鲜花。“算了,你们拿回去吃吧!”“不行,还是您拿回去吧!”大爷还是不太情愿地收着这小袋红薯,嘴里还不停地埋怨道:我那老伴干活就是毛糙。

大爷还是想留给我们几根红薯,我们婉言谢绝,一溜烟地跑下山去。

大爷望着我们俩远去的背影,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我知道,老人家心里想的是什么。

“姐,大爷给咱红薯,你为什么不要啊?”我说,不是我们的东西不能要。人家辛辛苦苦种的,不知流过多少汗水呢!妹让我说通了,不再埋怨了。

没想到,第二天,大爷给学校送来了一副大红表扬信,非要贴在学校最醒目的地方。还说我们是“拾薯不昧”的好少年。在当时便成了村里学校的佳话。

其实,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一点小事,不足挂齿。

第二年的秋天,又该是“瓜熟蒂落”的时刻了!我又想起了学校后山那片红土地和那里的红薯。可当我们再次来的时候,那里确是杂草丛生,没有侍弄。

后来,听大人们说,爷爷有病了,那里地也就荒了。但在我的内心,那片红土地,永远都是那样清晰,那样美,因为曾经劳作的人,在那里刻下不仅是岁月的远去还有勤奋的足音,在眼里我仿佛又看到那片红土地里跑出的“红薯孩子”唱着歌向我跑来.......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49347/

捡红薯的评论 (共 6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