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连忘返三清山

(摘要)雾中观三清山,朦朦胧胧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山峰含糊,轮廓却粗犷;雨小时,雾气飞袭弥漫山头,山峰或被盖脸或被遮腰,盖脸如犹抱琵琶更显其妩媚,遮腰则腰带飘忽尤感其隽秀;雨停时,山岩古树虬松碧净无染,格外清新,奇石任人遐想,翠峰则秀色可餐,而雾犹如万顷波涛,汹涌澎湃……
/
/
江西的三清山,已成为国内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她的旅游观光开发,虽然晚于庐山、井冈山,但她不仅涵盖了庐山井冈山等名山的风景特色,而且其奇特的山岳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远超庐山井冈山等,使人游之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她不愧为“天下无双福地”、“江南第一仙峰”,更无愧“世界自然遗产”、 “国家地质公园” 的美誉。
我和单位同事,于2009年7月中旬到三清山一游。那时,随旅游团一行30余人,乘火车第二天到达江西上饶,然后换乘面包车,当晚住在三清山附近一家三星级酒店。我们此行的计划是五天,除去旅途时间,实际只有三天,三天游三清山是远远不够的,只能参观其中一部分的景点。在导游的精心安排下,我们游览了三清山的梯云岭景区、南清园景区和西海岸景区,让我们领略了三清山最美丽的风光,虽是走马观花,但收获颇丰。
在游梯云岭景区,我们乘三清山的索道缓缓而行,一路可见绝崖峭壁,峻峰峭岩,连绵千米,逶迤数里。千姿百态的岩峰,远望如玲珑精巧的山水盆景次第推出,夹道欢迎着你,令你一路称奇叫绝。我们观赏了天门群峰、观音赏曲、老道拜月等著名山峰。在梯云岭下仰望云汉之际,有一巨石如观音伫立,观音前又有一块石头似僧人端坐,左手抱着琵琶,右手拨动琴弦,像为观音而奏,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己。天门群峰,则是由一组奇峰怪石合成,层峦叠嶂,一字排开,像威武的军人,正接受人们的检阅。透过缥缈的云烟,我还隐隐约约地看见天庭的模样,两座奇峰超然耸立,更像是通往天宫的大门。那门,始终神秘地开着,似乎在向我们招手,邀请我们上去坐坐。(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到过庐山的人,会觉得庐山的云雾十分壮观,假如你再到三清山看一看西海岸的云雾,就会感觉庐山的云雾无法与西海岸的云雾相媲美,是小巫见大巫不足为奇。西海岸的云雾,可是蒸腾起伏海一般的云雾,浓浓的如波涛的云团翻涌着。如在早晨,刹那间,一轮红日从云雾中喷薄而出,蔚为壮观,让人叹为观止。在西海岸,沿着海拔1600多米的空中栈道观景,我环顾四周,感到相当的惊险和剌激。因为这高空栈道,一边是悬崖绝壁,一边是幽深的峡谷,起初往前走时,我有些胆战心惊,不敢往下看,只是小心翼翼地抓牢侧旁的栏杆、或扶着山壁挪着步,因为这栈道不断地在峡谷隘口蜿蜒盘旋,犹如游龙盘山而上,远看亦像一条彩带在山腰缠绕、飘浮,人至此,真好像在悬空行走,如履薄冰,其惊险程度,让人魂不附体。后来在导游和同事的不断鼓励下,我才开始斗胆向前迈步。
沿着栈道前行,我们一路看见滚滚而来的浓雾。西海岸的云雾,时而汹涌奔腾,时而轻柔缥缈,或聚或散,或浓或淡,千姿百态,诡秘莫测,令人遐想联翩。我伫立在“巨蟒出山”面前,居高俯瞰:眼前那幽深莫测的谷底,宛如刚刚打开的热蒸笼,一团团烟云袅袅升起,随风飘逸,似天女散花,如仙鹤起舞;那探头而出的蟒蛇,在云雾中时沉时浮;那轻烟薄纱般的云雾,缠着蟒蛇不离不弃。倔强的蛇石,多情的云雾,此物此景,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人叹为观止,美不胜收。
西海岸除了普通的云海外,还有会轰鸣的“响云”、汹涌的“瀑布云”等。据导游解说,每当夜雨晨晴,这里翻腾的云海,如万顷波涛,汹涌澎湃;风起时,山谷有声,流云会响,再加之山谷里的各种响声,这里就像在演奏一场气势如虹的交响乐,令人陶醉于中。
在“司春女神”石前,导游提议,让我们游客对着山石大声呼喊,说有云开雾散的效果。我们半信半疑,就对着前面大声吼了起来,果然,惊奇出现了,只见眼前的浓密云雾,刹那间向两边分开,像被剪刀剪过一般,露出了一条宽宽的裂缝。然而,众人笑容还未完全绽放,那分开的云雾又迅速合拢,让众人目瞪口呆,接着又捧腹不已。
西海岸的游览,让我们一路缓缓穿梭在万丈绝壁的“云梯”,脚踏“浮云”,身披“雾纱”,宛如遨游于仙境之间。我们游客一行相互拍照留影,俯瞰脚下大峡谷,看不见渊深何处;极目烟峦无际处,群峰交织、幽壑纵横。为此,我感叹三清山人与自然、结合的是如此的和谐完美与统一。那时,平日蕴积于自己心胸深处所有的烦恼困惑,都抛到这云霄之外,涌出一种无比的轻松和惬意。
在天门石坊,我看见此处刻有:“四海云涛,气势磅礴”古人的题词,三清宫门也刻有:“殿开白昼风来扫,门到黄昏云自封。”的名人对联,我以为这或许是对三清山西海岸云海雾涛,最好的写照和赞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