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江南.越剧.长乐

2013-06-30 11:32 作者:乐凯云  | 6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江南是烟朦胧的,江南是玲珑剔透的。江南好呀,如诗如画,如歌如

江南是恬静的,江南是温婉的。小桥流水, 粉墙黛瓦。多少楼台烟雨中,多少相思江南忆。喜欢苏州的吴侬软语,喜欢杭州的醉人风景,更喜欢水乡绍兴的浓浓江南文化底蕴,这里有陆游哀怨伤愁的故事,这里有梁山伯祝英台化蝶比翼的千古传诵。生为一个江南人,你不可能潇洒地走出那种才子佳人的江南爱情氛围。因为,有一种叫越剧的文化深深地熏陶着我们越剧故里的人们,从小到大。

如果说江南女子是江南美丽风景的一笔重彩,那么, 越剧女子更是江南文化的亮点。瓜州古渡爱憎分明的杜十娘,西冷桥畔的绝色女子苏小小,诸暨浣纱河边有沉鱼容貌的西施姑娘。越剧里的女子,风情万种,风姿绰约。唱不完爱恨情离,演不完相思柔情。蝶衣蹁跹,莺歌燕舞,好似那杨柳岸的晓风,依依惆怅。好似那潋滟水光里的精灵,妩媚了江南的千古绝唱。

从嵊州古镇长乐的大街小巷,走出了多少越剧女子。 八十年代初期,越剧重新兴起,全国的各个地方的大小越剧团,都有来越剧故乡嵊州招收越剧演员,越剧的优美韵味,就在于那一口原汁原味的嵊州话唱腔。这一点,非我们嵊州人莫属,所以各地的越剧团,几乎团团都有我们嵊州人。长乐小姑娘,抑或是喝着清澈甘甜的南山水库的水吧,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出落得水灵灵的还真不少,记得那个时候,大凡有外地的越剧团来长乐招小姑娘,老师总会鼓励班里长漂亮点又会哼几句越剧的女同学去报考。以至于把我当时初一第一学期的同桌慧霞都招去了,一段时间里非常舍不得她去越剧团,慧霞那时才13岁,长着一双大眼睛,皮肤特别的白净。爱越剧到了痴迷的程度。甚至经常在上数学课时把头埋在课桌抽屉里轻轻地哼着越剧林黛玉的“葬花”。考上越剧团也总算圆了她的越剧梦。光我们九曲巷,就有不少小姑娘去了越剧团,美霞两姐妹,赞英的两个姐姐,还有赛君两姐妹,还有燕等等,当演员的,弹琵琶的,打洋琴的,什么都有。

而我家,其实还可以称得上是越剧世家,外婆是早期的越剧艺人,主功老生,包公戏演得非常好。唱腔铿锵有力,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股男人味,大嗓门那么一吼,着实会吓坏我们这些小孩子。八十年代,她已经从福建的越剧团里退休了,也致力于故乡的越剧事业,被乡镇的越剧团请去当老师,有那么一个小学的暑假里,我跟着外婆在当时的南山区越剧团,天天看她教演员排练,是那场有名的越剧“秦香莲”。也就是在这场戏里,我第一次认识了中国古代的大青官“包公”。而我的母亲,也是个不错的越剧演员,从14岁去越剧团,一生时光是在越剧的水袖起舞婉转越曲声里度过的,从演员到当专业的导演。即使是在现在七十古稀了,还在为长乐社区的越剧事业做着贡献,给长乐的越剧爱好者们排戏。分文不取,而且特别的认真投入。我那漂亮的爱唱越剧的妹妹在小姑娘时候,曾经几度被越剧团看中招去,只是当年父亲的阻拦,主张她读书求学,才未能成为越剧女子。后来哥哥却又给我们找了个越剧团里弹琴的女孩子给我们当嫂子,嫂子的古筝功底非常深厚,八岁就开始学,15岁去越剧团。真是明月如素,指尖之舞。碰上过年过节,家人都齐全的时候,来了兴致,嫂子抚琴,妹妹唱,母亲唱,我们听。把越剧的文化底蕴发挥到了极致。

好友蝶到现在还是个越剧迷,喜欢看越剧,喜欢唱。看她穿着仙仙的白色裙子,优雅地拿着话筒,唱着经典的越剧,还真是一种享受。而我,尽管从小听着越剧,记得那时候我家的录音机里总是不停地在播放着各种唱腔的优美越剧。但是兴趣不大的,只是有时对这押韵的台词比较感兴趣,像红楼梦里的越剧台词,其实非常有文学性的,年少时候不是很理解这些诗词赋的台词,倒也会背下来一些。比如贾宝玉第一次看见林黛玉唱的“天下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似风拂柳。”写得多生动和形象。把林黛玉的美丽柔情书写得非常到位。(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轻灵曼妙的越剧女子,一颦,一笑,皆是红尘初妆。 眉目间的千娇百媚,嘴角边的万种风情,发际上的丝丝温柔,指尖里的婉约。如水,如云,如月。笛音悠悠,相思盈盈。独上西楼,轻语呢喃,是谁?起舞弄清影?摇曳着心中的那片落红?是谁?帘卷西风?吹皱了那弯清辉冷月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42811/

江南.越剧.长乐的评论 (共 6 条)

  • 杨科
  • 蛾儿飞翩跹
  • 化蝶逐梦
  • 纤纤柳絮
  • 红尘梦飘飞
  • 清愿
    清愿 推荐阅读并说 学习了~~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