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柘木

2013-06-21 11:09 作者:基因清除  | 4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读《精卫填海》: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焉,其状如乌。遇到一个读不准的字:柘。一查字典,知道了“柘”就是“柘木”,是最好的木料之一。这种树,在我老家,并不少见,大家叫它柘木刺。

我记事的时候,老家的山早就光秃秃的了。山林的劫难,从大办钢铁的时候就开始了。后来,生产队的窑罐厂,每年都要烧掉一座山。窑罐厂直到实在没有什么可烧的时候,才停办。

那时候,烧柴就成了家家户户最头疼的事情。没有公路,煤运不进来。做饭、烤火,一日也离不开柴禾。但悔之晚矣。

幸好只是砍下了树,树兜还留着。我们称树兜疙瘩。把疙瘩挖出来,再用斧头劈开,和烧柴的效果一样。后来连疙瘩也没有了,就只好割荆棘、杂草烧。柘木刺,我们不把它当树,看做荆棘,因为它周身长着长长的硬刺,很锋利。而且刺上有毒,刺中了,会引起患处溃烂。

一般的柘木刺都是蓬生的,最粗的也不过苞谷杆那样。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狰狞的样子,很显目。到了实在没什么可烧的时候,也只好砍它来烧。人是聪明的动物,总能想出办法来。砍它的人先用一个叉子把它叉住,再砍倒它,把它碎掉,放在竹制的容器里,背或者挑。烧的时候,用火钳一把一把夹着塞进灶洞。

我砍过一棵比碗口还粗的柘木,印象特别深。(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为了砍柴,有的人不惜铤而走险。那时,还有柴的地方,不是悬崖,就是绝谷。比如用一根长棕绳系在腰间,棕绳的另一头固定好,再探身到悬崖上有柴的地方。悬崖上的柴,长在裂缝中或是断层上。一般都生得比较低矮粗壮,奇形怪状,像盆景中栽培的植物。这种柴,水分少,木质坚硬,特别熬火耐烧。我儿时一位最要好的叫生的朋友,十三四岁,就是砍柴跌下百丈悬崖,摔得粉身碎骨的。

我砍的那棵柘木长在黑岩湾里。我在一篇文章中,对黑岩湾做过详细的叙述。那柘木足有青花大碗的碗口粗,一丈多高没有旁枝。树皮呈银色,光溜溜的。我费了很大的功夫,才把它砍倒。木质极其坚硬,一斧头砍在上面只留下浅浅的痕迹,就被反弹回来,震得手腕、手臂生疼。木心是鸡蛋黄那种颜色,黄中略带红色。砍倒以后,才发现是棵柘木刺。后来,又费了很大的周折,才弄到黑岩上。太沉,怕有百来斤。反正一整天,我就弄回一截柘木。

父亲骂我傻,不要命。母亲也劝慰我,叫我千万不要这样冒险,怕失格(遭遇不幸)。还叫我不要下傻力,说细娃子骨头嫩,压狠了,人长不高。父亲研究了很久,也才弄明白这是柘木刺。他摇头叹息说,可惜是柘木刺,如果是其它的树,还可以做一条扁担。他用锯子把它锯成了几节,一节节竖起来,几斧头就劈得它支离破碎。

柘木能长成这样粗,绝不是三年五载能办得到的。黑岩湾,大抵是某次山体滑坡形成的。它从山坡的中部,突然地陷进去数百亩,四面都是悬崖绝壁。据父亲讲,他记事时,黑岩湾就存在了。正是因为人迹罕至,柘木才得以幸存,长大。

柘木先于神话传说而存在,也许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在植物学家眼里,它长成这样大,可能是个奇迹,会写文章研究、介绍,想办法把它保护起来。如果是个识货的木匠,知道它是一种质地优良的木材,可能把它做成坚固耐用的家具。倘若木匠还有点艺术气质,说不定还会把它做成工艺品,供人观赏。可惜,我们只是把它看做是柘木刺,是连杂木都不如的荆棘,当柴烧都好像抬举了它。

那时那地,即使我先知先觉,懂得它的价值,又能如何呢?在老家,我见到过的最后一棵大树,是几人合抱粗的楠树,不照样被砍倒,而后付之一炬么?焚琴煮鹤,有时候,填饱肚子比审美更实在,这就是现实。功利,总是放在第一位的。

生活中,如此遭际的又岂止是柘木?凡夫俗子,无知、偏见、势利,又哪里只有我和我的父老乡亲?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531821/

柘木的评论 (共 4 条)

  • 剑客
  • 雪儿
  • 杨科
  • 疯狂侠客88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