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人是谁?─2013年江西高考作文随想
江西卷:围绕“中学时代,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但有些学生却喜欢前面的‘两怕’”。请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议论,也可以记叙,题目自拟。‛
周树人是谁?─2013年江西高考作文随想
今年江西省的高考作文也是被人吐糟较多的,多数吐糟者在阅读材料时没弄明白白出题人的意图。审题的难度的确大了一些,也难怪要遭到网友吐糟了。
出题者是绕了一个大圈,让考生谈谈自己为什么怕周树人,我们当下有着怎样的社会氛围,这其中反映了我们社会存在着哪些深层次的问题。
英语、数学虽难,却仍人有不少同学喜欢,是因为觉得它们有用,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且 对升学、就业、出国都大有裨益,不可不学也。
材料中不提鲁迅,而称周树人,别有意味。想来该不是恶心那些提出“周树人是谁?”的考生吧。(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周树人是谁?这绝不是一句“周树人等于鲁迅”所能概括得了的。鲁迅身上带着太多的符号,被赋予了太多的涵义,也许称呼周树人,就是让我们把那些加在鲁迅身上的虚妄去掉,把掺进去的沙子捡出,将蒙在他身上的神秘面纱揭开,重新审视,重新认识他在当下的意义。
是的,当下的鲁迅确实像孔乙己似的有些不合时宜了,正在被人驱逐出语文课本,考试不考,主流社会排斥,网络社会恶搞。在娱乐化,浅俗化大潮中,鲁迅这艘孤舟,将停泊在何处?哪里还有他的容身之地?
在如今这个社会转型的时代,精神萎顿,物欲横流,人们由此变得迷茫、困惑,认不清自我,看不到方向,因此正确认识鲁迅的现代意义就更有必要,更加迫切。
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正是鲁迅先生身上最耀眼的精神光辉,它能让我们在面对现实的种种不堪时更加理性,更富勇气。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也是最富战斗精神的。而在当下这个社会,恰恰缺乏这样的清醒者、战斗者。
批判、怀疑、呐喊,与社会的落后、反动做毫不留情地斗争,正是我们民族自我净化,自我升华的猛药、良药。要取得进步,怎能没有像鲁迅先生这样的先驱!
曾几何时,我们的国家将经济的发展放在了头等重要的地位,以GDP指数来衡量中国是否实现崛起。多么虚妄呀!一个健全的社会,一个健康的社会肌体,怎能缺乏文明制度的支撑!如果任凭社会畸形发展,到最后所有的物质积累。都难免在社会的大动荡中毁于一旦。
我们这个民族太崇尚“有用”了,以致于莫言得奖,众人只是在计算他能在北京买多大的房子,却没有多少人想去了解莫言作品,关注其作品对中国近百年现实的思考与批判。
一百年前,国民党的缔造者宋教仁先生在上海火车站遇刺,从此共和梦破,宪政流产,中国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所有的有识之士无不为此扼腕叹息。一百年后的今天,假如上天再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还会与之失之交臂吗?
所以,今天我们不仅要知道周树人是谁,还要知道宋教仁是谁?孙中山是谁?袁世凯是谁? ……
还是培根说的好:“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不可偏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