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风景依然

2013-05-24 17:43 作者:心境如水  | 18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朋友去鼎翔风景区之前其实一点也不激动。也许是因为太熟悉的关系,也许是……我们家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生活在那里,1970年成为“五七大军”“下放”去农村返城到盘山,后来,父亲和弟弟又调回到那里工作

一晃50年过去了,不论走到哪里,那里都有我牵魂绕的思念----那里也是父母永远安息的地方。

都说“近处无风景”,一年又一年往返于此,有谁能想到当年如此灰暗无味的新生劳改农场和现在如此恢弘大气的鼎翔集团其实就是一个“单位”。

接待我们的是新华社区那位干练而美丽的“小巷总理”陈智英主任,她是土生土长的鼎翔人,一家三代都与那片黑土地有着不解之缘。(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从陈主任的言谈举止上处处都洋溢着对家乡的热,对社区工作的执着。她说的最多的就是一个字“好”,在她的介绍下还真是知道了不少以前没有系统了解的“真相”----盘锦鼎翔集团位于辽河下游,境内南部与陆家乡新农村和辽河油田土地交错相边,与大洼县新兴农场隔河相望,东部太平河直流而下,西部绕阳河南北纵流,与东郭苇场以河为界,北部与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相毗邻。新生街道隶属兴隆台区,所辖新华、新风、鼎翔、新谊、苇海5个社区,居民8000余户,人口1.8万人,面积72.73平方千米……

大家饶有兴趣地乘坐电动小船畅游太平河----放眼望去,水流潺潺,绿树葱茏,秀色依依,百欢唱,置身于这种纯天然的美妙空间,尽情呼吸大自然的清新芬芳,犹如在疲惫的旅行之后静静地去品尝一杯淡淡的龙井茶。于是,南大坝、南大河(辽河)、船码头、西大桥、扬水厂、果园……一个个熟悉的地方影像般从眼前闪过,还有那童年时光的美好

记得刚到新生农场的时候,我们家先是住在陆家的老乡家,后来搬到总部七栋房的最后一排,房山头是一条排水沟,西面就是“赫赫有名”的嚰米厂。我们家住的是两间20平米左右的瓦房,进门就是“厨房”,再往里走进二道门是一铺炕,占据屋子几乎二分之一空间。

那时场部那片儿方圆不大,除了几栋办公的平房,还有一排房子是军营,一个商店,一个招待所,一个篮球场,一个职工俱乐部,一所学校(中小学在一起),一个医院,一个机械加工厂,对了,还有一个很小的照相馆,场区内全部都是砂石路面。

那时农场的最高建筑除了几根大烟筒,还有一个令人“瞩目”的地方----一根相当于3层楼房高的木杆上挂着4个的高音大喇叭,每天都要定时播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和革命歌曲,它们的日常管理维修就是在场部通讯科的父亲和他的徒弟们工作的一部分,于是,每当听到大喇叭广播,心里那份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当然,有时也能找个理由带上好伙伴儿去“机房重地”参观一把。

孩子们的生活永远都是快乐的。不过,那时基本上没有什么玩的,许多玩具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一个简单的橡皮筋、废旧的灯泡、普通的石头、竹子、筷子、气门芯都能变成孩子们手中的有趣玩具。

女孩子玩的比较单一,比如跳牛皮筋、跳“房子”、跳绳、丢手绢、掷骨子,再有就是在家养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玩。那跳皮筋的花样非常多,一般还都配着童谣,比如“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十一……”,“刘胡兰姐姐是英雄……”等。跳皮筋以下肢动作为主,兼以手臂和身体其他部位配合。女孩们三五成群地蹦着跳着,在一根充满韧性和弹性的皮筋上变换着无穷的花样,调皮的男孩子们经常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侵略”到她们的地盘上,在皮筋上瞎跳一番,然后迅速离开,以防女孩子们的口水攻击。

男孩子玩的则相对丰富,比如打水枪是男孩子的游戏时尚,没有真正的水枪,就用打点滴用的橡胶管,用气管子(打气筒)先打点气,然后把圆珠笔笔头的笔心去掉,用铁丝绑在橡胶管上,在水管上加入水,挤压水管,水就出来了,威力十足,经常打得“敌人”浑身湿淋淋的。

拍元宝:有一种用香烟纸折叠而成的三角形“元宝”,几乎男孩子书包里必备,按照香烟价格分档次,用手拍过去的为赢,按照个人出的多少一起拍,一下可拍10多个叠加在一起的元宝,输者那个心疼哟。

滚铁龙:用钢筋做的铁圈,大环上有的带二个小环,将一段铁丝折成钩子在地上滚,滚动时能产生悦耳的声音。

挑冰棍棒:就是把捡到的冰棍棒赞起来,参加的多是二三人,每个人对出数量相等的冰棍棒,用石头剪刀布决定谁先扔,扔者把一大把冰棍棒放到一定的高度(一般离地一米左右)撒到地上,先把和其它不挨的拾起来,然后用一根棍子把相互压住的棍儿挑开,只能一根一地挑,如果能挑到旁边一根而不碰动其它的,那这根就是你的了,如果你碰动了其它的,就该下一人玩了,那时很多男孩子都有一些备存的冰棍棒(很多是捡来的)。还有,把冰棍棒一组一组地捆起来,做成弹弓枪,“子弹”则是用废纸叠成黄豆大小,打到身上很疼的。

最有意思的是有一种叫“摔炮”的游戏,就是取自随处都有的泥巴,兑水后搓成碗状,然后使劲摔在地上,会发出很大的一声响,谁会摔泥巴碗“爆炸”后的洞越大谁“厉害”……还有踢毽子、弹玻璃球等等。

那是个崇尚英雄的年代。在电影里表现得更为突出,很多描写战争年代的电影都反映革命英雄主义,受益最大的当然是青少年。于是,在学校里、居民区内常常看到一些孩子们玩那种的“情景游戏”----他们装扮成电影里的人物,一些孩子装扮成日本鬼子或美国鬼子,另一些伙伴再扮成英雄人物,“坏人”手里端着一根柴禾棒做枪猫腰往上冲,“好人”们趴在地上打击“敌人”,嘴里模仿着枪声,“敌人”就一个个地倒下,然后欢呼胜利,互换“角色”……

最期盼的是和父亲去南大河钓鱼。

那时的钓鱼用具十分简单一点也不好玩,就是用一根百十米长的尼龙线,一头拴上铅砣和几个鱼钩,一头拴在有个小铃铛的竹条上,并将那竹条牢牢地插在地上,就是现在的“海杆”了,所谓铃铛就是用两个瓶盖合成里面放上几粒沙石,鱼饵主要是小泥鳅、绿树虫子和面砣,钓的鱼主要是鲶鱼鲤鱼和鲈鱼。

父亲下完钩后,就打开折叠小凳子,会很惬意地点上一袋“蛤蟆赖”,有滋有味地吸着,静静地等待着铃声后的收获,一旦有大鱼上钩父亲就一边溜鱼一边喊我:“快拿网抄来!”

当那活蹦乱跳的鱼儿被降服,父亲就会冲着我露出得意的微笑----我们一家又能够改善生活吃到“荤菜”了。

东风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岁月的列车,把我们从辛弃疾悲情而浪漫的狂喜中带到如今真真切切的原生态美景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一代又一代鼎翔人倾情付出创造的神奇。

不知为什么,我还是对那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难以割舍的味道充满遐想,那是苦涩的味道,那是忧伤的味道,那是留恋的味道,那是幸福的味道……尽管已非往日,追逐、迷惘、寂寞,心中对家乡的那份祈福,从未改变。

风景依然,美丽无限。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438439/

风景依然的评论 (共 18 条)

  • 岁月如歌
  • 浅笔抒写
  • 剑客
  • 伊兮忆莲
  • 今生依梦
  • 婉约
  • 江清月近
  • 孟杨

    孟杨风景依然,美丽无限。

    赞(0)回复
  • 心境如水

    心境如水谢谢

    赞(0)回复
  • 心境如水

    心境如水回复@孟杨:谢谢

    赞(0)回复
  • 王鹏

    王鹏学习--“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岁月的列车,把我们从辛弃疾悲情而浪漫的狂喜中带到如今真真切切的原生态美景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一代又一代鼎翔人倾情付出创造的神奇。不知为什么,我还是对那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难以割舍的味道充满遐想,那是苦涩的味道,那是忧伤的味道,那是留恋的味道,那是幸福的味道……尽管已非往日,追逐、迷惘、寂寞,心中对家乡的那份祈福,从未改变。 风景依然,美丽无限。

    赞(0)回复
  • 大生

    大生欣赏,顶

    赞(0)回复
  • 心境如水

    心境如水谢谢大家

    赞(0)回复
  • 风语

    风语令人向往!

    赞(0)回复
  • 心境如水

    心境如水谢谢大家

    赞(0)回复
  • 红尘一笑

    红尘一笑风景依然,美丽无限。

    赞(0)回复
  • 雁山顽石

    雁山顽石不错,推荐阅读

    赞(0)回复
  • 心境如水

    心境如水回复@雁山顽石:谢谢

    赞(0)回复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