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16不要把老人当作“义工”使用
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是愿意为儿女服务的。但是,儿女不能把父母当作不付钱的“义工”使用。他们一生为了儿女的成长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从体力,精力到了极限,所以,作为儿女的应该为父母着想,减少他们的负荷,让他们愉悦地过晚年生活,分享人间天伦之乐,这是作儿女的职责。
社会在发展中向前运动,人类社会在运动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科学知识的普及,促进社会进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作用推动社会前进。我们作为社会的公民,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的素质,成为社会的优秀分子。人类社会的连续性是不容分割的,每个时期都相互作用,承前启后。优秀的我们要弘扬,低级的要剔除,在这样的基础上向前运动,形成一个社会动力,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老年人一生拼搏奋斗,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丰功伟绩值得肯定,他们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晚辈学习再学习。老人在家庭事业上兢兢业业奋斗一生,把所有的一切奉献给家庭事业上,他们肩负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重任,繁衍生息,缔造了我们的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父母的养育恩德晚辈没齿难忘,我们应该感谢父辈的恩德。父母健在是晚辈的幸事,父母的关爱永远温暖着儿女的心房。常言道,八十岁有个妈也是幸福娃。
人类社会是建立在有序发展规律上的,一代传承一代,繁衍下去。今天我们年轻,明天步入中年,后天将步入老年社会。老人养育孩子,孩子赡养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何况有国家法律框架呵护,我们必须遵循这历史发展规律,去行使自己的人生职权。在这个世界上最仁慈的,最无私的是慈爱的父母,他们愿把自己的所有一切奉献给儿女们,不谈任何代价,甘愿奉献,这是天下父母的共性,也是老人的爱心所在。对老人的丰功伟绩不能视而不见,把老人的无私奉献当作应该的职责,这种处世态度是不对的,也是不可取的。我们是父母的爱情结晶,我们的身上流淌着父母的血液,所以,关爱老人是晚辈应尽的职责,呵护老人是晚辈应尽的义务。人随着岁月的流逝总是要老的,身体素质也是一样,到了一定的年龄后,身体素质自然要衰退的。老人一生的劳作,在风雨的侵蚀下身体素质要衰减的,患有各种疾病是难免的。所以,到达一定的年龄段后,自然要脱离重体力劳动,退居二线休息是理所当然的事。老人一生劳作,养成了生活习惯,一般的情况下不愿静止下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轻体力劳动是常见的事。劳动本身也是一种体育锻炼,适当的活动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对身体健康有利。
但是,年轻人不能把老人当作免费的“义工”去使用,长期肩负着家庭发展重任。要适当地关照老人,让老人休息好,有一个快乐的心情,同时要减轻他们的劳动量,让他们多休息,以维护身心健康。在这里,要主动地去减,不是增加,这是天下儿女应该注意的事。老人从来不会说出真实情况的,不管儿女派遣多么繁重的工作,老人都会默默无声地完成,再苦再累,老人也是任劳任怨地接受,这是老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所致。甚至一些老人如老黄牛一般,不停的劳作,不停地奔波,直到生命最后的一刻,才会放下手中的工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其实,老人身体素质已经到达极限,忍着,咬牙坚持着,就向红色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着儿女的前进道路。一旦发生此类事情,作为儿女的后悔莫及,留下终生的遗憾,这是一种得不偿失的作法,特别要注意,引以为戒,防止类似的“事件”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老人的自愿奉献我们应该理解,但要体谅老人的身心素质,要从多方面去关照,关爱老人,让老人安享晚年生活,以达到社会倡导的老人“四有”生活目标,这才是年轻人谨记要做到的事情。
【原创16不要把老人当作“义工”使用的评论 (共 5 条)
- 可人 推荐阅读并说 父母不易,老师说的极是!!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