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说)好一朵美丽的杜鹃花(四)

2013-05-09 11:30 作者:青山依旧  | 7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7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人心,各地工商企业越办越红火,各种鞋厂也越来越多,但市场竞争却比以往更加激烈了。虽然一个月能够生产10万多双布鞋,但是各个制鞋厂家相互压价,单件产品的利润就急剧下降了。后来,做得好时每双能赚5毛钱,不好的时候,每双就只能赚5分钱了。要想有所盈余,就必须从购料、管理、销售的每一个生产环节上精打细算。买回来100米布料,杜鹃就与师傅一起打样、核算,做哪个鞋号都要反复计算。甚至连一根针,一个扣眼,杜鹃也想到了。她规定缝鞋针断掉了,必须拿旧针来更换,工人们如果不小心将针掉在地上,必须捡起来再次使用。

虽然军用布鞋卖得很好,但是杜鹃并没有固步自封,她已感觉这种产品附加值比较低,前途堪忧。当时,报纸上正在大力宣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前景。杜鹃就想,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自己光是在布鞋上打转转,别说走向国际市场,就是在国内市场能否生存也很难说。因此在军用布鞋畅销全国各地的时候,杜鹃就开始设计厂子如何发展的方针了。在广东、福建一带考察时,杜鹃发现许多生产旅游鞋的厂子都在抱怨没有利润,有的厂主干脆转产。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杜鹃到南方各地经过细致地考察,发现这些人之所以觉得不赚钱,是因为当初在这个行业上赚到了大钱,现在赚得少了,就觉得利润空间不大不值得做了,并不是这个行业没有发展潜力。杜鹃想,自己的成本比他们都低,人家不在乎小生意,那么我拿来做好了。

主意拿定,杜鹃于2003年节后再度南下广东,花费80万元买下一条台湾出产的二手旅游鞋生产线。与此同时,杜鹃在汉口北郊姑嫂树自己的杜鹃制鞋厂旁边,又租下了一片旧厂房,老厂仍旧生产布鞋,把自己刚买的旅游鞋生产线安装到了新厂里,招聘了几位技师和一批新工人。为了讨个好彩头,杜鹃将两个鞋厂合并到一起,正式更名为武汉杜鹃鞋业有限公司,重新在工商局登记注册。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杜鹃敏感的意识到国外市场将是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为此,在决定产品销售出路的时候,她颇有远见地与涉外公司合作,并放弃了残疾人士开办的福利工厂内销产品可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毅然把所有资金投入外销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新厂只做外贸生意。(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第一批订单只有4000双鞋,人家肯把这笔小业务交给杜鹃做,主要是为了投石问路,考验杜鹃有没有做外贸的实力,讲不讲信用,质量可不可靠。杜鹃当然深知这头一炮能否打响事关厂子的生死。她和员工们反复改进,经验技术不足就靠认真来弥补,虽然等于干了亏本生意,但是总算如期拿出了符合质检标准的产品。那家外贸公司很满意,从此把定单放心地交给了杜鹃。

做外贸生意,最讲究的就是质量,如果稍有疏忽,不是被退货,就是被索赔。有一次,厂里承接了一家德国公司的1万双旅游鞋的订单。产品交付后,对方提出粘结强度不够,只能降价销售。杜鹃得知后,立即爽快地交付了5万余元的赔付款。她对员工们说:“我们自己做错了,当然得赔给人家。”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杜鹃因此除了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外,还向自己和全体员工提出了一个这样的要求,客人的挑剔是正常的,如果客人不挑剔,他就没有市场,他的市场没有了,我们的生意也泡汤了。

还有一次,杜鹃接到一笔瑞士公司的订单,在对方打了确认样以后,她购进了原料,组织工人开始生产,谁知对方负责跟单的人突然提出红色部位达不到标准,要求返工。这下可把杜鹃弄了个措手不及,自己生产前已经得到确认样,现在对方临时变卦,不仅给自己造成了损失,而且生产进度还会因此被耽误。

刘帮也憋着一肚子火,对杜鹃说道:“大家做得已经相当认真了,我们并没有过错,我看这老外是故意刁难人。我们可以告他违约,跟他索赔!”

杜鹃安慰刘帮说:“其实我的心情和你一样,也很郁闷,所有的责任完全应该由对方来负。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就会明白,只有对方有利润有市场,我们的鞋厂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做事不能只盯着眼前的利益,要有长远眼光才能走得更远。我们初次和瑞士公司合作,一定要获得成功,我想好了,这次即使我们赔本,也要让对方满意。”

杜鹃终于说服了刘帮,又和刘帮做通了全体员工的思想工作。于是,她带领调色人员对照国际标准色卡,一次次地调试,反反复复地对比,终于在对方满意后,再次重新购料和生产。

事实证明,杜鹃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是正确的。杜鹃认真负责和宽容诚恳的态度,得到了这家瑞士公司的认可和信任,从此他们放心地将大笔订单交给了杜鹃。

8

过了两年,杜鹃有了更大动作,她拿出所有积蓄加大了投资,把公司又更名为杜鹃飞达股份有限公司,把厂房面积扩大到了2000多平方米,改做附加值更高的运动鞋。她的产品大部分通过省外贸公司,销往日本、韩国、美国、法国、德国、瑞士等地。兢兢业业按订单生产,减少了盲目性,盘活了资金,企业开始良性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间破旧的房屋开始起步创办家庭作坊,到承包街办企业济生布鞋厂,再到建立一家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为一条龙的小型出口制鞋企业,杜鹃经过了16年的艰苦拼搏。目前杜鹃飞达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拥有专业的制鞋研究设计工程师和技术员、生产和质量管理人员及技术过硬的员工队伍,还拥有全套自动化制鞋流水线进口设备,每年的年产值已达五千多万元,产品远销东亚、欧美等地,已向国家纳税500余万元。更可贵的是,她的企业400多名员工中残疾人竟然占了40%,其中不少人被安排在重要岗位,成为骨干。

杜鹃的公司渐渐有名了,生意越做越大。本地的《民政报》派来一位记者前来采访。这个记者提问道:“很多老板都不愿安排残疾人到自己的公司工作,宁愿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要残疾人,他们认为残疾人什么也干不了,只能让政府救济他们。听说杜老板这几年前前后后招进了一百多位残疾人,难道你不怕他们拖累你的公司吗?”

杜鹃答道:“对待残疾人,不能看他不能干什么,而是看他能干什么。无论是肢残人还是聋哑人,都有各自的优势,只要因才设岗合理安排,他们都能发挥最大的潜力,不比健全人差。而且残疾人特别能吃苦,特别工作,不仅能依靠自己的勤恳劳动获得收益养家糊口,还能为国家出口创汇、为社会创造财富作出自己的贡献!”

经过十几年的艰苦拼搏和智慧营销,杜鹃的公司日渐壮大,资本积累渐渐厚实,杜鹃终于步入成功的殿堂。但她始终铭记吃水不忘挖井人,对这个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充满感恩之心。她时常对刘帮说:“老刘啊,今天我们成功了,富裕了,得亏了党中央的政策好,得亏了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只要有机会,我们要记得回报社会,捐款救灾啊,扶贫助学啊,我们都得积极参加,你说好不好?”

刘帮连连答应,“你说得对,我都照你的指示办。”

作为一位残疾女人,杜鹃切身体会残障的痛苦生活的艰辛,深知由于各种原因,社会上的健全人往往会对残疾人士自觉或不自觉地造成歧视与伤害。怀着同病相怜、同苦同难更要帮的朴素感情,杜鹃在自己成功后,就开始全力帮助社会上的残疾人。当初,她主动向湖北省残联提出要招收一些来自贫困山区的孩子时,残联的工作人员担心这些外地员工的到来会对杜鹃的公司造成不便,杜鹃会因此犯难。可是事实很快证明,这是一个多余的担心。首批从湖北农村招来的20名员工很快就在杜鹃的公司里找到了家的感觉。而现在,在她的公司中,180多名残疾员工占了全体员工的近半数。因为自己的切身经历,杜鹃能够将心比心,因此她在员工的住宿、饮食、出行等方面考虑得非常周到,那些残疾员工也把这里当作了自己的家,全心全意为公司努力工作。

自幼失聪的董光辉身体壮实,但没上过学,不懂正规的手语。为了接纳董光辉和更多的聋哑人就业,杜鹃花费3000元特意从聋校请来老师到公司来教车间管理干部学习手语。为解决董光辉等人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加强与他们沟通,杜鹃自己也忙里偷闲地学起了手语,并专门派师傅教会董光辉操作胶塑机。现在制鞋车间和后勤部门都有聋哑人工作。

脊柱伤残的马红俊,后背长个大包,走路要靠双手摆动才能保持平衡,站住反而要跌倒。杜鹃热情地接纳了她,并指定车间专人给她送产品工件,安排她搞车间卫生。为照顾马红俊的生活,杜鹃还让她踩三轮车的丈夫进厂当了后勤工。

下肢残疾的谭忠富,家里很穷,平时靠要饭过日子。他是从鄂西山窝子里爬出来寻找工作的,爬到杜鹃的厂里整整爬了一个月,他问杜鹃肯不肯要他?杜鹃看了很同情他,说:“只要你肯吃苦,肯做,我就要。”可是谭忠富臀部没有肌肉,没干上多少时间就坐不住了。怎么办?杜鹃叫刘帮到街上找来一个技术好的木匠,为小谭专门制作了一个特殊的凳子,填上厚厚的泡沫软垫。小谭终于可以坐着工作了。杜鹃进一步鼓励他说:“你手好,脑子好,你一定能干好的。”

小谭深深地被感动了,干起活就不知道休息。果然,不到半年,谭忠富每月就能拿到600多元的工资了,如今他每月的工资涨到了1600元。

杨光先,是一位下肢残疾靠轮椅代步的残疾人,丈夫猝然病故,留下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家里还欠了一大笔债,子女更无钱上学。这一切,犹如大山压在杨光先的身上,使她喘不过气来,终日以泪洗面,已完全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杜鹃闻讯后,立即和丈夫刘帮一起开车赶往杨光先家,先送上2000块钱让她给孩子交学费,把家里的生活安排好。然后接她到厂里当了包装工。杨光先提起杜鹃就热泪盈眶,激动地说:“没有杜鹃,就没有我这个家。”

在杜鹃的公司里,每个残疾人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杜鹃总是尽可能多地接纳残疾人,也尽量为残疾人安排好合适的工作,上肢残疾的跑供销,下肢残疾的操作“万能鞋模机”。新购置的鞋模机只适合健全人操作,不能行走的重残人根本无法问津,杜鹃就和厂里的工程师一起设计,改造了十多台鞋模机,能让重度残疾人坐着轮椅操作。

艰苦奋斗,使杜鹃的企业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前进壮大。爱心诚信,使杜鹃圆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在杜鹃的企业里有一条不成文的招工规定:同等条件下,残疾人和下岗工人优先。 

残疾人文化低,有的甚至一字不识,要把他们培养成熟练操作工和技术能手,其难度可想而知。而杜鹃厂里的产品材料价格比较贵,且技术难度要求比较高。培养一名熟练操作工原料损耗就达3000元。学徒期通常为三个月,但有的残疾人由于肢体障碍,学徒期却高达一年之久。职工在学徒期不能为企业创利,还要损耗原料。然而,在杜鹃的企业里,却有一条一般企业不多见的报酬规则,学徒期每月工资600元,不分期限,直到学会为止,学徒期满后实行按件计酬。

有些残疾人自卑心理比较重,对外面的世界既陌生又害怕,在参加工作之前躲在家里不敢见人。为了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杜鹃在公司建起了200多平米的文化活动室,鼓励残疾人业余时间与健全人一起参加文化娱乐活动,打乒乓球、台球、扑克,看电视、报纸、杂志,下象棋,唱卡拉OK,做游戏等。省残疾人艺术团到中南剧场演出,杜鹃租了两辆大客车让残疾人都去观看,回来又给他们开会,杜鹃在会上说:“残疾并不是我们的错,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各种活动,做个自强不息对社会有用的人!”

杜鹃非常关心残疾职工的生活,不但管吃管住,还建设了“无障碍”宿舍、食堂、厕所,厂内所有通道均安装了扶手。同时还免费提供毛巾、牙刷牙膏、香皂等生活用品,为残疾职工办理养老保险……杜鹃就这样呕心沥血为残疾人和下岗职工建立起了一个残健平等、共同小康的“快乐家园”。

因此,在杜鹃的企业里有一种特殊的凝聚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生产的产品质量也特别过硬,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到日本、韩国、阿根廷、欧盟各国等国,台湾客商也慕名登门要货,“杜鹃花”牌商标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杜鹃慈善企业家的感人业绩传扬四方,更增添了企业的信誉度。

杜鹃这个倔强的女人,从贫困开始,从一穷二白开始,她打工、开店、经商、办企业,她手把手地给残疾人和下岗职工传授技术,她为一大群最困难、最需要同情和帮助的人找到一条通向小康的路。她为残疾人福利事业捐款100万元……她的企业成了残疾人和下岗职工的就业基地和幸福家园。杜鹃时常说:“我也是残疾人队伍中的一员,我从心底里理解他们,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

从一名成天烧火做饭的家务女孩成为一名成功的私营业主,杜鹃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现如今,杜鹃飞达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员工400多人,生产登山鞋、旅游鞋、运动鞋鞋、休闲鞋等品种,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每年出口创汇达1000余万元。2009年秋,杜鹃的公司接到来自日本的130万元订单,这是汉产防滑靴首次登陆日本。更加令人欣喜的是,第二年一开年,杜鹃飞达股份有限公司就接到一笔营业额达400万元的外国订单,赚了个开门红。

首发散文网:https://www.sanwenwang.com/subject/3226527/

(小说)好一朵美丽的杜鹃花(四)的评论 (共 7 条)

  • 王鹏
  • 剑客
  • 着墨
  • 浅笔抒写
  • 雪儿
  • 岁月如歌
  • 婉约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