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天山顶上
在谷地穿行,走尽了伊吾的路,就是东天山最美丽的白石头风景区。放眼望去,昨夜的一场风雨,给天山之巅播种下了厚厚的云朵,一种从未见过的诡异景象浮现我的眼前,让我产生了上山采撷云朵的异想,忙驱车赶往口门子,那里有一条通往天山顶上的盘山公路。
在寒气沟道路开通之前,天山之南的哈密人民要去伊吾或者巴里坤,就必须经过这条盘山公路,被称为连通天山南北的咽喉要道。对这条路我是有一次经历的,1996年巴里坤遭遇洪涝灾害,我曾随单位的救灾车队给巴里坤县送过水泥钢材。
从口门子向天山深处穿行几公里,才发现原来的油路由于年久失修,已经破败不堪,等到进入山路,更是颠簸难行,只好找一块平地,将车停放起来,选择徒步上山。
算算应该是正午的时光,可由于天空上云朵弥漫,山谷里如同黄昏一样暗,好在曾是交通要道的油路的路基还在,虽有积雪残留,但都是堆积在靠山坡的一边,不影响徒步前行。
山下的草原已经绿意盈盈,可越往上攀登草木越显枯黄,好像这里的春天还在远方。
在快登上山顶的当口,遇见几个徒步旅游者,告诉我他们从哈密骑摩托车出发,到达塔水村路口停车,然后沿党参沟登上山顶,再沿老哈巴公路下山,我对他们的探险精神敬佩不已,终于一股气登上山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天山在被古人称为黑绀岭的地段,并没有出现意念中层峦叠嶂的山峰,而是一块相当开阔的高山草甸。天山庙、班超像和望景亭就建在草甸的北部边缘。由于节令气候的影响,这里还没有牛羊的光顾,空山静岭,云起云落,我收获了一生中从未有过的安静。
在天山庙扣门,空无一人,庙祝不知云游去了何方。在班超像前驻足,虽仰慕这位投笔从戎者的豪侠风骨,但自己全然没有万里觅封侯的底气。攀上两层高的观景亭向山下眺望,鸣沙山、草原、牧群、山坡、森林,很有层次地勾勒出一幅俊美的山水画,把甘露川描摹得富足富饶,生机盎然。朝党参沟方向眺望,那里被云雾遮掩得不留一丝缝隙。
在陶醉于山下山上的风景的时候,突然想起采撷云朵的念想,才注意到自己已身处云雾缭绕的空间里,云朵几乎是贴着脸庞而过,悠哉悠哉,虽能摸得着,却怎么也抓不住。想想也是,这云朵是空气的化身,从来行走天涯不受束缚,我一个凡夫俗子怎么能采撷得到呢?索性点一根烟,坐在观景亭的二层,任凭云朵飘来飘去,任凭山下的美景一会消失,一会出现,独自想起自己的心思来。
想那一代诗圣杜甫,曾站在泰山之巅吟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该是何等样的气魄?而我独坐天山之巅的云亭上,竟找不出众山小的一点感觉来,这或许就是圣人和平俗百姓的差别。
独坐天山顶上,并没能增加我生命的高度,云雾缭绕里愈发感受到了自己的弱小和迷茫。再看山下风景,看到的只是雾气漫漫,竟连近处的参天古木也影影绰绰。看来,站得高不一定看得远,至于看得清那纯粹是奢望。
下山的路轻快了许多,隐藏林中的小鸟虽不露真容但一路欢唱,我也对我的登山之行倍加自赏,十多公里的山路竟没觉出有多艰难。
在天山之顶,没能带走一片云彩,但我的心中装下了一幅精美绝伦的山水画,找见了雾气升腾时那种神仙般的感觉,这让我的生命历程又多了一层念想。
(2013年5月7日新疆哈密)
独坐天山顶上的评论 (共 157 条)
- 着墨 审核通过并说 能登上天山之顶,肯定会有很多感悟,文章给我们很多启示,常常放开心胸,去享受自然,去拓宽自己的视野,去升华我们的灵魂,让自然的风景荡涤我们的思想,让我们的生命历程多一层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