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情人·潜规则
朋友是放在心里的,记住就行;情人是软在怀里的,拥有才行。
朋友多,是件好事,特别是比较优秀的朋友。但情人只需要一个就足够了,这是原则问题。许多人由一开始的朋友转变成最后的情人,这样的情况很普遍,也很正常,可是这样的转型失败的也很多,不胜枚举。
我有个男同学,给我的印象是比较优秀的,思维敏捷,幽默风趣,按照现在的常说的就是:有才。但是前不久遇到了个不小的打击,抑郁了。原因是向女生表白没有成功,遭人家婉言拒绝,而这女生却是他很要好的朋友。除了表示同情和一些陈词老套的安慰外,至于他们之间以后会怎样,我便不知道了。司空见惯的拒绝之词无外乎是“对不起!我现在没打算谈恋爱。”抑或是“你很好,但是……”用脚趾也能想得出这是对方不愿接受的推诿之辞,只是宣判死刑时的方式和语调柔和了许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彼此相知、要好,但其中一方刚想再升华一下,却被对方给温柔的扼杀?
站在以个事不关己的局外,我好好的审视和思考了一番。
对于感情,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别人的关怀会更自在。当你接近某个异性时,无论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目的,哪怕只是纯粹的想交个朋友而已,但这单纯的动机往往会被人赋予图谋不轨、别有用心的臆猜。不管是不是,首先摆正自己的心态最重要,因为先前没有期待对方会如何的回应自己,所以自己会觉得很自在和坦然,哪怕是慢慢的疏远也无所谓。如果运气好的话,时间一长,说不定对方会主动对你动了真情,真要是这样的话,这无非是件好事,因为这是你从未预设到的一个惊喜的意外,再者,主动权掌握在你的手中,接受与否,你是主宰。
人有心机并没有过错,只是顺应了这个社会的节奏而已。心肌每个人都有,而且都很相像,但心机就各奉其谋、深浅莫测了。也不是专门针对女性,就公正的来说,在感情的问题上,女性是很细心谨慎的,往往会很聪明的留一手。爱面子是人的天性,继而有了爱慕虚荣,随即也就有了拜金主义。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身边不时的会出现让我们比较羡慕的人,他们非官即商,眉宇间流露的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亘古颠扑不破的道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朋友与情人的变通并不像权与钱的变通。由朋友发展成情人,很现实的来讲,需要用金钱来做担保,而权与钱则不然,互惠共赢,各有其利。能交个比较有才的朋友当然是件好事,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个同学,我想他之所以失败,可能是自己的天真遇到了个颇有心机的女生,心里默默盘算着“做朋友可以,你有才,有时还可以帮我解决些问题,但你想要关系再进一步,称我为‘宝贝’,呵呵,对不起,‘宝’我可以接受,因为我若不是块宝,你也不会想得到我,但‘贝’我不要,退还给你,有才是你的优点,但你的‘才’左边少了个‘贝’,便成为不了我真正衷意得‘财’。我要的生活是讲究着过,而不是那种贫穷夫妻百事衰的将就着过。”所以才有了遭受拒绝的一幕,现实确实让人有些无奈。
当然,这只是一种情况。或许由朋友转变为情人这样的方式注定是成少于败,因为在一起时间久了,彼此太过于了解,从而那种所谓的审美疲劳也就接踵而来。虽然旧的让人觉得安全,新的让人感到兴奋,但我想许多人都喜欢后者,因为他们总相信会有更好的在等着。就像是个有洁癖的人在公厕选马桶,选到最后所有的都被别人占领了,自己白忙乎了一场,最后不得不灰溜溜的跑到某个比公厕还脏的地方解决,之前所谓的矜持自然也都抛到了脑后。这样的人是很倒霉的,当然也是很活该。
当你有了情人后,突然间会发现朋友的消息少了许多,他们不像以前那样喜欢找你发信息、打电话聊天了,似乎在逐渐的疏远。其实不是这样的,朋友的心里还是牵挂着你,只是他们不愿去打扰你的二人世界,不占用你的时间和精力,哪怕是一毛一毛的信息费,朋友不是抠门,而是为你着想,怕你每月的手机费难堪重负。
有个情人,请别忘记以前的朋友,记住就行,别老挂在嘴上,尤其是夸赞自己的异性朋友多么优秀,那样会让自己的情人吃醋的。
朋友和情人,精神上的支持者和肉欲上的满足者。